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放不下手机?用这些招儿准能「扳」过来!

 知音fjatb76w2g 2023-04-04 发布于尼日利亚
沉迷手机的孩子,在沉迷什么?
有时我们一看到孩子拿着手机,就在想:又在玩游戏了,又在和同学瞎聊了。

其实手机中,孩子关注的东西有很多。如果我们在学习,或者用手机在工作,却被父母说是“总抱着手机不放”,说我们手机控,会不会也有些委屈呢?

所以我们应当先去了解孩子们用手机在干什么,时间都花在哪些事情上,这是了解孩子的重要一步。

图片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习惯用手机陪伴电子

电子产品普及和发达的今天,面向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娱乐和各种资源也是非常多,声光效果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们很容易把手机或电视做为陪伴孩子的工具。

一旦从小有这样的习惯,也没有时间的限制,孩子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也是很常见的。

反省一下,说的是不是你?为了让孩子别闹腾安静一会儿,就丢给她一个手机让她自己玩。
 
2.父母自己长时间使用手机

现在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咱们都离不开手机,家长们不自觉的也需要总是看手机。

咱们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每天在家使用手机的时长和内容,我们在孩子面前都用手机做了些什么,花费了多少时间。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不平衡:“为什么你们大人能用手机,我们不能,为什么只给我们限制时间?他们会不经意地模仿和学习,他们也想了解吸引爸妈的手机里到底有什么。

如果咱们自己对电子产品依赖严重,那我们想让孩子改变之前可以先试着改变自己的习惯。

图片

反省一下,说的是不是你?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刷头条,美其名曰“看新闻”,或者刷短视频。告诉孩子“写作业去”自己却在沙发上从7点窝到9点。
 
3.手机内容丰富,诱惑力强

手机本身的吸引力,这个不光对孩子,对大人也是一样,因为很多APP的开发者参考了行为心理学来刻意设计出让人沉迷的软件,还有专门研究这种技术的实验室,就是想通过一些方法来让人们在应用上停留的时间更久。
 
以游戏为例,除了精美的画面和声音刺激,它们有即时的交互和反馈有趣有挑战的规则,还有通关奖励以及团队成员间互动交流,这些设计真的是费尽心思。手机的内容本身有非常大的诱惑力,这个是没办法忽视的,所以孩子轻易的被吸引,我们需要给予理解
 
4.孩子有社交需求

孩子们有社交需求,现在有不少孩子早早的就使用上了社交设备,像电话手表;大一些的孩子除了用手机联络,他们还需要通过手机来了解同学们都关心的话题,如果同学们都在聊的内容他并不了解,那孩子自己的社交感受也会受到影响。

图片

 
5.生活单调,缺乏丰富的活动和兴趣爱好

如果孩子平时除了学习没有其它的兴趣爱好,而家庭活动也比较单调,如果亲子关系也不是很和谐,孩子可能也不愿意有家长的陪伴,这种时候手机对孩子也是有强吸引的。
 
6.内心需求的缺失,逃避困难

最后一点需要着重强调一下,越是在生活中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越是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的设计会让孩子能够轻松的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失败了也没有压力随时可以重头再来,而且在虚拟世界中孩子是放松的,没有人会追着问他的成绩,他也可以在生气时直接表达愤怒,也可能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他在游戏中是一个大神级玩家,被很多人称赞。

孩子内心想要被关注,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这些内心需求在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时,孩子们会自己到虚拟世界中去找。

图片


当孩子表现出对手机沉迷时,我们来想一想孩子在生活中真正缺失的是哪一方面。如果我们没有给到孩子需要的支持帮助,直接隔断了孩子这部分的需求,可以想像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当我们从底层满足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孩子沉迷手机的现象也会随之得到缓解。

图片孩子对手机的渴望,家长阻止得了吗?


孩子沉迷手机,父母常见的做法有两种——
强硬型做法:把手机收起来,再玩手机就惩罚,不给零花钱,不让吃饭不让出门……

这样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律精神的机会,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家长的成本很高,孩子也容易学会欺骗父母。
 
软弱型做法:好说歹说,苦口婆心,用其他条件“交换”孩子不玩手机……

这样或许会让孩子暂时放下手机,但也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并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父母让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表示抗议。这些孩子易冲动、任性、无法控制、无法管教,并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也就是常说的被宠坏的孩子
 
还有一种也比较常见,就是“父母说了算”——父母的话就是规则,父母说可以玩就可以玩,父母说上交就得上交。可以想像这样的方式冲突也是比较多的,孩子越大这样的方法越难奏效。脱离了父母的约束和家庭的环境,孩子恨不得玩手机到天昏地暗……

图片


我们知道无法阻止,可是我们也想尽量减少这些事情对孩子带来的影响,这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但是错误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想方设法的去达到自己想玩手机的目的,导致后果更不可控,我们需要好的方法。
 
其实,我们的期待并不是“不玩手机”,而是孩子能够拥有自主管理能力,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时间、精力和学习,可以科学、安全、合理的使用手机,并且能够积极的与我们沟通,让我们了解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这样的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具备的,是需要我们引导,是需要练习的。那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向这个目标靠近呢?

