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经方组成:丹参15g,延胡索12g,川楝子10g,川牛膝10g

 长廊观海 2023-04-02 发布于广东
痛经方

组成:丹参15g,延胡索12g,川楝子10g,川牛膝10g,制葛根12g,制没药5g,小茴香6g,淡吴萸5g。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因气滞血瘀、寒凝血滞导致胞宫、胞脉瘀阻不通所引起的痛经。包括原发性痛经,或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继发性痛经。症见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胀痛或冷痛,疼痛拒按,经色暗红,喜热熨,或夹有血块,块下痛减。舌淡红,有紫气或瘀斑、瘀点,脉沉紧。

用法:于月经来潮前3天(或疼痛发生前3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早晚温服,连服7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方解:方中丹参苦、微寒,能活血通经、行瘀止痛,后世推为女科要药;延胡索辛散、苦泄、温通,既入血分又走气分,能行血中气滞,理气中血滞,能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尤以止痛效用卓著;两药共为方中君药。川牛膝活血通脉、调经逐瘀,性善下行;制没药行瘀散血、化癥止痛;两药共为臣药,助君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并引药直达病所。制葛根解痉止痛为佐药,小茴香行气散寒、温经止痛为使药。全方共奏活血行气、温经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故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效佳。

加减运用:痛经伴有小腹胀痛、经量偏少、经行不畅者,可酌加当归、川芎、红花、乌药以活血行气;经量偏多、并夹多量血块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化瘀摄血;痛甚呕吐腹泻者,可加砂仁、茯苓、炒白术以理气和胃、健脾止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