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面对未知,才能看到演绎法的力量

 新用户15472188 2023-04-03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观点/认知升级 整理/张文举 配图/张文举

这是认知升旅途系列的第5篇文章

文章图片2

写在前面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两种调用智慧的方式:

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

归纳法是人类最常用到用智形式,使用方式是“从具象的经验中归纳出抽象的知识”,即使没学过、不知道归纳法,我们也会不自觉的就使用。

这是一种内嵌到人类基因里的思维定式,不以人类意志为转变。

本文共计7927字

阅读时长约10min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演绎法是理性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使用方式是“从元起点上一步一步的推演结果”,每一步都是必然的导出,所以最后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光说没有体感,举例说明一下。

归纳法:

分为空间归纳和时间归纳。

1.欧洲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亚洲看到天鹅都是白色的,非洲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是空间性归纳得出的结论。

2.前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昨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所以,明天太阳依然会从从东方升起,这是时间性归纳得出的结论。

演绎法:

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归纳法在科学实验层面的应用最具有代表性,在某个实验室得出来的结果或结论是否被认可,其中一条很重要的评判依据就是“是否具备迁移性”;

也就是在这个实验室的实验过程换一个实验室,用同样的数据、配方、技术,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或结论,就证明有效,否则就是无效。

但是,归纳法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使所有前提都正确,结论依然有可能错误。

所以,归纳法最终一定会被证明是无效的。

比如天鹅的例子,如果出现了一只黑天鹅,那么全世界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结论就不成立了。

原因就是没有把全世界的天鹅都数一遍,如果永远不能把全世界的天鹅穷尽,就只能说明归纳法在此得出的结论仅具备暂时的正确;科学实验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从经验中归纳、提炼出的知识,代名词叫做“实践出真知”,但如果有一例反常,就会导致前面总结的知识大厦立即崩塌。

所以,归纳法仅能得出暂时的正确,最终会被证伪。

演绎法也有自身的问题,就是它的大前提必须是正确的,最后导出的结论才能保真,就像刚才举的例子,既然所有都会死,那么作为人类的苏格拉底当然也会死,只要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但关键是起点“所有人都会死”这句话是怎么来的,显然是来自于归纳总结出来的,因为在我们的经验中,没有见过不死的人。

鉴于归纳法本身会被证伪,那么用归纳法得出结论,作为演绎法的元起点前提,即使推导过程再严谨、再缜密,最终的结论也会是错误的。

所以,演绎法推导过程的“逻辑链条”是演绎法的核心能力,它能使结果或结论具有保真性,但元起点是决定演绎法结论保真的基础。

这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基本原理和区别。

文章图片6

连续性假设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生活中所了解到的知识都是真理,归纳出来的规律对我们的生活都具有指导意。

这种观念是没有问题,但问题出在我们会无意识的忽略他们底层的连续性假设。

比如,天鹅的例子,之所以会有“凡天鹅皆白色”的结论,是因为思维底层自动假设亚洲、非洲、欧洲、其它洲在地区特性上的相同,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的结论“凡天鹅皆白色”。

试想下,如果你在思维的底层都不认可这几个洲的地区特征相同性,绝对不会得出“凡天鹅皆白色”的结论,这几个洲的相同性,是你无意识的用“想象力”把它们串联在了一起。

再比如,太阳东方升起,之所以会有“明天太阳依然东方升起”的结论,是因为思维底层自动假设了“过去和未来一样”,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的结论。

试想下,如果在思维底层都不认同过去和未来一样,绝不会得出“明天太阳依然东方升起”的结论,过去未来一样的观念,也是无意识的用“想象力”把它们串联起来的。

这种无意识的想象力串联,空间上默认相同性,时间上默认过去未来一样,这种隐含在思维底层的假设联想,就是连续性假设。

而这种连续性的隐含假设,往往被人们下意识的忽略和默认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非连续性节点,归纳法思维将会立即失效。

归纳法是建立在连续性假设之上的,人类的知识又建立在归纳法之上。

既然这样,似乎意味着人类在归纳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切知识都不成立。

这一观点在哲学家休谟的学问中,给出了充分的论证。

文章图片7

休谟观点

休谟在他的《人类理解研究》一书中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靠着人类的理解能力,我们究竟可以认识到哪些关于世界的知识”?

