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肥胖,用这个两个方法,助你恢复好身材

 GG2010 2023-04-03 发布于安徽

女性朋友十月怀胎后,顺利诞下宝宝,以为能够瘦个十几斤,最结果是体重迟迟下不去,好身材一去不复返。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不禁疑问这还是“我”嘛?

图片


01
为何产后瘦不下去?

产后肥胖症是女性在经历孕产这一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变化和外界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后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观,同时还容易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症,还增加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生的风险,严重威胁个人健康。

所以科学合理的产后减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图片


产后肥胖不仅与妊娠过程引起下丘脑-性腺功能暂时紊乱密切相关。

同时与中国传统“坐月子”文化息息相关,灌入大量补品,饮食结构单一,肥甘厚腻意味着过多摄入热量。

加之我国产后多数妇女主要坐在床上休息而不注意运动,以睡觉为主的生活状态造就了腹部肌肉松弛,脂肪过多地沉积在腹部。

而产妇产后 6 周子宫恶露已干净,不容易出现阴道炎、盆腔炎等并发症,是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 。


图片

02
中医如何解读产后肥胖

中医认为,产后肥胖的主要病因为:


  • 胃肠失调

  • 气机不运

  • 湿热互结

与脾、胃、大肠、肝等密切相关。


治疗上主要从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带脉等进行论治。

同时产后肥胖患者具有典型的“气虚”“痰湿”等病理征象。

湿、痰、瘀聚于体内,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最终发展为肥胖。

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治宜“健脾化痰、通瘀消脂”,辨证取穴,调整阴阳,切中病根。

图片

03
产后肥胖的三种类型

①脾胃蕴热型:

症状:孕、哺乳期胃口特别好,易饿且食量大

辨证:取中脘、梁丘、公孙、曲池等穴,清胃热,抑制食欲

图片


②肝郁脾虚型:

症状:孕、哺乳期食欲一般,情绪易波动,产后易便秘、腹泻、乳汁不下。

辨证:取天枢、足三里可双向调理便秘、腹泻;取肝俞、阳陵泉以疏肝理气,配梁丘可通乳络,化痰消脂。

图片

③脾肾阳虚型:

症状:常见于高龄妈妈生理功能退化,产后易困倦、腰酸背疼,水肿,影响脂肪代谢速度。

辨证:取肾俞、水道、阴陵泉、三阴交等穴,补肾健脾,利水渗湿,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图片

04
产后肥胖
这两个方法来给你助力

▌带脉穴位埋线治疗

穴位埋线疗法是传统针刺疗法的一种发展和延伸。

在腧穴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对特定腧穴植入羊肠线,使腧穴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

从而疏经通络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治疗效果,这种持续的刺激对人体的作用是持久而良性的。

图片

耳穴治疗

十二经脉皆通于耳,按压耳穴可宣畅经络,疏通气血,调节人体脏腑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刺激耳穴可以调整内分泌功能。

通过刺激耳神经引起神经冲动,由迷走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的食欲信号被干扰,导致食欲降低、体重下降。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产后肥胖以胃热湿阻型最常见,此类患者经耳穴治疗后饥饿感减少明显。

这说明耳穴贴压具有明显的抑制食欲的疗效,尤其适合产后肥胖患者

图片

明医简介

图片
张立志 大夫

中医博士、主治医师,师承禅宗祖庭曹山宝积寺养立法师,师从国家973首席科学家许能贵教授,得其悉心传道授业,临床擅于运用大针深刺、黄帝内针、五行针灸等各种针法,配合运用五运六气、六经辨证、《伤寒论》中经典方剂治疗内科、妇科以及儿科的各类疑难杂症、调理亚健康状态。
临床擅治:

中医骨伤:颈肩腰腿痛、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乳腺结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崩漏、痛经、不孕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气血美容:黑眼圈、法令纹、颈纹过深、减肥、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五官疾病:耳鸣耳聋、视力下降、口腔溃疡、鼻炎等;

皮肤疾病:湿疹、皮肤瘙痒、青春痘、痤疮等;

儿科疾病:小儿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考前紧张综合征、发育迟缓等;

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失眠、偏瘫、帕金森、抑郁症等情志异常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