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介石欣赏的悍将白崇禧,却在关键时刻反水,令蒋介石大出意外狼狈不堪

 兰州家长 2023-04-03 发布于甘肃

众所周知,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中那是山头林立,派系众多,他自己也挺脑袋疼,所以经常依靠自己的“帮派”经验对有用的人进行花式拉拢。

在打仗方面,他非常倾心于一个大山头的头领,而且与这位还有过“肩并肩,手拉手”的蜜月期。

不过,这位领兵是一把好手,而且主意很多,还有“雄心壮志”的头领不太看得起蒋介石。

所以,每每在蒋介石走背字的时候,他都秉承“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坚定跳出来反水,而且,每次都让蒋介石大出意外,更是狼狈不堪。

那么,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与蒋介石之间到底有什么爱恨情仇?

他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甜蜜的初见”

本文要说的这位不是别人,正是让蒋介石纠结了几十年的新桂系头领~白崇禧。

文章图片1

白崇禧

先说说此这二人是怎么沆瀣一气到一块儿的。

白崇禧是广西桂林人,回族,出生于1893年,比蒋介石小了6岁,从小聪敏好学,14岁时,以全省第六名的成绩考进了桂林陆军小学第2期。

学习期间,他的成绩呱呱叫。有个城里的同学嫉妒他,就经常喊他“乡下人”,实际上可能更难听,后果就是白崇禧怒不可遏,把他胖揍一顿,打倒在地,然后又跺了两脚。

当时有一个比他大两岁,但比他低1期的同学和他关系特别好,名字叫李宗仁。

文章图片2

李宗仁

作为将来能在国民党军界呼风唤雨的大佬级人物,白崇禧必须有四大硬件:参加辛亥革命、保定军校毕业、统兵北伐、有能征善战的嫡系部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8岁的白崇禧参加了广西学生敢死队,杀奔汉口支援战斗。

1914年,他考入保定军校,和他同期的有个同学叫黄绍竑。

文章图片3

黄绍竑

1916年毕业后,他到旧桂系陆荣廷部队里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到1919年时,他已经当上了营长,而且治军严整。

当时,广西土匪多,但政府连年都是招抚,白崇禧驻扎的左江流域号称每个山洞都有土匪,老百姓吓得只能把耕牛卖了买枪自保。

他的老大陆荣廷有一回塞给他200多刚招抚的土匪,白崇禧一看,就要把其中80多个匪首枪毙,结果怎么着?

文章图片4

陆荣廷

同样是土匪出身的陆荣廷坚决不允许。白崇禧眼珠一转,就让这80多土匪先回家过节,3天后归队。

等这些人回来后,他就以在外为非作歹为罪名直接把他们都枪毙了。陆荣廷知道后,也是无可奈何。他这招断了土匪的念想,以后广西只能剿匪,再也不招抚了。

1921年,在黄绍竑的引荐下,白崇禧面见孙国父,衷心表示要闹革命,孙国父抚手称善,给了他们讨贼军的番号。

于是,他和黄绍竑找到李宗仁,组成了日后的“广西三巨头”。随后,白崇禧统兵以“革命的名义”,用了4年时间,在广西合纵连横,东征西讨,打垮了包括陆荣廷在内的一系列旧桂系军阀,重新统一广西,并建立起未来让蒋介石欲哭无泪的大山头~新桂系

文章图片5

桂系三巨头

四大硬件,白崇禧已经有了三个,就剩下了北伐了,于是,他终于和蒋介石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1925年,白崇禧先在北伐前小试身手,作为桂军总指挥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把陈炯明的好朋友~熊克武给胖揍了一顿。1926年初,他到广州讨论两广合并和北伐的事,第一次见到了蒋介石。

这次初见的效果如何呢?

北伐开始前,蒋介石点名要白崇禧当代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李济深只是个挂名的吉祥物。但是白崇禧觉得责任太大,万一玩砸了,名声就毁了,所以婉拒。李宗仁也觉得白崇禧一离开广西,自己心里就没谱,所以也不放人。

蒋介石呢,则不依不饶,一再恳请,甚至跟李宗仁商量“只借用白崇禧几个月,攻下武汉以后就归还”。最后,白崇禧实在推不开,只能到广州就任。

文章图片6

蒋介石

蒋介石倒是没看错白崇禧的领兵水平,在攻下武汉以后,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在浙江进展不利,白崇禧则作为东路总指挥,挥师杀入浙江,兵锋所向,拿下上海。蒋介石大喜。3月26日,他向白崇禧透露了自己“清党”的阴谋。

这两人绝对是背叛孙国父的标杆,完全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算是天然的盟友。白崇禧当即就表示同意,而且还出主意让蒋介石把“左派”居多的第一师换下,换上“右派”主导的第二师和北洋军打底的26军。

蒋介石大喜,认为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白崇禧除了“反共”,还有一点也和他是一模一样。

那会是什么呢?

