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是一种温和文化

 医之大者 2023-04-03 发布于吉林

前段时间看到协和医科大学袁钟教授的一个讲座,关于中国医药发展的,他讲到中医药不是医疗,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把这个生活方式振兴起来才能真正地振兴中医,因为中医是一种文化。

这个观点就不像主流一样,总觉得要搞出一些科研成果才能振兴中医,一定要从中医本身的特点出发。

现代医疗分科越来越细,越分科当然是越赚钱的,中医还在固执地强调整体观念,强调天地人一体的观念,显然是和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

朋友们总建议我写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妙招更受欢迎,我只是对那些“雕虫小技”不感兴趣罢了。

之所以说中医是一种文化,因为每个人对中医的理解都不同,所以中医看病看似简单,望闻问切就完了,其实是极其复杂的一件事,以至于很多人感慨,看中医要看缘分,否则即使是正确的东西,对方不相信也没用,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在打听哪里有好中医。

即使再好的中医,不论是医术再高,又或者医德再高,依然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医的个体化不仅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更多的是对中医的认知不同,很难和医生达到思想上的协同和共鸣。

再结合传统社会的特点,普通大众没有很多的发言权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情况在将来会得到改变。

如果说中医是一种文化,那么现在隔一段时间的国学热就像是传统文化的挣扎,就像北大李零教授说的,什么是国学,国将不国之学。

文化虽没有优劣之分,但是伴随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往往形成根深蒂固的分歧,当下西学盛行,整个教育体系都是西方的,优秀的学生大多要出国学习,就很难再说什么文化输出了。

文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古时候更是天差地别,那么传统的中医是否还有用?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甚至抛弃中医,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今中医人都在呼喊要振兴中医,那一定是中医衰败了,才要谈振兴的问题,如果中医一直在主导地位,何来振兴?

盲目的乐观对于中医有百害而无一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