他给出的答案相当悲观:

大多数我们认为的关于世界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但这就是我们能够得到的全部。

这个答案的推导过程就是在说“归纳法终极无效”。

休谟之前的哲学家,在建立自己学问理论的时候,大多是先提出一个概念,然后再建构体系。

休谟和他们的区别就是,只从事实和经验的基础上作假设,从有根据有事实的事物中推导,所以休谟是彻底的经验主义哲学。

休谟认为,要把握人类的知识,就要像自然科学家那样,仔细描绘最基本最常见的认知行为,从中总结出行为背后的原则和规律,其实用的就是归纳法。

所以,“经验主义观点”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的知识只能基于感性经验,并且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才有根基。

他说,人的思维、推理和理性都是通过感官印象的方式形成的,而没有任何内在的知识或概念。

因此,休谟强调,我们不能从纯粹的理性或概念中得到知识,而只能从感官经验中归纳出获知识。

即使大脑中凭空想象出一个概念,也是基于原有的感官印象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没有独立于感官印象之外的独立知识、概念。

所以,他认为知识是基于经验的信念。

具体来说,既然没有感官印象之外的独立知识,我们只能通过感性经验获得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只能是暂时的和可疑的。

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是通过感官观察和印象,然后我们将这些印象归纳为概念,并且将这些概念组成为更复杂的知识。

但是,我们不能通过单一的感性经验,来证明这些概念和知识的正确性。

我们的知识只是一种基于过去经验的信念,而这种信念是可疑的,因为我们无法证明这些信念具有必然性或普遍性。

休谟进一步认为,我们的知识不应该基于纯粹的理性或推理,因为这种知识是不可验证和无法证明的。

相反,我们的知识应该是可验证和可证明的,并且需要基于实证科学的方法。

可验证、可证明的意思就是做实验证明,背后也意味着归纳、总结、提炼。

在他的著作《人性论》的第四章,休谟提出了他的“归纳推理问题”,专门讨论了我们如何能从单一的经验中推出普遍规律。

他认为,归纳推理不能从单一的经验中推断出普遍规律,因为这种推理依赖于未被观察到的前提。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从经验中推出必然性或普遍性。

例如,我们观察到太阳每天都升起,但这并不能推出太阳一直都会升起。

即使我们观察了数百年的太阳升起,也不能排除太阳在某一天不会升起的可能性。

因此,从单一的经验中不能推出普遍规律,这一段说的就是“时间性归纳法”

休谟进一步指出,即使我们多次重复某种经验,也不能证明这种经验具有普遍适用性。

例如,我们观察到数千只天鹅都是白色的,但这并不能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我们无法观察到所有天鹅。,这一段说的就是“空间性归纳法”

基于这些观点,休谟否定了归纳法的有效性,并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归纳法来获得关于未来的知识。

总之,休谟的观点是,没有独立于感官印象之外的“知识”,知识只能从经验的信念中获取,这也就意味着必须从经验中归纳总结提炼;

但是,归纳法不能从单一的经验中推出普遍规律,也不能通过多次重复的经验来证明普遍规律的正确性,我们不能通过归纳法来获得关于未来的知识。

正是在这种归纳法终极无效的基础上,休谟才提出了“......我们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

文章图片8

求存不求真

归纳法是一种基于一部分事实推出整体规律的方法,虽然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它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来,或者暂时性生存下来。

