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志纲论战略》:如何进行战略分析 要点记录

 万里潮涌 2023-04-02 发布于浙江
所有的战略都是靠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来支撑的,而方法论的探索和实践是最难的,也是最令人着迷的。

不管是波特钻石模型理论,还是麦肯锡7S模型、波士顿矩阵、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越是被追捧,越是有可能演化为僵化的套路和模板,沦为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作业。

掌握一套方法论远比掌握模型和公式重要的多,而方法论的最高境界是哲学,说到底就是一种动态的、复合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是对事物本质和变化规律的洞烛探幽。

经过多年的战略咨询实践,我将战略分析总结为三大法则:三因法则、阶段论法则、哑铃法则。

图片

这三大法则是方法论的底层操作系统,根源于对世界的认识,是战略体系中相对固定的思考原则与框架,也是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前提。

“三因”法则指凡事都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阶段论”法则需要我们站在大历史观和发展的视角,找到事物发展规律和所处阶段,抓住每个阶段的发展方向、特点和驱动力来源。

“哑铃”法则需要我们权衡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中长期和短期,以便进行战略与战术的统筹。

战略分析三大法则是洞察本质、思考战略的基本框架,是驱动战略方法论产生的逻辑原点和框架。

世界是动态变化的,因时、因地、因人看待事物是面对所有战略问题都必须遵守的思维原则。

在循环发展的世界中,遵循万物的生命周期与发展规律,遵守“阶段论”法则,才能在因时、因地、因人的基础上准确发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在复合混沌的世界,运用哑铃法则,可以辩证统一地看待战略和制定战略。

1.1 三因法则之一:因时制宜

“时”指天时,包括全球局势、经济社会基础、科技变革趋势等宏观形势,也包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形势、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行业发展阶段、行业竞争格局、市场消费变动趋势等。

因时制宜,不是要我们学会算命,而是要审时度势。

掌握好行业基本面,切中市场主航道,抓住当下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更好地预设此阶段最适合的定位与方向,从宏观上把握趋势,找准战略。

1.2 三因法则之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的“地”,并不是简单的地域空间概念,也不仅仅是市场领域的范畴。

“地”可以是我们能够借势和利用的资源,包括自然地域资源、行业资源、产业集群资源、企业生态圈资源,也可以是资源关系网、行业价值链,还可以是经济与自然关系网中的职能角色等。

不管是哪个区域,想要迅速发展起来,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因地制宜是关乎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不是每个产业都能在每座城市落地生根。全国一盘棋、一刀切则更是不可取。

要根据当地的形势、格局和地位,利用各种资源要素,搭建起上下通气、左右照顾、前后呼应的互动关系,找到资源关系、产业连接、经济联系和生态网络之间的内在规律。

1.3 三因法则之三:因人制宜

除了人的个性、习惯、行为特点之外,也包括自身的资源、能力、组织文化、团队特点,还包括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品牌商誉、市场渠道、社会关系等。

除了战略主体之外,也可以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如领导者、执行者、互补者、竞争者、颠覆者、促进者、搭车者等等。

三因法则是浑然一体的,切忌割裂使用。必须先因人、再因时因地,而非相反。先要对”人“有透彻地把握,然后针对性的对“时”与“地”进行判断。

2 阶段论法则

阶段论法则,强调寻找事物发展的阶段特点,事物演变的量变规律和质变特征,以重要因素、重要节点、重要特征为基础,往前溯源,往后预见,通过对发展阶段的界定,特别是对趋势转折点的精准把握,促进战略共识的达成。

阶段论的本质是从全局角度看问题,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世界,保持战略的预见性和阶段性,这是好战略的基本要素之一。

3 哑铃法则

把宏观、全局、中长期的整体战略与微观、部分、近期的战术支撑分别列为哑铃两端的球,把哑铃的“柄”作为联系两端的战略关系。

做战略就是抓哑铃,“执中间,抓两端”,在整个战略系统与战略抓手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统筹兼顾。

哑铃法则的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一端是存量战略,一端是增量战略。

一端是国家战略,一端是城市战略。

一端是区域战略,一端是项目战略。

一端是企业战略,一端是产品战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