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冲一坟墓,埋着五个日本军官,他们被梱着埋了,基碑上刻着两字

 冬不拉拉 2023-04-02 发布于安徽

自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先后占领了我国大部分重要城市的港囗,妄图掐断我国与国际上的联系,把中国变成一个孤岛。这时的云南省地区,就成为了我国抗日大后方,这是日本侵略者不能容忍的。

日军在缅甸北部入境云南,他们首先炸毁了滇缅铁路,又想破坏云南人民新修建的滇缅公路,目的是掐断我运输大动脉。

日军飞机还对我国迁至昆明的,学院、政府机关、和文化单位,及普通百姓连番轰炸。妄图破坏掉我国战略冲要,他们在滇西还动用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

云南边陲,就成为了日本侵略军与中国远征军的必争之地。

文章图片1

抢筑两条生命线

抗战时期的中国,工业技术非常落后,武器装备基本上全要靠进口。国产步枪"汉阳造",不但产量很少还是单发,比起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性能上差了许多,更别说是飞机、大炮和汽车了。

南京失陷,国民政府移都到了重庆。蒋介石接受了,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建议,修筑滇缅铁路和公路,把从国外购进的物资通过海运,自缅甸的仰光上岸,再经过火车运到腊戌。中国需要修一条铁路与其相接,使物资能够到达云南省府昆明。

文章图片2

于是,滇缅公路被国民政府,首先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条公路,要越过地形复杂的横断山,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等高山峻岭,还要在澜沧江、怒江等湍急的河流上架浮桥,工程十分浩大。但这一条公路,成了为国内输入物资的唯一生命线。

为了抢筑这条公路,中央拨款了200百万经费。从春节前,云南省政府就给各县区,发出了十万火急的通知,命令各县长责任制,限期一年完工。因此,云南滇西动员了二十万男女老少,开始了日夜奋战。

他们以村寨为单位,包段施工。工具都是自己家中的农具,吃的也是自己解决,雨具铺盖全部自己携带。

文章图片3

在这些人中,青壮劳力不足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还有不少是一家三代齐上阵。就是这些老弱妇孺,也要翻山越岭,清除危险的植物和毒虫,肩挑手提地挑石土铺道路。

日本鬼子的飞机不断来侦察轰炸,这时,他们就躲在树林里,山崖下,等飞机走了接着再干。没有压路机,他们就用石碾压,手和肩膀上磨的都是血泡,只能找些山里的草药,用嘴嚼碎,缠上破布接着干。

因为条件大为艰苦,工程又十分紧迫,每天还有敌机轰炸。有人被炸下了悬崖,有人患上了疟疾,也有人被毒虫咬死。这里面不光有村民,还有聘来的工程师,和负责爆破山洞的军人。

文章图片4

就是在这样危险和艰难的条件下,云南滇西各族人民,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提前修通了滇缅公路。为了支援祖国的抗战,修筑这条公路,有三千多名筑路人,把生命奉献给了这条祖国的生命线。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提前通车。当时的云南日报首先发表了报道:《滇缅公路修完了》,全国各地报纸也相继转载。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也鼓舞了中国人民和军队的抗战士气。

1938年12月起,国民政府为了加强与国际上的连接线,开始分段修建滇缅铁路,动用了三十万民工,和聘用了国内许多一流技术的高级人材,有些还是国外赶回来的留学生。

文章图片5

但是,由于铁路要经过的有些地方还处于荒蛮之地。主要是粮食医药供应不上,云南地区蚊虫叮咬又很厉害,传染病流行,致使减员严重。到了1942年,只修通启用了470公里。

但是这470公里的铁路,也为国家进口运输起到了很重要的做用。于是日军的飞机开始对滇缅铁路密集地狂轰滥炸。

1940年,10月,一辆在在铁路上行驶的客运列车,遭到了日军的轰炸,有200多名旅客当场被炸身亡,铁路和车站都被炸飞,列车炸得燃起了大火,至使铁路被截断。

日本侵略者,便对滇缅公路更加恨之入骨,他们派出了大批军队和飞机,对滇缅公路和云南滇西进行扫荡和破坏,尤其是细菌战使我国在云南滇西的百姓和作战部队,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文章图片6

