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说读书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今天是大年初六,首先祝朋友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鸡年大吉!

几天前,三弟来访,聊起读书一事,问我有何心得。这个话题让我灵魂一震,思绪万千。说实在的,纵观当下,电视、网络、手机、广播,好多媒体提供了太多消遣娱乐的方式和信息传递渠道,快餐文化横行的时代,书籍,特别是大部头的书籍已经很难让生活节奏神速的现代人提起兴致。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如果那些现代媒体上传播的文化快餐激发了我们求知的兴致,或者说,我们想摆脱“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事后却回忆不起看了什么”的浮躁,花很长一段时间读书可能真的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我们甚至可以把读书升华为超脱世俗的一种修行方式!

针对三弟的问询,我越探讨越有些汗颜。自己虽然也看了几本杂书,但真正谈起读书,恐怕学识和资历都不足以让我口若悬河,为别人指出方向。因此,我只是把个人对阅读的看法简单描述出来,供人品评和讨论。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读书。想读书就是有需求,既然是需求就不能不往“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上靠靠。我觉得,在著名心理学家Abraham H.  Maslow描述的需求金字塔里,大多数人在学校阅读的语文、数学课本,属于最基础的生理需要,这些早期的课本保证了我们不是文盲,可以初步适应现代生活。而随后部分人阅读的大学课本和听讲座购买的某人专著,如果还是以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为目的的被动阅读,那么不管它是数理化,还是文史哲,即便是管理类、艺术类、生命科学,我还是把他归到生存这个层面。这个层面的特点是需要你一丝不苟,夯实基础,结合实践,适度发挥。

图表中第三阶层是社会需要,也有的人称其为“爱的需要”,就是你可以不用被动阅读了,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质量,结合自己的喜好去阅读,通常在这个阶层,人们阅读的书籍以小说为主。古今中外,奇闻异事,从书籍中选择自己的人生“标杆”和模仿、奋斗的样本。也有人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文学、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专著,总之就是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

在随后升级到尊重需要时,人们往往去阅读人生感悟,比如一些具有哲学味道的经典。如《道德经》、《论语》等,可以对内丰满灵魂,对外适当装逼的国学书籍。最高层级该读什么书,我不敢妄言。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取向,至于我自己,觉得那些宗教经典或者是《时间简史》那种书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特殊的需求,人不能盲目地为了读书而读书,要结合自己现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以免落入“读闲书消磨时间”的误区!

既然说要结合需求选择读书,那么接下来就不得不说说有助于选择的图书分类了。

好像有一门叫做“图书馆学”的学科专门讲述图书分类,我没学过,也没涉猎过,我还是按四库全书的套路做经、史、子、集的分类吧——尽管面临新时代书籍类别的发展现状,这个分类方式有必要展开。

:主要原是指儒家的书籍及其注释类图书,我个人理解就是教科书和教辅材料。著名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经(原来还有个“乐”,失传了)就是经部里撑门面的。这些书籍虽然是儒家奉行的经典,但却不是孔教主的原创,与“四书”有很大的不同。

推而广之,在书店里凡是与应试有关的书籍,我都大体归为此类。如《马克思主义原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等等。当然对于这类图书,当你需求发生变化时再阅读,其意义可能就超越了应试,这导致的分类变异另当别论。

:顾名思义,这类图书就是与历史、传记有关的图书。中国正史大致分两类(其他类别从略),一是二十五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二是以《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纪传体最好看的应该是《史记》,史料丰富,文风活泼,可读性不亚于小说;其次是《三国志》,思维严谨,洞悉人性,对成败得失的分析和思考堪比人资管理学、心理学案例汇编。此外《晋书》、《隋书》等唐代编修的历史,因为国家重视(《晋书-王羲之传》为唐太宗李世民亲笔撰写),整体质量也很高。至于编年体史书,如果你想升华思想,就看看文意深邃的《左传》,你想以史为鉴,就瞧瞧专为统治者编纂的《资治通鉴》——皇上看啥你看啥,逼格很高!