在人类的最小作用力原则下,我们倾向于用较小的认知成本获取相对正确的知识。

但是,任何归纳法都有时空边界,一旦越过边界就会遭遇非连续性节点,原本成立的规律立即失效。

例如,我们想要知道“天鹅究竟是什么颜色”,找到一个符合真理标准的答案,需要统计全世界所有天鹅的数据,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但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人们把小样本的天鹅归纳为一个规律,这里固然有损失性,但可以得到一个暂时正确的结论。

这种思维模式保证了人类当前的生存,却也留下了致命的缺陷。

这也逼迫着人们不得不进化出一种认知习惯,就是“用较小的认知成本维护生存所需的信息量”。

所以,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来,这就是“求存不求真”。

商业场景中,管理者通常基于经验预测未来,因为他们相信过去和未来之间存在连续性。

经验被认为是决定经营效果和员工能力的关键指标,但很少有人深入探究经验在企业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实际上,这种思维认知暗示了未来与过去一样的时间维度连续性。

当产业周期缓慢变化时,归纳法是最有效的管理思维。

然而,当企业发展跨入新阶段或者市场环境发生质的变化时,企业就会面临跨越非连续性的问题,也就是企业面对新环境的转型是否能成功。

这时用原来归纳法思维总结出来的规律指导未来,不但毫无益处,反而有害。

很可能在原有业务上经验丰富的员工,在新的业务曲线上会表现的很拙劣。

因为他们身处体系之内,被连续性假设裹挟,无法摆脱思维惯性的禁锢。

文章图片9

演绎法的力量

当需要跨越这种非连续性的时候,从一个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转型的时候,因为归纳法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导致全部失效,这个时候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来应对,那就是演绎法。

演绎法需要调用更加深层次一点的智慧才能驾驭的思维方式。

如果和归纳法做个对比。

归纳法是感性思维方式,那么演绎法就是理性思维方式;

归纳法是从经验中提炼知识,演绎法是先假设再证明。

演绎法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个必然正确的元起点,从中可以通过逻辑性的推导获得新的知识。

其中就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奠定了西方世界观的基础,并创建了“逻辑学”这门学科,对现代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毫不夸张地说,逻辑学是其他所有学科的语言。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方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特性——必然的导出。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一个事物推导出另一个事物时,中间存在一个必然的导出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逻辑。

基于这种思想,亚里士多德创造了演绎法中的经典句式——三段论。

三段论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

我们再次引用文章开头就提到过的三段论句式来说明:

所有人都会死亡,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格拉底也将会死亡。

在上述三段论中,如果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相比归纳法,演绎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的保真性,只要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而归纳法,无论前提多么正确,经过多少次验证,也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是真的。

从形式上看,归纳法演绎法都是通过前提推导结果,但归纳法只能证伪,演绎法只能证明。

在演绎法的推导过程中,必须遵守重要准则--逻辑正确,也就是从A推导到B的过程必须符合正确的逻辑,这是它结果保真的原因。

演绎法是一种理论假设在先,实践检验在后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速度很慢,需要找到一个深刻的抽象化理论作为元起点,在这个元起点上开始推导,而恰恰是这个元起点的寻找是速度慢的核心原因。

但是演绎法的优点也很明显,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推导出的理论,具备很强的迁移性,只要逻辑上成功推导出一个抽象概念,与此相关的一切问题就可以全部解决。

比如,牛顿的F=ma。

在此之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没有“力学”这个概念的,在牛顿提出F=ma之后,与力相关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后来瓦特把力学原理知识应用到蒸汽机上,引发了工业革命。

从牛顿的角度来看,他的研究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应用的问题,也不是从实际工作中基于经验观察总结归纳出来的F=ma,是用纯逻辑推导的方式发现了一个抽象的概念,然后帮助人们解决了关于力方面的问题。

演绎法是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正确,那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前提的确定性,那他的大前提一定不能来自于归纳法的结论。

比如,归纳法的出结论“全世界天鹅都是白色的”,作为演绎法的大前提,那么推导过程即使每一步都必然的导出,最后的结论依然会是错的,因为大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推导,结果肯定还是错的。

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大前提是来自于更高链条三段论的结论,这个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但问题又来了,如何保证更高链条的三段论的大前提是正确的呢?

