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拖中国人均读书量的后腿了吗?

 一寸书 2023-04-03 发布于上海

忧思国人不读书的,当然不止中国人。比如临近的霓虹国。

村上春树在反省个人读书变少的时候,同样感慨本国年轻人的不读书。“作为一个写书人当然为大家不怎么读书感到遗憾。

他说:“不过我想陷入这种状况,乃至倾向的人绝非我一个。近来年轻人,之所以不怎么读书了,我猜想原因恐怕同在于把大比例的钱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读书以外丰富多彩的活动上。”(《村上春树文集: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话放在中国也同样很写实。

不信你翻翻朋友圈,看看身边的人都在干嘛?遛狗晒娃农家乐?美食购物出国游?当然,也许读书不适合晒朋友圈,但的确好像不读书才是主流。

可是,这是真的吗?

中国人真的不读书吗

话不能随便说,要有根据啊。

根据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2018年我国成年人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

可以从下图中看出,虽然人均图书阅读量数据基本保持平稳,但成年人综合阅读量和数字阅读接触率在10年间却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另外,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接触率在上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尽管纸质阅读率的增长放缓了(图书阅读率与2017年基本持平;报纸、期刊阅读率都下降了)。

就连新闻里也在说,听书目前是国人新宠。去年年底,京东图书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图书市场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有近三成的人有听书习惯。超过半数成年人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明显上升。

读书只是换了种形式而已。数字阅读方式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主流。

别人读书给你听,不用你自己费眼睛,那在以前是有钱人或者特权阶级的享受,如今普通人花点小钱甚至不花钱也能轻松获得。当然,读书体验和效率等另论。

而且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依然在增加,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比2017年的8.81本增加了0.10本。由于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家长注重对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流行趋势,这个变化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2019中国图书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文教书和童书两大品类还在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文教书、童书和文学书三种图书类型,连续三年(2017-2019)稳居成交额前三。中小学课外读物、科普百科类童书以及科幻文学等品类快速增长。

图书市场上,尽管新书品种数量较去年大幅下降,但其中重印图书品种在上升,从而保证了图书出版种数的增长,成交额也随之不降反升。其背后折射出了出版行业新的发展思路,即“更加注重精品的挖掘以及重点书的营销推广”。

总而言之,阅读的习惯和方式都在改变。但人们一直还是感觉自己“读书少”

那个著名的传言,类似“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少得可怜,韩国人均7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这种,一开始我也是毫不犹豫地就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京东图书与艾瑞咨询的那个报告还指出,2018年,在被调查的中国成年人中,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的只占2.1%,认为比较多的人有6.3%,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的有37.8%,而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的人最多,达到了41.5%,占了四成多。

只能说,中国人并没有不读书,只是凭借直觉和实际认知,人们还是普遍认同中国人包括自己读书少的。不管怎么说,可见在读书这件事上,至少大多数国人还是颇有自知之明的。

图文参考: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8年我国人均阅读4.67本纸质书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文教书和童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证券日报网

2019年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

     ▼
扫描关注,共同进步

是谁这么有风度!读完还点了“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