该翻脸时就翻脸

1926年4月12日,白崇禧指挥反动军队,联合上海几大流氓帮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惨案发生后,莫斯科举行了百万人大游行抗议上海的白色恐怖,而且横幅标语上的白字还特意被画了一个圈,下面特别标注了“白崇禧”。

文章图片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6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和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分庭抗礼。汪精卫大怒,6月底,唐生智准备从武汉出发,进攻南京。

蒋介石大惊,也不北伐了,赶快从徐州前线调兵阻击,结果让直系孙传芳捡了个便宜,大举反击,北伐军大败。

文章图片8

孙传芳

此时,汪精卫和唐生智都通电让蒋介石从南京滚蛋。蒋介石没辙,只能赶快找来李宗仁、白崇禧和何应钦商量对策,说先把武汉打趴下,再北伐,并命令白崇禧统兵和唐生智开打。

但白崇禧不同意开打,而且言辞激烈,要求蒋介石先和武汉言归于好。蒋介石大为意外,纳闷这个“伴侣”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于是,他赌气说了一句:“要是这样,那我走,你们去和武汉谈!”

本来蒋介石想要挟一下白崇禧和李宗仁,可白崇禧直接接了一句:“现在以团结为重,总司令休息一下也好!”

此刻,蒋介石终于知道了白崇禧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另一点:对权力的欲望。

当时,李宗仁也让蒋介石“快走”,何应钦则不说话,也就是默认了。所以,翅膀还不够硬的蒋介石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在8月13日第一次宣布“下野”,把大权交给了李宗仁、白崇禧和何应钦,自己只带了几个随从,狼狈离开南京。

此时,距离“四一二”只过了4个月。

文章图片9

何应钦

“怨妇”蒋介石走了,武汉和南京两拨人暂时消停了,白崇禧赶快领兵,在龙潭团灭了孙传芳的部队。外敌暂时没了,国民党内部各大山头就开始掐起来了。

汪精卫发现蒋介石走了,但桂系对广东大本营正流口水,所以又琢磨把蒋介石拉出来抗衡桂系。当初也撺掇蒋介石下野的冯玉祥不想背黑锅,就联系阎锡山,让他说和,也让蒋介石出山。而白崇禧和李宗仁发现山头太多,摆不平,太费心。

于是,各方开始讨价还价,最后李宗仁拿下两湖,和桂系关系不错的粤系李济深看管两广,皆大欢喜,1928年1月4日,蒋介石携宋美龄和江浙财阀“隆重复出”。

文章图片10

李济深

4月5日,“二次北伐”开始,白崇禧指挥桂军改编成的国民革命军第7军再次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一路杀到山海关。随后,张作霖被炸身亡,张学良改旗易帜,蒋介石拿下了统一中国的“不世之功”。不过,他的报复也开始了。

1929年1月,仗打完了,还有东北军的加持,腰杆硬起来的蒋介石开始“削藩”,上来就拿桂军开了刀,而且还派特务差点把白崇禧给弄死。幸亏跑得快,白崇禧才躲过一劫。形势如此,啥也别说了,开打吧。

3月,蒋桂战争爆发。

不过,这次白崇禧和李宗仁小看了蒋介石。别看他打仗不太行,但是阴谋诡计的段位可不低,直接拿钱开路,搞得桂系大批军官反水,在河北省的桂系4个军直接跳槽。所以,结果基本注定。

5月,桂军大败,黄绍竑撺掇白崇禧取代李宗仁,但白崇禧拒绝。李宗仁大为感动,两人从此亲如手足。而黄绍竑投奔了蒋介石,这让双方的关系更是旧恨加新仇。

1931年初,政权、军权在手的蒋介石要补齐“党权”的短板,于是把绊脚石胡汉民给软禁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众国民党粤系大佬大惊:“光头,你这是要独裁呀!”于是,大伙一窝蜂南下广州,成立临时政府,大肆声讨蒋介石,让他赶快下野。

文章图片11

胡汉民

白崇禧、李宗仁终于等来了报复的机会,立刻响应,并准备配合出兵南京。蒋介石也拉开架势准备迎战。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们这帮败家子儿,大敌当前,长点心吧!别窝里反了!”

