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宁明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4-04 发布于山东

 唐置羁糜思明州。思明系壮语,思意为江,思明即 "明江" 之意。清雍正十一年(1733 年)以思明有 “反清复明”之意,改为为宁明州,因县东有左江支流明江得名,并取“明江安宁”之意。民国元年(1912年)降州为县,置宁明县。

       秦统一岭南地区后,设桂林、象、南海三郡,宁明属象郡临尘县地。汉至西晋,宁明属郁林郡。东晋属晋兴郡。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置羁縻思明州。宋皇祐五年(1053年),置永平寨(治今宁明县城),隶邕州左江道。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8年)置思明路。思明路治所今宁明县明江镇,辖境相当于今宁明县、上思县、凭祥市、江州区南部和扶绥县南部。明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改思明路为思明府。思明府辖思明、忠、上石西等土州。清雍正十年(1732年)析思明土府置土思州,雍正十一年改思明州为宁明州,改思明府为明江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明江分府。明江分府一直一直延续到宣统二年(1910年)。

    民国初期改土归流,废除土府土州,原明江抚民府所领宁明、思州、思陵三土州改为明江、宁明、思乐三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保甲制度。明江县划分为城中镇、西靖乡、北宁乡、东安乡、长桥乡、峙浪乡6乡镇;宁明县划分为城中镇、寨安乡、哨平乡、馗塘乡、琴清乡、九特乡5乡镇。

    1949年12月9日思乐县解放,11日明江县及宁明县解放。1951年5月,宁明、明江、凭祥三县合并为镇南县,县政府驻宁明城中镇。1952年7月,镇南县与思乐县合并为宁明县,仍驻城中镇。1955年7月,划凭祥为县级镇,与宁明县分治。1958年12月宁明县、龙津县、凭祥市合并为睦南县,县政府驻凭祥镇。1959年5月10日睦南县分为宁明县(凭祥市属宁明县)、龙津县。1961年5月复析出凭祥市。1956年崇左县驮龙生产队划归宁明县。1958年扶绥县三台、桐骨两大队划归宁明县。1966年龙州县天西、安农、亭乐、立新四个大队划归宁明县。1982年将下石公社(今凭祥市夏石镇)划归凭祥市管辖。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隶属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宁明县隶属崇左市。

花山岩画位于宁明县城西北25公里的明江畔,以其古老神奇的岩画而闻名中外。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中的代表,也是世界同类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誉为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创作始于春秋时期,延至后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整幅岩画画面长达172米,高约50米,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存各种图像111组约1900多个,画面以人物造型为主,也有铜鼓、刀、剑、羊角钮钟和野兽之类。人像最大的有3米高,最小的也有30厘米高。1988年,花山岩画被国务院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成为与桂林漓江、桂平西山齐名的广西三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200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实施花山岩画保护计划,对保护岩画进行深入研究。2003年6月,广西启动花山岩画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申报工作。2004年11月,花山岩画以国内罕见的"双遗产"形式,被国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6年12月,花山岩画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

折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