日军摧毁云南战略要地

日军在缅北和我国滇西地区,布置了大批军队,有日军第2师团、第18师团、第53师团、第56师团共大约15万人,以及日本空军支援,特别是日本的731部队,在滇西实施过两次大规模的细菌战,对云南百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昆明,是云南省会,有许多国家重要机构和学院、新闻中心都迀至于此。并且是滇缅公路和铁路的交汇处,来自国外进口的武器装备、医疗器械、食品给养等都会首先到达这里。日军飞机便开始了对昆明城大格模的长态化轰炸。

文章图片7

根据当时云南省的官方统计,日机对昆明及附近地区,自1940-1941两年之间,就疯狂轰炸了142天。使昆明这个美丽的春城,被炸得残垣断壁,尸横遍野,满目焦土。

在龙翔街有位年轻的妇女被炸死,人们在为她收敛的时候,发现她已肠流满地,双手被炸碎,头颅炸飞到了树上,实在令人不忍观看。日军飞机还时常对来不及躲避的行人,做为活靶子点射取乐,玩儿够了再升高投弹,行为极其恶毒。

除了常态化轰炸,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参与了对云南人民的蹂躏,魔鬼731,下分为五个大支部。

在云南执行任务的是日军南方军的"冈9420部队"和"关东军100部队”。他们打以"南方防疫给水部“和"军马防疫给水部"的旗号,在我滇西地区大片国土上播撒细菌。

文章图片8

"冈9420部队"成立于新加坡,首任部队长是军医大佐北川正隆。最初菌苗是由731部队提供的,除了他们自己研究,731还提供调拨支援,731也曾亲派飞机到云南地区空投细菌。

关东军"100部队“总部,于1936年在我国东北长春成立,主要是针对人体和动物,植物的武器研究。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中,保留着日军在我国云南地区,对人实行活体实验,和细菌武器的种种证据,有传播鼠疫的陶瓷细菌炸弹、金属细菌炸弹、鼠笼、芥子气炸弹、以及活体解剖台,日军的铭牌,等等罪证。

有一只"兽医行李第四号"的包皮木箱上,印着的红色麦穗标志,就是"100部队“的代表图标。

文章图片9

在一本侵华日军作战主任参谋,井本熊男所写的《昭和十七年(1942年)"保号”指导计划》中,就明确的向日军细菌部队给出命令,对云南各首要地区实施细菌战。

1942年5月,云南58个县同时爆发不明的霍乱疫情。这种病一但患上,病人马上高烧不退,三天内失去生命,而且传染性极强。在两个半月内,这些县区,因霍乱丧命的老百姓就有十五万多人。

除了霍乱,日军撒播鼠疫。他们用陶瓷炸弹把带有病菌的老鼠投向了芒市、庶放、梁河、腾冲等地,导致滇西16个县区鼠疫流行,死者不断,直到1953年,鼠疫才被彻底灭绝。此时统计因鼠疫病情死亡的人数已超六万。

文章图片10

日军在云南强迫老百姓打"预防针",发病之后,强行割去病灶化验,致死致伤的人员无数,在调查人员的记录和拍摄的照片中,这些人的身上至今还留着日军残暴行径的证据。

尤其是芥子气弹,那是日军731部队专门研究出来,对付我军战斗部队的化学武器。主要是爆炸后产生的毒气,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粘膜。一但沾染就会流泪、红肿、发炎,失去战斗力。被芥子弹炸伤的伤口也不会愈合,长时间溃烂流脓水,最后感染死亡。

刚一开始我军对这种毒气弹并不了解,致使受伤的士兵减员很严重。后来士兵们了解了这种毒弹,只要被它炸伤,就当即用刺刀捥掉伤口周围的肉,或直接断肢,所以造成许多军人伤残。

文章图片11

在滇西抗日纪念馆中的这些物证,是多年来收集于云南的芒市、梁河、盈江、腾冲等地区。这些实物无可争辩地表明,日本侵略者对我国滇西地区,实行了魔鬼行径。

1944年,我国远征军,开始了战略性的大反攻。与日军争夺的首要之地,就是云南滇西地区,和滇缅公路之咽喉要道。

文章图片12

艰难的腾冲之战

我国云南腾冲,是与缅甸交界的一个边境隘口小城,自古就是边境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在与国际联系上处以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城依山而建,城中为坡形街道,地势陡峭,街面大小店铺林立,日军侵占前,腾冲城客商往来不断,非常繁华。

