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量少,先散寒解表你见过吗?!

 青龙中医 2023-04-03 发布于山东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

月经过少,中医妇科学认为有虚有实。虚者或因化源不足血海亏虚;或因精血衰少,血海不盈。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阴滞,经脉变阻,血不畅行。

1.血虚

素体血虚,或大病久病伤血,营血亏虚;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脾虚化源不足,均使血海不充而致经量减少。

2.肾虚

禀赋素弱,或少年肾气未充,或多产(含人工流产、屡孕屡堕)房劳伤肾,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血海不盈因而经量过少。

3.血瘀

感受寒邪,寒客胞宫,血为寒凝;或气滞血瘀,阻滞胞脉,均使血行不畅,故月经量少。

姚某女40岁,初诊:2023年3月23日

主诉:月经量少,

当时见证:月经量少,伴有头痛反复发作,右侧。纳差体瘦,怕冷无汗,发热两日输液以退,少咳少痰,大便干稀不调,二三日一行,尿不黄,舌淡。

柴胡15克,黄芩3克,半夏10克,太子参10克,荆芥防风各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川芎15克,枳壳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生姜15克,大枣3枚,薄荷6克后下,五剂日一剂,

二诊:2023年4月2日

月经量少好转,色深红,头痛大减,纳差,有汗,大便通畅,尤其舌象好转。

有汗头痛减,再从和解少阳,补气血入手,柴胡四物汤加减:

柴胡15克,黄芩6克,半夏10克,太子参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炙甘草3克,生姜15克,大枣3枚,三剂日一剂,

本案月经量少,兼有外感咳嗽,输液热退以后,但是表证仍在,临床表现怕冷无汗咳嗽等,所以用方治疗还是治表证为主,以小柴胡和荆防败毒散加减。这就金匮要略云: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卒病,后乃治痼疾也!

再按:一诊突出偏头痛无汗,重用川芎止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治疗偏头痛实证用川芎重用15-30克,有立竿见影之效。

现代认为川芎行气活血,而无补血之力,实际古代认为川芎属于补益药,比如《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

千金当归建中汤方后也有“若无当归,以芎藭代之”说法。可见古人认为川芎当归可以相互代替。

《医学启源》川芎:"补血,治血虚头痛。"

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所以现代说法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是一种错误说法;不符合历代医家的认识。

另外因为热邪不重,小柴胡黄芩只用3克,二诊6克黄芩都是根据病情而适当增加。二诊时候有汗怕冷环境说明表证已经解除,祛风荆芥防风薄荷等也要减去,合四物汤加强养血活血调经!

另外我曾经创制麻黄止崩汤,也是从表论治,没看可以去看看下边这篇——麻黄止崩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