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人,不仅比你更努力

 一寸书 2023-04-03 发布于上海

这本《学会学习》,书的结构非常清晰。

  • 第一部分结合作者斋藤孝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及误区,尤其是关于英语学习法的部分,还是十分实用的。

  • 第二部分总结了伟人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法。

  • 最后,第三部分是作者总结的几种速效学习法。

但在讲述这些方法之前,斋藤孝已经教给了我重要的两点。

首先,他在序言中提到:“……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哪些学习是必要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学习应先做减法。

人的时间有限,尤其是年龄渐长之后,如果不加选择,那真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临了一事无成。只有确定了“制胜球”,才会终身受用。

另外,我尤其对于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中的言论感同身受。我同村上一样,一直对于大多数学校强制学习的东西毫无兴趣。真正的学习兴趣反而是离开学校之后才产生的。

成年人学习的乐趣在于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以及配合自己的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下面,我们再一章章看过去——

在书的第一部分,斋藤孝总结说,学习不好是因为方法不对。比如很多人多年都学不好的英语,他认为是因为没有制定战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缘故。

然而什么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那就需要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是如何学习以及记忆的,也就是学习习惯,行动模式以及思维倾向等。记忆方法也因人而异,有人擅长瞬间记忆,有人擅长长时间记忆;有人觉得朗读能帮助记忆,有人觉得出声会妨碍思考;有人喜欢坐着背书,有人喜欢边走边背,还有人喜欢边抄边记。作者自己就更喜欢躺着背书。

所以,你不仅要了解自己用什么方法记得最快,还要了解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以及在什么时候更有干劲。总之,充分了解自己的特性,最好写在纸上,即使没有找到“制胜球”,至少能得到一些启示。

真正适合你的事,不会让你感到很痛苦,持之以恒也不再是难事。比如早起这事。不必因为不能早起学习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只要在其他时间段努力就好。

学习方法应该是顺应性格的,而不是让你感到厌恶与抵触。如果你有负面情绪,极有可能是方法错了。

斋藤孝回顾了自己曾经的失败:学习教材时厌恶基础练习,缺乏耐心;学法语时没有搞清楚学习的目的及方法。他也总结了一些适合的方法,包括:

相亲式学习

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满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

快乐就好

分清需求还是喜欢,只要快乐就能坚持下去。

目标明确

关于外语学习,斋藤孝的说法十分有启发性,尤其是对于广大以多学几门外语为理想却没什么进展的语言爱好者。

他说,没有目标,盲目学习一门语言,是绝对学不好的。如果只是抱着“总有一天用得上”的想法,是不会学有所成的。

“特别是口语,如果不是形势所逼,很难说得特别流利。”因此,目标必须明确。

“因为真正想学会英语的人,要么没有退路,要么满腔热血,总之都对英语学习抱有强烈的动机。”

不仅如此,还要克服畏惧心理,让自己“喜爱”英语,才能变成主动学习。

学会取舍

不同于放弃不擅长的,而是要明确做什么,不做什么。比如,学习英语真的有必要吗?因为想要听清并正确表达外语中的专业术语,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如果你真的很少用到,为什么不在必要时雇佣翻译,把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拿去做别的事情呢?这样效率更高。要知道,歌德虽然精通多门语言,但却只用母语德语写作。

他又将以上这些总结成三点:

1. 明确自己的目的

2. 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方法

3. 掌握“决胜球”

最后又提醒道:所有的考试经验都是你的财富,因为人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和突破自我后,视野会变得更加宽阔。

在书的第二部分,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琢磨他人人生转折点的斋藤孝又带我们领略了伟人和智者们是如何跨越障碍,确立个人独有的学习风格的,并且帮助我们对号入座,寻找最适合自己参照的那一种。

管理大师德鲁克:“目标管理 & 命名思考法”

学无止境,不断学习;以三个月、三年为限,制定“行动计划”并严格遵守;直击事物本质,从而眼光更加开阔、自由。

主要适合人群有干劲却看不到成果;眼光难以顾全大局。

企业家本田宗一郎:“不请自来学习法”

不耻下问,多向专业人士请教,不断观察、倾听和尝试;明确学习目标,信念坚定,只学对工作有用的知识;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随时准备就绪,永远保持清醒。

主要适合人群做事无激情;为低学历而自卑。

作家斯蒂芬·金:“外界屏蔽法”

迅速集中注意力,坚持每天固定时间段完成写作任务 ;彻底屏蔽外界(斋藤孝的秘诀之一是去咖啡馆)。

主要适合人群不能养成学习习惯;喜欢找借口。

作家夏目漱石:“个人主义学问”

