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天峨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4-03 发布于山东

       古代属百越地。秦时属象郡。汉时属益州剌史部牂柯郡,直至三国、晋代、隋朝仍属牂柯郡。唐代置羁縻峨州,属江南道黔州都督府。北宋时,天峨境地属广南西路观州;南宋属广南西路宜州。元代置程县,属庆远府南丹安抚司。明代,今天峨东北境属庆远府,西南境属泗城州,距州府北480里置“天峨甲”。清代至民国,东北和东南境属庆远府南丹州(南丹县),西北一部份及西南大部属泗城府凌云县。清乾隆五年(1740年),凌云县始添县丞一员,协助知县处理此境所辖政务,时称“天峨分县”。县衙署置于天峨乡南岱。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衙署移驻天峨街,仍称天峨分县。宣统三年(1911年),改设弹压公署,称“凌云县天峨弹压公署”,设弹压官1人。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弹压公署为凌云县北路民团总督队。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北路总督队,改设凌云县第十四区团务分局,设正副局长各1人。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今县境,设凌云县第十四区,任区长1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割罗宜、九亭及巴更乡之泽亭、斌亭、安亭、锦景、上福、文篇(今文里、边里)、嘉禄(今加里、六里)等7村补充原有二十四亭半设凌云县天峨特别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贵州、广西两省的共产党筹备成立天峨县。县衙之西有峨山,与南480里的凌云苍岭相对峙,以峨山取其政区名。广西省政府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冬,割出凌云县之罗宜、天峨、更新、划凤山县之老鹏,取南丹县之六排、桥头、甲板、牙林共8乡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正式成立天峨县,县治仍立于天峨乡之天峨街,时属百色行政监督区。第一任县长黄建中承袭历史上的避违,为区别县、乡、街之名,把“天峨乡”改为“城治乡”,把“天峨街”改为“向阳街”。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天峨县划归庆远行政监督区管辖,区治宜山。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天峨县划归第二区管辖,区治柳江。民国三十七(1948年)又属第十区,区治宜山。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天峨县改属十二区,区治凤山。
    1950年元月20日,天峨县获得解放,县治立于向阳街。1952年下半年,县治迁至六排,时属宜山专区所辖。1958年7月,宜山专区更名为柳州专区,天峨随辖。1965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增设河池专区,天峨县属之,区治河池县金城江。1971年9月,河池专区改称河池地区,天峨县仍属之。2002年6月18日,撤销河池地区,设立地级河池市,天峨县由河池市管辖。

     “龙滩天湖”而得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碾压大坝截断了汹涌澎湃的红水河,催生出大河安澜、泽被八方的高峡平湖,创造了世人无不为之赞叹的人间奇迹。这里没有了险滩激流,却多了一分博大、一分宁静。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巍峨的高山、翠绿的林木一齐倒映湖中,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天湖还把龙滩水电站、纳福岛、龙滩珍稀植物园、燕子福景区、大山原始森林、万亩红豆杉、双龙瀑布·金花茶园、布柳河仙人桥等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黄金旅游圈。燕子湖景区距天峨县城32公里,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园。该景区是集天坑、溶洞、峡谷、河流、沙滩、湖泊、原始林相等众多旅游吸引物为一体的生态景区,景区内呈撕开状的峡谷长15公里,远古幽深,河流蜿蜒,清澈见底,如黛的原林古木参天。最为神奇的是河流切割出一宽30多米,高120多米,长近400米的巨型溶洞,数十万只燕子栖身其间,形成蔚为壮观的绝景,燕子洞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