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起暮春时回故山见竹林写下一诗,意境清幽,清新自然

 昵称503199 2023-04-04 发布于湖北

欢迎各位的到来,一起回忆诗词中的点滴往事。

都说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早春与暮春也别有不同,早春时节一片鹅黄嫩绿、草长莺飞的景色,暮春时节则是一派花飞飘絮的凋零情景。唐代诗人钱起,暮春时节回故山草堂写下了一首意境颇为清幽的诗《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文大意:谷口已是暮春时节,已经见到了零落的春残。黄鹂鸟也很稀少了,它的叫声也几乎听不到了。辛夷花开尽了,杏花又在继续飞舞。

春去匆匆,才开始珍爱欣赏窗外山间翠绿的竹林,不论春残,秋寒,幽竹总是那般地 刚劲和翠绿。

故山草堂:浙江吴兴谷口的草堂。诗人暮春时节回到了故山的草堂,“谷口”故山草堂所在。暮春时节,春尽之时,已经没了灼灼鲜花盛开的艳丽时刻,花谢花飞的时节,很容易让人心生伤春之感。

诗词中伤春的诗句不少见,春天一开始到处欣欣向荣,一旦春暮,则是花落凋零的情景。接着春天不久就离去了,美好的事物一旦离去,人们免不了伤感颓唐,以至于催生出那么多伤春的佳句。

钱起回到故乡草堂,眼见谷口,一片春残之景,叫声动听的黄鹂鸟也不见多了。因为春残,花谢鸟走,一派寂寞冷清。片片飞舞的杏花引起了诗人的的愁绪,为大好春光流逝而发愁。

在寂寞冷清的氛围中,诗人偶然见到窗前的幽竹,幽竹彰显出翠绿色,一片葱茏,仿佛是在迎接它久归的主人。春残花已谢,可竹子却散发诱人之色,给了诗人很多的安慰。诗人无缘欣赏匆匆归去的春景,只能在这幽竹间寻找春天的美。幽竹的美令诗人,细细地珍爱欣赏。

诗人怜爱幽竹子的“不改清阴”,形象准确地表达了竹子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美丽的翠竹等待自己回到这个熟悉的故山草堂。来到这里虽然已经是春暮,看不到繁花盛开,鸟飞蝶舞的热闹景色,但是还好,在默默地苍劲的清幽之色,等待自己。诗人述说了自己来到故山草堂的感受,花谢之时遥见幽竹,对其爱怜有加,自己回来也是不虚此行。

古诗中写竹子的诗句不少,其中很经典当属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竹诗写出了竹子刚毅,宁折不弯,不与黑恶势力低头的气节。钱起诗中则是讴歌竹子“不改清阴”的品格。

钱起的这首诗写春残不见黄鸟,花飞满天的暮春场景,写景如画。三四句写幽竹待己而归,质朴自然,意境清幽,表达了对幽竹深深的赞美,它们不畏春残,不怕秋寒,在幽深的角落里,散发刚劲的风姿,惹人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