那也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这个大前提是来自更更高级链条三段论的结论。

那问题就又又来了,如何保证这个更更高三段论的前提正确呢?

总不能无限往前倒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自确定的元起点,是它生发了后面的一切,这个元起点就是“第一性原理”。

就像盖楼一样,“第一性原理”是大楼的地基,虽然表面上看到不见,但是它却决定着整个大楼的一切。

用具象的形式表达出来,第一性原理就是公式,像牛顿的F=ma,爱因斯坦的E=mc²。

文章图片10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为我自己找到了做自媒体的第一性原理。

20年的时候我就开始注册好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了,一直运营到22年10月份都没有起色,中间也看过不少别人的教学,自己也走过不少坑。

直到22年11月份,我开始深度思考“为何做不起来?”

推导过程是这样的。

1.首先想的是平台是基于什么推送流量的?

这就需要弄明白头条的推荐机制是什么样的,得出结论“增量内容”是流量推送的核心。

2.接着就要问自己,我要在什么领域做增量内容?

基于我擅长深度思考和逻辑推理,把“认知升级”做为深耕的领域进行发力。

3.接着思考在这个领域我可以创造什么独特的价值?

独特价值是增量内容的根基,这是差异化带来增量内容的关键,我选择了“正确思考”作为差异化的竞争点,用“精密逻辑+纵深追问”作为核心交付点。

4.接着思考自媒体产生收益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这需要弄明白文章、微头条、视频他们之间的同一性是什么,得出结论“观看时长”是他们之间共同的特性,也是决定收益的核心本质。

继而,推导出了自媒体收益的第一性原理公式,“增量内容+观看时长=收益”;

顺势推导出我自己做自媒体的第一性原理公式,“正确思考+认知升级=独特价值”。

推导出这两个公式之后,发现了很多以往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说以前经常会考虑文章写的这么长看得人会不会看完?写的内容会不会有人喜欢?

弄懂了平台推荐机制是“增量内容”,其他的担心都是多余,我只需要为头条提供优秀的增量内容就可以了,至于推送给谁,那是头条的事,他的算法会把我的作品精准的推送给它认为适合的人群;

等于头条才是我的唯一用户,我只需要为头条增量的提供优质内容即可,根本不用考虑推送给谁,因为它的机制注定“优质增量内容”一定会推的。

而且即使再小众的领域也一定会有市场,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自己觉得小众作品很少有人看,是真的很少有人看,还是这种想法仅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呢?

好,再回这两个第一性原理的上,以“增量内容+观看时长=收益”公式为大前提开始推导“自媒体怎么做”。

1.增量内容的核心在于“差异化”,差异化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要了解同领域的优秀创作者,所以,在通过一个礼拜的调查分析后,给自己定位在“正确思考”的这个标签上;

2.继而推导“怎么才能正确思考”,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就是在“追问”,“纵深追问”是探求事物本质的工具,“精密逻辑”是逻辑证明的工具,如果即找到了事物的本质,又从逻辑上精密的推导出结论,那么这就是正确的思考。

所以,以哲科思维提供的“正确思考”方式过程,就是我提供增量内容的交付逻辑。

3.观看时长的核心在于“优质”,优质的关键在于“用心”,包括内容上逻辑的衔接、自洽、一致、完整,还有内容上结构的排版、字体大小、间距、行距,图片的大小一致、配色统一、和内容的协调性。

所以,用心的内容是“作品”,“作品”是可以传递能量的,只要真的用心了,观看者一定能感受得到。

4.财富是价值创造的流动,这句话很重要,只要能创造出价值,用户就会觉得确实有用,他们就愿意多看一会,多看就是观看时长的增加,根据公式,自然就会有收益。

在公式的指导下,经过逻辑上的精密推演,最终推导出了自媒体怎么做,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但执行的过程中,又一次考验了我要不要坚持相信“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按照推导出的过程,一步一步的按部就班的执行,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依然没有什么起色,粉丝和以前长得速递一样,收益还是和原先每天的差不多。

这又让我开始产生怀疑,是不是没有创造价值?