图片

各年龄段孩子使用手机的规则

解决问题不是激化矛盾,所以咱们首先把心态放平,先了解、观察,再从咱们自身使用手机的心理来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在这些基础上我们再来看方法。
 
从整体上来看一下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手机使用建议:

1.给0-5岁孩子使用手机的建议
0-2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需要接触真实的物品,更多的陪伴和互动,这个阶段是孩子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建立依恋关系重要的阶段,父母亲身有效的陪伴非常重要。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不建议接触电子产品的。

3-5岁的孩子是语言表达、情绪能力以及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与孩子更多的互动和交流,高质量的陪伴会帮助孩子这些能力更好的发展,孩子这个阶段也进入了幼儿园,社交需求也开始增长,我们也需要更多关注孩子在社交中的表现,积极营造更多社交环境。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观看动画片,但注意不要用手机,手机狭小的屏幕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损害,应尽量用电视,且限制观看时长(15分钟休息5分钟,累计不超过40分钟)。

以上是对低龄的孩子的建议,这个年龄段更需要我们家长做好示范,这也是孩子们各项基础能力培养最关键的几年,一定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好好陪伴孩子,打好能力基础,建立紧密的亲子情感链接,这是孩子长大后能与我们好好沟通和合作的基石,这时要往亲子关系的银行里多存款。

2. 对6岁以上孩子使用手机的建议
6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尽量设置简单明确的规则,不宜太多,比如一次看20分钟,或者一集动画片,提前几分钟咱们提醒孩子,不想让孩子接触的APP,比如游戏,咱们就不要下载。相关的奖励和惩罚也要坚定执行,就像咱们课程中讲的,惩罚尽量也是直接相关的后果,比如一次多看了几分钟下次就直接扣观看时间。
 
大一些的孩子,咱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规则,可以用家庭会议的形式来探讨整个规则的内容,家长提出自己的要求,孩子也表达自己的需求,通过沟通达成一致,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张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这就会是一个很好的督促和提醒。
 
以上是大方向的是一个建议。

结合前面分析的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我们再给出一些更具体的操作方面的建议:
1.了解游戏时间,合理定时,温和坚定执行。

首先咱们要先去关注孩子玩游戏所需要的时间,而非冷冰冰的给一个具体的限制。

拿游戏来举例,咱们需要了解孩子一局游戏通常要打多久,开始之前表达明确的要求:“妈妈给你二十分钟时间,一局游戏也够了是吧,你自己把握时间,不要又重新开一局,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累积到下次。”
 
可是孩子经常说好了玩一局,结果没完没了的继续下一局。咱们的处理方法是真诚表达我们的感受:“妈妈不反对你玩手机,但是妈妈看到你玩手机那么长时间,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睡眠。这点让妈妈很担心。我们一起约定一个度,不影响休息和学习,周末爸爸陪你一起玩。”

温和而坚定的意思是:

如实反馈(不带评判)你看到的,你感受到的,用坚定的目光看着孩子,简单清晰地说明之前的规则


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亲子关系还不错。如果亲子关系本来就不好,那重心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修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咱们再回想一下孩子沉迷手机的各种原因,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和他在家庭中内心缺失的东西是什么,给到孩子有效的帮助支持,一味关注在控制手机使用上,只会把孩子更多的推向手机。
 
2.和孩子一起玩。

如果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那对孩子来说,快乐不仅是游戏带来的,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给自己带来的。

比如面对热衷王者荣耀的孩子,我们可以试着跟孩子交流,“噢,他就是李白呀,除了游戏中潇洒的剑客,他在历史上是怎样的,有没有兴趣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面对喜欢Minecraft的孩子,我们去看看他在游戏中设计的建筑、创造的任务,去肯定孩子的创意。咱们可以通过对游戏的了解,让它成为我们和孩子沟通与建立更好情感链接的工具。

这个方法对青春期无法沟通的孩子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3.父母自己以身作则。

咱们父母自己要先做到不依赖手机,能够把生活安排的更丰富,看看书,和家人聊聊天,出去散步,健身,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自己先要学会享受生活,带动孩子和我们一起体验生活中手机之外的乐趣。
 
4.充分的陪伴,充分的爱。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但是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勇气和坚韧不是孩子天然就具备的,是需要有我们在他们身后做坚强的后盾,在他们面对挫折时帮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引领他们找到具体的方法。

这需要我们真的去理解孩子、关注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让孩子真的信任我们。
 
孩子的兴趣爱好也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去挖掘,孩子探索手机本身也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带领孩子看到更丰富广阔的世界,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体验。这一点需要我们父母持续的学习。

重点提醒一下:这里千万不要搞成那种——妈妈为了你,手机也不看了,电视也卖了……我们强调的制造出手机之外的亲子欢乐时光,并不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这里有很大区别!

来源:兰海说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