分享

广西大化和田玉的宝石学性质与鉴定方法——王建泉

 宝石学家王建泉 2023-04-01 发布于黑龙江

大化和田玉,是2008年在广西省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发现的。主要矿物是透闪石,质地细腻,韧性较好,颜色有白至青色系、糖色、黑青色、豆绿色和黑色。产出山料和籽料,是我国近期发现的具有一定开采规模和市场前景的玉石品种。

目前大化和田玉已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因为开采时间晚,宣传力度小,知名度低,被商家隐瞒产地,冒充其他产地的和田玉进行销售。所以大化和田玉至今也没有被大众所熟悉。

01、大化和田玉的基本性质

01-1、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次要矿物是阳起石、透辉石、方解石、绿泥石和石英等。

01-2、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Ca2Mg5(Si4O11)2(OH)2。微量FeO、MnO、Na2O、Al2O3和TiO2等。

01-3、晶系及结晶习性

单斜晶系;晶形为纤维状和片状,大化和田玉是这些形状矿物的集合体。

01-4、结构构造

纤维变晶结构和片状结构;块状构造。

广西大化和田玉糖料雕件

01-5、光学性质

01-5-1、颜色

颜色有白色至青色系、糖色、黑青色、豆绿色和黑色,表面有风化现象。

01-5-2、光泽及透明度

蜡状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

01-5-3、折射率

折射率点测1.60-1.62。

01-5-4、光性特征

非均质集合体。

01-5-5、多色性

无。

01-5-6、吸收光谱

不特征。

01-5-7、发光性

紫外线下为荧光惰性。

广西大化和田玉籽料

01-6、力学性质

01-6-1、密度

密度在2.90-2.97g/cm³之间。

01-6-2、硬度

摩氏硬度为5-6。

01-6-3、解理、断口

透闪石有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可见;断口为参差状。

01-7、放大检查

可见纤维变晶结构,内部有多种颜色的花斑状和白色条带状矿物包体。

01-8、特殊光学效应

无。

广西大化和田玉山料

02、大化和田玉的特征

大化和田玉优质者不逊新疆和田玉,但产量较小。大部分石性重,瓷感强,油润度不够,给人以发干的感觉,多呈蜡状光泽,达到油脂光泽的较少。

广西大化和田玉原石

大化和田玉有花斑状和白色条带状两种包体。花斑状包体主要有浅至深的黄绿色和黑色;白色条带状包体颜色为白至灰白色。两种包体形态各异,大小不等。是大化和田玉的典型包体,并具有产地意义。

广西大化和田玉

大化和田玉中的黑青,质地细腻,透光在2mm左右,黑度和韧性较好。缺点是油脂性差。在这一点上,大化黑青与新疆黑青或者塔青就有了一些差距。这也成了分辨新疆塔青与大化黑青的主要区别点。

另外大化黑青的透光度弱一些,与俄罗斯黑青比较接近,而新疆塔青透光度要好于大化黑青。

03、大化和田玉的鉴定方法

03-1、简易鉴定

大化和田玉颜色有白至青色系、糖色、黑青色、豆绿色和黑色,表面有风化现象,大部分透闪石晶体颗粒相对略大些,石性重、瓷感强,油脂光泽弱,且多数不透明,没有水线等特征。

03-2、仪器鉴定

大化和田玉的折射率点测为1.60-1.62,密度为2.90-2.97g/cm³之间,硬度摩氏5-6,放大观察具有花斑状和白色条带状典型包体,根据以上特征进行仪器检测,鉴定真伪。

广西大化和田玉籽料

04、大化和田玉销售状况

大化和田玉高品质的较少,品质较好的大化黑青会被当做新疆塔青出售;豆绿色的被当做沙枣青出售;品质一般的山料也常当做青海的山料出售;也有部分大化产的白玉被当做罗甸玉出售;除此之外,大化和田玉的籽料也被当做新疆和田玉籽料出售。市场流通特别混乱。

广西大化和田玉籽料

05、大化和田玉的发展前景

随着和田玉市场需求量的与日俱增,大化和田玉市场份额也在加大,商业认可度逐年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了市场上影响力较大的玉石品种。

05-1、加大宣传力度

大化和田玉因开采和应用较晚,还不被人们所熟悉,优质者较少,有学者推测在今后的开采的过程中还会有更优质的玉料产出。

建议地方政府和开发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还大化和田玉的真实身份。扭转大化和田玉目前的尴尬局面。

大化和田玉手串

建议聘请技艺精湛的玉雕工匠,根据大化和田玉的性质特点,雕琢一批优秀的玉雕作品,同时组建大化玉雕博物馆,定期在玉石集散地和珠宝展上进行寻回展出。其次在互联网进行软文宣传,鼓励玉雕工匠参加玉雕评奖活动。多角度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玉石爱好者了解并认可大化和田玉。

05-2、寻找历史文化轨迹

地方政府以及文物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本地区出土玉器的溯源工作,追寻大化和田玉在古代是否就以应用的证据。为进一步宣传打下基础。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玉石产地有259处。目前所发现的玉石产地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广西大化是不是古籍记载的产地之一,值得考究。

05-3、加大雕刻和鉴定技能培训

当今玉石行业急需大化和田玉相关知识普及,培训玉雕技艺,让工匠掌握大化和田玉的性质特点,进行设计和创作,打造出更加精美的玉雕作品。

培训从业人员以及玉石爱好者,了解大化和田玉的宝石学性质和掌握鉴别技能,以便规范市场经营,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宝玉石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05、作者简介

姓 名:

王建泉

资 质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宝石学家。

执业资格

人社部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

中国收藏家协会 会员。

黑龙江省辽金文化博物馆 研究员。

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 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玉文化进程与古玉材质溯源。

联系方式:

wangjianqu_0603@qq.com。

作者: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第 6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鉴定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彩色宝石的未知鉴定》、《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翡翠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和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珊瑚的鉴定与优化处理方法》、《珍珠的鉴定与优化处理方法》、《国内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红山文化玉器鉴定方法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350 多篇,200多万字。阅读量48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暨首届宝玉石检验员技能大赛中省级排名第3名,并获三等奖,作为珠宝鉴定师和宝玉石爱好者。曾长期从事宝玉石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对珠宝鉴定有深刻的理解。曾多次参与鉴宝活动为百姓服务。并且执着于玉文化传播,为珠宝行业发展尽心竭力。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广西河池大化和田玉宝石学特征及对其产地示踪作用研究》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