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党最优秀的宣传高手陆定一,临终两句话,让人至今受益匪浅

 兰州家长 2023-04-03 发布于甘肃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是一句存在于大多数人脑海深处的话,熟悉但是又不知道来自于哪里。这句话源自于一篇熟悉的课文《金色的鱼钩》,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陆定一。

文章图片1

陆定一

至今谈起那位钓鱼的老班长,笔者仍是感慨良多,笔者想这份描写或许就是陆定一在这条道路上真实的所见所闻。

一、一支笔就是千军万马

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领导人们都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在那个时候,能用一支笔打的过国名党千军万马的人不多,而陆定一就是其中一个。

文章图片2

陆定一书法

相传在长征时,红军途径大凉山一带,这里恰巧就是彝族的聚集地。由于当时长期的战乱,导致各个民族之间割裂严重,所以红军在这里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难题,而这时陆定一用了一个巧妙地法子,不仅让红军安全通过,还和彝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 一切夷人贫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夷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民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夷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一首朗朗上口的《布告诗》经过陆定一一晚的创做,就这样在西蜀地区传开了,不仅让彝族人民了解到红军的友好目的,还保证了红军可以顺利通过这里

如果说《布告诗》是民族和谐的变奏曲,那陆定一的另一首歌《两大主力军会合歌》则是号召中华人民团结合作的前进曲。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翻过夹金山,同先期到达懋功地区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越过重重障碍的战士们,眼含热泪,在雪山下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是长征的阶段性胜利,却已然付出了太多,所幸最后迎接的成功的果实。

文章图片3

陆定一

然而在这场狂欢的背后,红军也迎来了新的问题,两军会合后接下来应该怎样发展?是就地,还是继续北上?

这个决定关系着红军今后的命运,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将长征与抗日联系起来;而张国焘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相左的意见,让才汇合的两支队伍出现了分歧。

在这种形势下,陆定一写下《两大主力军会合歌》。在这首歌里,有这样一段歌词:

“团结我们工农武装不可摧毁的力量,坚决赤化川陕甘。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会合。为了实现抗日救国解放民族的事业,唉!为了实现抗日救国解放民族的事业,高举红旗向前进。”

这首《两大主力军会合歌》铿锵有力,将两军在路上的艰辛尽数,指明了两军以后的道路和目的,而且将中央的精神写进了歌词,通过传唱,使每个红军战士明了会师后的主要任务。极大的团结了两军的力量。

无论是诗,还是歌,陆定一都用他的笔,抒写出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为中国长征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战争年代的“劳燕分飞”

唐义贞,陆定一的妻子,一位终身为革命奋斗的战士。

文章图片4

唐义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但是唐义贞因为有孕,不能跟随中央红军开始在长征,只能与丈夫分别,只留给丈夫一句话:你放心走吧

与此同时,他们的女儿叶萍也被寄养在很远的乡村中,红军走后,包围圈越来越小,留下的队伍只能精简再精简。唐义贞向同志们表示,如果有一天见到陆定一,一定要转告他:“只要我一息尚存,必定为革命奋斗。如果能够团聚,当然最好,为了革命而办不到的时候,也只能随它去了。

文章图片5

陆定一一家

而这句话,也在不久后不幸应验。唐义贞在生下孩子10天后,就被迫与孩子分离,将孩子送给他人抚养。她则选择继续转移。

1935年1月31日,唐义贞不幸被捕了。在临近死亡的前一刻,唐义贞也不忘将一份绝密文件吃进肚子里,用生命守护党的秘密。

在这一年,年仅25岁的唐义贞献出了自己生命。

她是陆定一的妻子,也是一位因吞下绝密文件惨遭敌人剖腹的女战士

三、最后一刻依旧是人民

1996年5月9日,陆定一在北京去世。根据他的遗愿,工作人员,将他的一部分骨灰洒在了唐义贞的墓旁,分别了许多年的夫妻终于相见,以另一种方式。

文章图片6

陆定一故居

据他身边的人说,在陆定一生命的弥留之际,留下了这样两句话:

“要让孩子上学”

“要让人民说话”

时至今日,这两句话依旧对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