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坐着喜鹊去祭祖

 正经说文史 2023-04-03 发布于湖北

唐朝武周年间,有一个姓计的捕头,奉命押送寿礼到王爷府。王爷的寿诞还有半个多月,王府里的人传话,要等到王爷过了大寿后,统一回书,计捕头就住在客栈里等候。

哪知道过寿的这一天,王爷高兴,吃多了喝多了,染上了病,也就把回书的事给耽搁了。计捕头去问了几次,王府的人说,只等王爷病好了,就报告此事。

这一等又是一个多月,清明节临近了,计捕头又去王府催回书,王府的人回说,王爷忙着清明祭祖事宜,目前没有功夫,等到清明节过后,再来讨回书。

回到客栈里,计捕头不由得愁眉苦脸起来,他的父亲死了三年多了,这是孝期满后第一个清明节,他原本打算赶回去给父亲扫墓,如今成了泡影。他在心里暗暗地责怪王爷,大家都有先祖,凭什么你忙着扫墓祭祖,我却不能给父亲扫墓。

一转眼,到了清明节前夜,掌灯时分,计捕头买来酒菜,借酒浇愁,不觉有了醉意。他想到不能回家祭祖,不禁悲从心来,放声大哭起来。

这时,有人递过来手巾,让他擦眼泪。计捕头吓了一跳,猛一抬头,看见面前站着一位大汉,惊讶地问道:“你是谁,门窗紧闭,你是如何进来的?”

那人抱拳拱手说:“我是黑白将军,得知你一心一意地想回家扫墓,特地来帮你。”计捕头狐疑地说:“你不是在说笑吧,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家远在千里之外,你怎么帮我呢?”那人的咯吱窝下,忽然生出一双翅膀,说道:“没关系,我可以送你回去,一来一回不要一个时辰。”

计捕头大喜,走了两步,忽然说:“坏了,我没有准备祭品。”黑白将军说:“不要紧,城墙根下姓王的老头,还没有收摊,卖的有冥币和飘子。”计捕头拿了钱币,去买了火纸和飘子,坐上黑白将军的背,黑白将军一振翅膀,飞了起来。

黑白将军飞得很平稳,计捕头睁着眼睛,看着大地,灯火点点,一片宁静的景象。他又看向扇动的翅膀,只见羽毛黑白相间,看起来像喜鹊的。但是,翅膀一丈多长,又像是传说中的大鹏鸟的。他担心犯了忌讳,也不敢问。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到了计家的墓地,计捕头给祖先们烧了纸,挂了飘子,又到父亲的坟前烧纸叩头挂飘子,哭了一回,诉说了心中的不快。

眼看已经过了三更,在黑白将军的催促下,计捕头才坐上他的背,黑白将军将他送了回去。刚到客栈,计捕头思虑着要不要询问黑白将军的来头,他却消失不见了。

清明节过后,计捕头终于讨到了回书,在路上走了十几天,回到了县衙里。他交了差,告了几天的假,回家探望家人。

晚上,妻子告诉他,清明节那一天,她带着孩子扫墓时,发现有人祭拜过,也不知是谁。计捕头就把黑白将军送他回来扫墓的事情讲了,却不知道黑白将军到底是谁。

第二天上午,计捕头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忽然听见儿子在呼喊“黑白将军”,他赶紧跑出去一看,只见一只喜鹊落在儿子的肩上。

计捕头询问儿子,为何要称呼喜鹊为黑白将军?儿子讲了起来。原来,去年冬天的时候,这一只喜鹊的窝,被老北风从树上刮了下来,儿子把喜鹊捡回家,偷偷地养着,每天煮一个白鸡蛋喂它,晚上就放进被窝里取暖。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才把它放了。因为他长着黑白相间的羽毛,儿子就称呼它为黑白将军。

喜鹊就在门前的大柳树上做了窝,只要儿子呼唤它,它就飞下来落在儿子的肩上,和儿子玩耍。

计捕头这才恍然大悟,送他回来扫墓的黑白将军,就是这一只喜鹊。他对儿子讲了这一段奇事,要儿子善待它。

过了几年,喜鹊忽然搬家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不过,在计捕头的心里,却一直住着这一只喜鹊,时常想起它。

这正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时候帮了别人,何尝不是在帮自己呢?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