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地万物】兔子/猫/狗 || 严苏/诵读:张卫兵

 一犁_书馆 2023-04-03 发布于江苏
       【天空风云变幻,大地万物永恒。继《古槐》之后,严苏老师的散文集《大地万物》隆重登场。2022年7月18日,这个美好的日子,诵读爱好者们开启了新的征程!动听的声音,有趣的灵魂,一直在路上!】


地生万物,万物感恩大地,以葱茏装饰大地,用果实回馈大地。作者选取120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以及农具,用诗意、哲理、知识、趣味等笔法书写,给人启迪,令人思考,让人警醒,催人奋进。青少年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敬畏生命,对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大有裨益。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家园,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母亲生我,大地养我。书写大地,铭记母恩——此为本书题记,也是作者创作主旨。

兔子



兔子为食草动物,纯洁、温顺、聪明、乖巧,可当宠物饲养,也是极好的家庭副业,是农人喜爱的家畜之一。兔子讨人喜欢,名声却不尽人意,白纸黑字:有寓言故事《龟兔赛跑》,有神话故事《牛兔赛跑》,还有歇后语——兔子尾巴长不了,说的全是兔子的不是。

《龟兔赛跑》进入小学课本,可算是尽人皆知。

《牛兔赛跑》是一则神话,说的是牛和兔子相约去天宫,到玉皇大帝那里争当生肖排名的故事。不说细节也能知道,兔子因骄傲自满输给了牛,生肖中没当上第一,排名第四。

兔子尾巴长不了,这是兔子正常的生理现象,有些人却片面理解,把兔子与邪恶之人、邪恶势力相提并论,真是有失公允。

也有亮点。

古典神话里,兔子被称之为玉兔。玉兔居住在月球上,终年与嫦娥为伴。能进入月宫的动物,只有兔子。

农人不在乎这些,注重的是效益。

效益不是见钱眼开,也不是唯利是图,而是生存所需。

民以食为天。

——口腹,人生大事!

兔子繁殖快,不分季节,一年多胎,一胎多仔——本生利,利滚利,仿佛滚雪球。兔子的繁殖速度,与农人的愿望不谋而合。于是一家看一家,农人家家养兔子。

养兔子是女孩子的事。

女孩子勤快、心细,做事有条不紊;兔子生性胆小,怕受惊吓,与女孩子的性格有相似之处。

相似就是缘分。兔子见到女孩,乐得又蹦又跳,在笼子里不停转圈圈。长期相处,女孩对兔子的禀性也有所了解,当她听到碗具响动,就知道兔子饿了,于是喂食。食是刚从菜园里割来的嫩草、青菜。兔子三瓣嘴,天生一副笑模样,吃草时,小嘴不停,仿佛女孩嗑瓜子,文雅、娴静,惹人怜爱。

兔子生长快,几个月幼兔就长成大兔,成了兔爸兔妈。

这就有了效益,效益为农人所需。

兔子不慕虚名、不事张扬,是个谦逊务实、追求实效的动物。




猫有家猫、野猫之分,这里说的是家猫。

家猫依赖人类生存。农人养猫,为的是捕捉老鼠,保护粮食。说直白点,猫就是农人的捕鼠工具。城市老鼠少,城里人养猫不为捉鼠,图的是乐。

各有所需,于是猫有了很好的生存环境。

猫幼时喜游戏、爱玩耍,对所见之物充满好奇,一个毫无意思的物件可以玩很久;没有东西玩,就玩自己的尾巴,玩自己的影子。长大一些就会捉老鼠。猫是捕猎高手,只要被它盯上,猎物在劫难逃。

传说猫是老虎的老师。

猫智慧、聪明、心细,善于观察并能做出正确判断。与老虎交往中,猫发现老虎狂妄自大,傲视天下,有当山大王之心,于是在传授技艺时留了一手,没将爬树的本领教给老虎。猫的这一做法实为高瞻远瞩。过了些日子,老虎学会捕猎的各种技巧,自认为学业已成,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不拿老师当回事,阳奉阴违,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老师批评几句,老虎六亲不认,竟然用学来的本领对付老师。猫自知不是老虎对手,言行注意分寸。老虎步步紧逼,有置老师于死地之心。猫看出端倪,三十六计走为上,纵身一跃上了树。老虎扑到树前,瞪大虎眼,对天长啸。

老虎的行为是典型的忘恩负义。

教会徒弟打师傅,说的就是老虎。

试想,如果老虎有爬树之技,猫能脱身吗?