客观分析现状,反省自身,转变思维,以自己为本位,掌握好自己的节奏学习。

主要适合人群特别认真,容易郁闷或自卑。

作家歌德:“限定法”

专注于一件事,断绝其他干扰;想在特定领域开窍,每个阶段的努力必不可少;专业学习不应限制范围;个体行动限定一个方向,使自己与众不同。

主要适合人群什么都想尝试;虽然有自信却不喜欢努力。

名师吉田松阴:“相互学习法”

让每个人发挥特长,轮流当老师,相互学习,促进学习热情,让人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拥有使命感,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人;“飞耳长目”,洽闻博见,有卓越的观察力和情报收集能力。

主要适合人群做事没有激情,提不起干劲。

福泽谕吉:“切磋学习法”

相互切磋,自主学习,良性竞争;年少无知的野心,也能成为进步的动力;同吃同住、相互勉励、共同学习更容易激发学习干劲,并有助于尽快适应人际关系。

主要适合人群容易找借口放松自我要求;想要习惯与他人相处。

商人涩泽荣一:“古典学习法”

把《论语》作为信念的核心,指点经济活动,重新学习,不断领悟。

主要适合人群缺少精神支柱;决断时容易冲动。

时尚品牌创始人香奈儿:“对镜观察法”

不认为自己生长的环境都是负面的;化解逆境,破茧成蝶;不掩饰缺点;重视阅读,过有规律的生活,在孤单中审视自己,凝视镜子。

主要适合人群叛逆心强、任性;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

哲学家木田元:“外语背诵学习法”

不断重复是背诵的诀窍;坚持每天练习;每学期定下3个月的“外语学习月”,每天投入大量时间。

主要适合人群:希望每天都能有规律、按计划学习;有必要阅读原作。

坂口安吾:“翻字典断绝妄想学习法”

坚持才能看到成果;不停翻字典,阻止胡思乱想;有难度反而有助于静心。

主要适合人群:容易焦虑不安、内心苦闷;想学习却不知道学什么。

特洛伊发现者谢里曼:“追求冒险学习法”

信念坚定,追求冒险,勇于探索;用不同于专业人士的角度思考。

主要适合人群:从不曾为学习而着迷;曾放弃过梦想。

画家佐伯祐三:“激情点燃法”

被强烈否定,燃起热情;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不畏惧外界的批评。

主要适合人群:无法突破自我;内心坚强。

科学家爱因斯坦:“张弛有度学习法”

通过音乐调节身心;保持内心均衡,摆脱压力;奉献终生工作,享受终生乐趣。

主要适合人群:容易陷入专业领域,困于狭小世界;感情很少外露。

南方熊楠:“图书馆抄阅法”

博览群书,把抄过的知识全部记下来;整理相关笔记,吸收掌握;在知识的输入输出上有一个良好的循环;在图书馆里勘探知识森林。

主要适合人群:独自学习就无法集中注意力;没有体会过调查未知事物的乐趣;喜欢图书馆氛围。

作家村上春树:“体能强化法”

了解自身性格,身体特点后不断进行训练,持之以恒;面对小说这种不健康的东西,更要保持身心健康;掌控好跑步和写作的节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作为坚持下去的动力;用跑步消解不快乐。

主要适合人群:容易忽略身体重要性;为努力了却看不到成效而发愁。

 

最后一部分是立竿见影的“斋藤式”速效学习法,包括一气呵成学习法、短期集训、集中式学习法、用白纸记录、看电视时思考、剪报学习法、倾听与聊天、反复做参考书。

其中,重点解说外语的“一气呵成学习法”也很让人如梦初醒之感。

哪怕是自己不懂的书,也要坚持读到最后,这样可以在英语学习之初就建立起自信心。

在这方面,精通多门语言的谢里曼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他能用大概六个月的时间,掌握一门外语,用该语言写作,与当地人聊天。秘诀就是不停地背诵。

他的做法也让我想到了学贯中西的辜鸿铭。可见讨厌背诵真的是外语学习的大敌。(很惭愧,笔者也是从小就懒于背诵的学渣一枚。)

关于学习这件事,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其实知之甚少。“要注意学习方法,这种话也是从小就听过很多次,但是真正拥有有效方法的人又有多少呢?真有的人,恐怕早已经是学霸了!

虽说勤能补拙,但说到底还是浪费时间的事情。更何况,学渣几乎从来就没“勤”过。再加上严重的拖延症,更是不可救药。

但学习总是个终身的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你在半路上能看到这本书,真的应该感到庆幸。要知道,优秀的人,不仅仅是比你更努力,而且,还比你更讲究方法!

苹果手机打赏专用通道↑↑
觉得有用记得分享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