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反射疗法学习笔记---消化系统反射区

 吾唯花 2023-04-02 发布于福建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内壁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胆囊)、胰脏。

消化管:口腔、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门

二.消化系统的反射区

【1】口腔反射区:双足足底,副甲状腺上方,拇趾趾根横纹下方,足内侧边缘到食道所包围的区域。

【2】食道反射区:双足足底,拇趾中线延长线,从趾根横纹起到第一基准线止,呈带状(下端与胃连接的点为贲门)。

【3】胃反射区:双足足底,第一基准线下方,本人大拇指一横指等高,从内侧边缘到第一、二趾趾缝延长线为宽的区域。

【4】胰腺反射区:双足足底,胃反射区向下半个拇指等高,与胃反射区同宽,右脚略短于左脚。

【5】十二指肠反射区:双足足底,胰腺反射区下方,向下半个拇指等高,与胃反射区同宽,在右脚与胃相连(连接处为幽门)

【6】肝反射区:足足底,第一基准线与第四基准线的交点,本人拇指指腹大小。

【7】胆反射区:足足底,第一基准线和第四趾中线延长线的交点,呈点状。

【8】阑尾反射区:右足底,第四基准线和第五基准线的交点,呈点状。

【9】升结肠反射区:右足底,第四基准线上,从第五基准线起,到第二基准线止,呈带状。

【10】横结肠反射区:双足底,第二基准线上,从第四基准线起,到第三基准线止,呈带状。

【11】降结肠反射区:左足底,第三基准线上,从第二基准线起,到第五基准线止,呈带状。

【12】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足底,第五基准线上,从第三基准线起到足内侧边缘止,呈带状。

【13】肛门反射区:双足足底,第五基准线与足内侧边缘交点,呈点状。

【14】回盲瓣反射区:足底,阑尾反射区向上大拇指一横指的位置,呈点状。

【15】小肠反射区:双足足底,中下段凹陷区域,被结肠反射区包围。

图片

三.消化系统反射区操作方法

*操作前务必先用诊疗棒沾涂凡士林等润滑介质,避免生刮!刮压要有渗透力(渗透四九法),做到由表至里发热为原则。

【1】口腔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进行刮压。

【2】食道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自上而下刮压(小技巧:将足大趾往后掰,诊疗棒可以更好地抵住骨膜,刮压更有渗透力)。

●贲门闭锁不全,容易反酸或有食物梗住的感觉,有相关症状,可在食道反射区下端和贲门处多刮压一个四九,平时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饮食。

【3】胃、胰腺、十二指肠反射区:三个反射区连在一起,可以一起刮压;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从上往下刮压。

●如有幽门螺旋杆菌超标,可以着重刮压右足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幽门。

【4】肝反射区:适宜重按,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从上往下进行刮压;脂肪肝常见海绵状、胀痛感。

【5】胆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斜向上抵住进行点按。

【6]横结肠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左足从内向外,右足从外向内刮压。

【7】降结肠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从上往下刮压。

【8】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从外向内刮压。

【9】肛门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进行点按;如有脱肛或痔疮症状,刮压刺痛感强烈,注意控制力度。

【10】阑尾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进行点按。

【11】升结肠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从下往上刮压。

●轻度便秘或保健调理时,结肠反射区可以和小肠反射区一起自上而下整体刮压; 需要着重调理结肠 (作为主治)时,整个结肠以顺时针方向进行刮压。

【12】回盲瓣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进行点按。

●如有肠胃胀气症状,刮压时会有颗粒型阳性反应物伴明显胀痛感,着重点按加上结肠反射区刮压可缓解。

【13】小肠反射区:一手固定住脚,另一只手持诊疗棒的大头从上往下刮压;刮压有细沙感常反应炎症(如出现肠叠套,应及时就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