东北沦陷,蒋介石难辞其咎,于是,几方达成妥协,蒋介石下野,广州临时政府解散,汪精卫北上掌权。白崇禧和李宗仁则保住了广西半独立的状态,自己关起门过了几年不错的小日子。

不过,蒋介石羽翼已丰,而且还有钱,这次下野,只是“以退为进”。过了没多久,财政吃紧、而且遍布蒋介石爪牙的国民政府就在1932年初把蒋介石又请了回来。

这次,蒋介石和桂系之间的“相安无事”维持到了1936年。

那么,在1936年,他们之间又“飞出来什么幺蛾子”呢?

破镜重圆?呵呵!

白崇禧带着桂军在1931年第二次“逼宫”的事,蒋介石一直记着,而且两广一个独立,一个半独立。虽然日寇肆虐东北和华北,但蒋介石还是惦记着要先收拾两广,于是,“两广事变”爆发。

这边蒋介石要收编,那边白崇禧、李宗仁和李济深组成联军,要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号去收拾他。

1936年6月初,粤军首先在湖南和蒋介石拉开架势,结果,蒋介石再次“金元开路”,粤军空军和第一军全部归顺南京,李济深不战而败,宣布下野。

文章图片12

蒋介石

这下就剩下广西了,白崇禧和李宗仁也不含糊,拉出20万人准备誓死“保卫家乡”。

此时,东北军、西北军和我党都通电支持广西,冯玉祥亲自上庐山劝蒋介石“别闹了”,国民党内部的程潜、刘斐等人也反对内战,要求一致抗日。

文章图片13

冯玉祥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停战,广西保持现状,如果日寇得寸进尺,则广西出兵,桂系接受南京领导,桂系上下保持官位不变。就此,“两广事变”结束。

1937,全面抗战爆发。蒋介石也不傻,知道大敌当前,人才难得,于是邀请白崇禧到南京担任了副总参谋长,双方暂时言归于好,一致对外。随后,白崇禧和桂军在抗战中做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文章图片14

白崇禧、蒋介石、宋美龄

鬼子投降后,1946年初,蒋介石出兵东北,向我军发动猛烈进攻,林彪所率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遭遇重创。被蒋介石派往前线督战的白崇禧不理蒋介石的命令,让杜聿明对林彪一路狂追猛打,民主联军一路退到了松花江北岸才站住脚。

文章图片15

林彪和白崇禧

但是,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的蒋介石可不会“养虎为患”,给白崇禧手握国民党精锐的机会。5月,他就把白崇禧升任国防部部长,给弄回了南京。

1948年6月,蒋介石任命白崇禧为“华中剿总总司令”,坐镇武汉。淮海战役开打后,蒋介石让白崇禧调兵增援,但白崇禧只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派了出去,自己的桂系兵团则一动不动。在黄维马上就要被围歼时,不管蒋介石怎么催,白崇禧就是不动。

文章图片16

黄维

过了没多久,蒋介石又想把武汉的第2军调到南京,白崇禧还是不同意,两人在电话里对骂了半个小时,最终,第2军也没走。蒋介石也是无可奈何。

当年年底,蒋介石的嫡系基本灰飞烟灭,仍然手握重兵的白崇禧发电催蒋介石进行“国共和谈”,而且还联合好几个省给蒋介石施压,总之一句话:“赶快下台,别耽误和谈!”

1949年1月,蒋介石第三次下野。李宗仁也当上了代总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和蒋介石斗了20多年的桂系终于登上“权力的巅峰”。但此刻,这样的权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文章图片17

白崇禧与李宗仁

随着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白崇禧被一路打到海南岛,随后没听李宗仁的劝,反而听信了蒋介石的“大饼”,去了台湾。

到了蒋介石的“地盘”,光杆司令白崇禧也只能是“虎落平阳”。蒋介石承诺的钱和权,啥都没给,只给了他几个空头衔。白崇禧也没办法了,在半监禁的状态下,只能靠读书、打猎、下期消灭时光。

文章图片18

白崇禧

蒋介石终于用这种“生不如死”的方式报复了这位让自己纠结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和老“伴侣”。

1966年,白崇禧在台北去世。

1949年3月的时候,白崇禧曾派自己的心腹刘仲荣到北平秘密拜访毛主席。毛主席当时郑重承诺“如果他可以支持和平,建国后,可以让他领兵30万。”

可惜,白崇禧虽然人称“小诸葛”,但在大是大非上,他却一直都不怎么聪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