日军侵占后,新开通的滇缅公路,就在这里与缅北接壤。

文章图片13

自1942年始,日本为了遏制住这块,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咽喉要地,在腾冲布置了重兵把守。把当地的女人全都拉去做了慰安妇,男人们全部做为民夫,为他们修建防御工事。

工事修完,腾冲已经没有自由生生的老百姓了。据被俘的日军交待,他们把修筑完工事的民夫,陆续枪杀了一万多人,尸体全部扔下悬崖或丢入江水中。

腾冲的地质坚硬非常牢固不易坍塌,所以工事内有仓库、藏兵室、暗堡,卫生室等,用地道洞洞相联,屋屋相通,易守难攻。

日军在此布属了以联队长藏重康美为首的第148联队,及步兵113、114、146联队。侦察捜索第56联队和炮兵1个联队。

他们利用腾冲的有利地形,将堡垒、火力点、炮兵阵地修建的十分坚固完备,形成了层层密密的火力网,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用米浆浇筑巨石,垒起来的极其坚固的城墙,地面跟本无法进攻。

文章图片14

1944年,我国军队开始了战略大反击。5月11日起,中国远征军,第20师团下属的第53军、第54军、和5个预备师共计5万余人,开始了收复腾冲的战役,他们强渡了怒江后,剑指腾冲城。

首先是友军的飞机对腾冲进行轰炸,但敌军的防空工事非常坚固,根本炸不透。日军炮火,还打下了美援军的一架飞机。

远征军也曾用炮火发起正面进攻,但是,我军炮车在明处,受到敌军在工事内密集炮火的反击压制,未近城墙已经炸毁好几门大炮,士兵也伤亡严重。远征军想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占领腾冲城后面的制高点来凤山。

文章图片15

可是来凤山,正面是缓坡,布满了敌军的暗堡。背面却十分陡峭,大炮拉不上去。远征军只能用步兵,冒着50多架敌机投下的芥子弹,攀爬着冲锋。

一拨拔战士冲上去,被炸得死伤一片,接着再上人冲锋,战斗异常惨烈。只是攻上来风山一战,远征军就用了14天。

拿下来凤山后,远征军又用工兵匍匐前进,扛着无数的炸药包,冒着敌军的炮火,去炸石头城后角两个城门。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才把两个城门炸出缺口。

接着是与日军的巷战,每间房屋和墙内的暗堡,随时都有火舌喷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许多鲜血和生命。

收复腾冲,可以说是远征军用人垫出来的。经过了42天的浴血奋战,牺牲了无数的战友之后,远征军终于攻下了腾冲这个巨大的防御堡垒。

文章图片16

俘获了敌军官及士兵40余名,击毙敌少将指挥官和大佐藏重康美,及士兵3000余人。

而远征军在此役中,却付出了沉重代价,牺牲官兵9168名。

为了纪念这些远征军的英魂,和国外援华友军的牺牲者,在他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地方,为烈士们修建陵园。陵园的名子取自我国大诗人屈原的《国殇》。

在陵园内的每块烈士的墓碑上,都刻有为国捐躯者的姓名、军衔、和所属部队的番号。墓园主碑上刻有四个大字"碧血千秋",显得陵园更加庄严而肃穆。

文章图片17

友军的史迪威将军,和在腾冲上空牺牲的空军队长陈纳德的陵墓,也安放在鲜花绿柏环绕的陵园雕塑之间。

而在墓园的另一侧,有个圜丘型的墓台,前面的石碑上面刻着"倭冢"。

这是在腾冲战役中死去的,日本侵略者的坟墓,其中有五个双手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日本军官。他们被梱绑成跪着的姿势,面向中国远征军的墓地埋了下去,向烈士们忏悔,谢罪。

牢记国耻,不忘那个屈辱的年代,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

努力建设祖国,抗击任何敢于来犯的敌人,是我们的义务。

我们爱好和平,但也不惧战斗。

文章图片18

参考资料:

1.中国新闻网《滇缅公路修筑者回忆"抗战生命线"》

2.云南广播电台《日本战败_日军魔鬼部队滇西罪行录》

3.腾冲市人民政府网《国殇墓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