这是猫的高明处。

猫极会生活,懂得养身,奉行少吃多餐,从不暴食暴饮,哪怕再好的东西也有节制,不像猪顿顿吃得肚儿圆。大街上那些身材苗条、气质高雅的姑娘为何青春永驻?奥妙就在节制食欲。管住自己的嘴,是最好的养身之道。姑娘们从猫身上受到启迪,并用于自己的生活。

猫爱睡觉,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给人的感觉是懒,于是人类把爱睡觉的人戏称为懒猫。其实猫白天睡觉,那是养精蓄锐,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当清晨与傍晚来临,猫一扫白天的昏睡之态,变得精神抖擞,双目炯炯有神。猫的生物钟与老鼠相同——猫醒来之时,就是老鼠的毙命之日。

老鼠,偷吃粮食,损坏衣物,传播疾病,其行为人所不齿。

猫灭老鼠,就是为人类作贡献。





狗也叫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忠实,就是忠诚、真诚,时髦话叫做铁杆。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这句流传在民间的经典语,家长常用来教育子女,让其不变本色。

狗的故事很多,这里讲的两则为我亲眼所见,不是杜撰。

故事一:说的是邻居家的阿黄。

阿黄是只宠物狗,邻居两年前从狗市挑选回家的。当时的阿黄还是小狗,邻居慧眼识金,刚进狗市就发现了。小狗一身黄毛,阳光下披金挂银,金光闪闪,很是好看。缘分一词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人与动物之间也是有缘分的。就说这只小狗吧,它看邻居打量自己,摇头摆尾,不停晃动小尾巴。邻居的心动了一下,没有讨价还价,付款后抱起小狗就回家了。阿黄是女主人叫的,家里人觉得好听,也跟着叫。阿黄长得快,一年长成大狗。

阿黄通人性,会揣摩,人类不喜欢的事不做。譬如吠叫。阿黄夜晚从不出声,给主人家营造一个安静环境。一个毛贼摸清阿黄的特点后,胆子大了,把阿黄当成聋子的耳朵,一次路过这里,顺手牵羊地拿了件东西,离开时迈不动步,低头一看是阿黄咬住他的裤子。毛贼想挣脱,阿黄就是不松口。这就闹出了动静,毛贼见屋里的灯突然亮起,慌作一团,想丢物走人,哪知阿黄还是不放。结局可想而知,毛贼被抓住了。

阿黄讲卫生,早晚两次去远处排泄,很有规律。一天晚上出去后没有回来,邻居没当回事,想它是进入发情期,过个一天半日就会回来。不想阿黄一去不返,几天不见踪影。邻居揣测,阿黄一定遭遇不测,可能凶多吉少。时间过去一个星期,邻居已不抱希望,阿黄却拖着残体回家了。准确说,阿黄是爬着回来的,到家时已奄奄一息。邻居检查阿黄的身体,发现阿黄的两条后腿骨折,前胛处有烫伤,还在流血。邻居分析,阿黄是外出排泄时,中了歹人的计。歹人是想杀狗吃肉,阿黄设法逃脱,最终回到自己的家。

第二天阿黄死了,把肉体留给家人,邻居不忍享用,在它每天排泄的地方安葬了。

故事二:说说小花。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全社会最紧缺的是粮食,村里有几户人家怕狗与人争粮,忍痛割爱,把狗杀了。老孟家有只小花。小花瘦得皮包骨头,但是尽职尽责,从不离家。小花明事理,老孟给吃就吃,不给也不要。别人家烹狗,老孟不舍。老孟清楚,让家里人省下吃食给小花,他同样不舍。长此以往,小花命运堪忧。老孟想,有如让小花饿死,不如给它一条生路。一天,老孟让出远门的儿子把小花带上,到远处放生。出门时,老孟把小花的眼睛蒙上,意思是让小花绝了回家念想。儿子照老孟说的做了,走有二十里,丢下小花,头也不回继续前行。万万没有想到,第三天中午小花出现在门前。老孟心里难过,蹲下身子不停抚摸小花,两行老泪潸然而下。可能是伤心,也可能是贫血,起身时老孟两眼一黑,重重地摔倒在地。小花看出不妙,冲进院里“汪”“汪”叫唤,无人应声,转身冲到邻居家,一边叫唤一边往自家跑,十万火急的样子。邻居从没见小花这么叫过,知道有情况,跟着过来,发现老孟昏倒在地。邻居紧急施救,老孟苏醒过来。老孟像做了一场梦,听邻居细说才知道是小花救了自己。

从这天起,老孟把小花当成家庭一员,吃什么都有它一口。

两个故事,说的都是狗的忠诚。现实生活中,狗的用途很广,许多行业离不开——

在农村,它是卫士,看家护院,保护财物。

在城市,它是宠物,给城市人的平淡生活增添乐趣。

于牧民,它是牧羊帮手,还可防御豺狼。

于盲人,它是一双明眼,让盲人顺利抵达目的地。

于公安,可以破案、缉毒。

于边防,它与军人一道巡逻,维护国家安全。

于消防,可以搜救,利用嗅觉、听觉寻找生命体征,救人于危难,把损失降到最低。

……

狗与人类互依互存,须臾难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