是不是我哪个环节做错了?

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要不要重新换个方式做?

于是我又重新复盘了一下,确认逻辑上无懈可击。

当逻辑和现实发生不一致的时候,我选择了继续相信逻辑,只要逻辑上是对的,现实中一定会发生,如果现实中没有发生,一定不是逻辑错了,而是我“等待”的时间还不够场。

于是我继续等待,那段时间可以用“煎熬”来形容。

又过了十天左右,事情突然有了爆发式转机,推荐量开始小爆发,粉丝蹭蹭往上涨,收益明显增加,又过了一周后,粉丝涨了100%,这几天的收益是之前两年总和的两倍。

这么说有些不好理解,换种说法,粉丝从零到五千用了两年,从五千到一万用了两个月,从一万到四万用了一个月,这就是“逻辑比事实更真实”的力量带来的价值。

文章图片11

最后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万物皆可自媒体”,没有什么是不能和自媒体结合在一起的,但是自媒体的门槛在里面,进来很容易,但是要做好很难。

如果你原先是传统行业,想在自媒体上做一份副业,很可能还有一个你毫无察觉的隐含假设禁锢着你,那就是“传统思维”。

新事物总是和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往往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忽视,不自觉的拿传统思维去衡量新事物。

比如,同样的时间付出,传统工作每月按时发工资,自媒体一开始每天只有几分钱收益,很多人都觉得付出收益不成正比,因而抛弃了自媒体,却没想过或者不知道自媒体复利的增长有多恐怖。

我也见过很多小伙伴,自媒体今天给回报就可以激励他更新内容,如果第二天收益没有或者变少,立马就觉得自媒体不好做,往复几次就放弃了。

这就是对于事物的理解还仅存在“传统思维”和“事物表层”上,没有想过“自媒体为自己带来的价值与意义”。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去年的跨年演讲上说过一个自媒体案例,一个人运营的公众号,一年的营收是一个亿。

B站上经常听到某个人大V每年赚几千万,而且都是九零后甚至零零后。

试想下,传统行业大多的公司年营收可以做到一个亿?

传统行业个人有没有可能每年赚几千万?

再纵深追问下去,他们是凭什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我想唯一的答案就是“他们创造了独特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既要有“能力”去创造价值,也要有传递价值的“媒介”,能力指的是“核心能力”,“媒介”指的是“自媒体”这个体系。

自媒体不仅仅是一个“媒介”,更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造富机器”,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当时代发生变化的时候,“它”不会打电话主动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去发现这个“变化”的信号,而发现的第一要素就是去追问“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自媒体?

为什么那么多人加入自媒体?

为什么那么多人抛弃自媒体?

或者我怎么样学会一种小技能?

我怎么增加一个稳定的副业收入?

我怎么打造一个被动收入的机制体系?

只有这样不停地、永无止境的追问,才是一个新世界的开端,第一性原理和演绎法固然很重要,相信逻辑比事实更真实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对陌生事物的“惊异感”,当身边出现陌生事物的时候,能不能有好奇心去问“这是什么?”。

追问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但保持好奇心才能感知到新事物的“信号”,只有出现“不懂”的信号,才时追问的开始。

在这个变化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面对未知,快速读懂看起来和自己毫不相关的新鲜事物,已经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一门“必修课”。

应对新事物,对于事物的认知才是你在这件事上的竞争力。

所以,认知有多深,边界才会有多宽。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