除了中国历史,外国的一些史学著作也很精彩,我个人比较喜欢《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罗马帝国衰亡史》、《草原帝国》等,这类外国史学书籍,不仅记载历史事实,更对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多了一份客观睿智地思考,有点类似《史记》里的“太史公曰”。

大批人物传记和事件纪实也是这个分类里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

地理类、猎奇类、天文学类的也可归结到这个分类里。在这方面我喜欢的书比较多,比较推崇的是《地球之谜》、《院士科普书系》、《可怕的科学系列》、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丛书》等。

:就是专家专著。关于著和编纂的区别几乎是我大学最后的所得。时至今日,我选书时也会首先看看是“著”还是“编”。在古代,“子”类主要是指诸子百家的论述,属于“著”作范畴。在此罗列简评一下:

儒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提倡以德服人,却把荀子踢出儒家微信圈子;

道家:老子的《道德经》、庄子《南华经》,提倡无为,可无为也是有目的性的啊!唉,道可道非常道,说不清啊。

释家:《金刚经》等,佛教不仅分大小乘,还有很多宗派——我不禁想起成龙在《醉拳》里干掉阎铁心时的顺口溜:各扎各马,各施各法,各庙有各庙的菩萨!

兵家:孙家两本书,说是动武,实际确是化“武”为“止戈”。

法家:《韩非子》的问题是其所提倡的法律基础并非自下而上的契约精神,而是自上而下的专制强权,尽管只有秦朝几十年的统治地位,还是一下子给中国人干伤了,随后两千年再不敢提法制了。

思想家:这个分类是我杜撰的,我把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人的书籍归到这个分类里。个人比较喜欢康德的《批判力批评》。

科学家:这个也是我杜撰的,大体上现代科学类的专著,都可以归结到这个分类,我个人比较喜欢《梦的解析》、《谈美》等,最近新购买了一本专著《萨满的精神奥秘》也很不错。

:诗词歌赋加小说。

诗词类有四本书可读,学习成语可研究《诗经》,学习名句可背诵《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西方诗词我不太熟,也不知道能介绍点啥。此外我也把《增广贤文》等与名言金句有关的书籍归到这个分类。

小说类的有中国传统小说如四大名著之类,近现代文学从《官场现形记》、到《平凡的世界》、《灵与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冯骥才、林希、邓友梅、张贤亮、路遥的小说,这些人的作品中国味十足。西方名著我比较喜欢《基督山伯爵》、《简爱》、《悲惨世界》、《日瓦格医生》等;日韩小说推荐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和崔仁浩的《商道》(前者有杜鹃啼的典故,后者有“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铭言)。

如果喜欢子、集结合的古典作品,可以阅读一下《古文观止》、《世说新语》,这两本书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

可选书目很多,可该怎样选择,从何看起呢?

方才说了,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很难简单化一式地推荐。我个人认为读书的目的大体在于:丰富灵魂,镜鉴行为,提高水平,影响后辈。对大多数中国人我就比较推崇东方传统文化书籍。考虑到对于尚未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看书是一种考验毅力的活计,特别是那些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的成年人,因此,我建议从没有文化鸿沟、容易引人入胜的古典小说读起

中国四大名著普遍部头不小,而且由于多年影视图文作品的影响,我们读原作或许有许多失落和困惑,另外,四大名著有许多时代烙印和现在的主流价值观有很大差池,完全阅读,容易让人产生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水浒传》推崇的黑社会作风,比如李逵杀死无辜的小衙内,吃李鬼尸体等桥段就有些毁三观。与其读这本书,倒不如看看时下流行的《李逵日记》,在笑声中或许对你释放压力,谙熟世情产生一定影响。

《西游记》原文和我们熟悉的影视作品几乎是两码事。尽管原著文学水平可圈可点,但原文里及其浓重的妖气却让我觉得这本书简直是少儿不宜:猪八戒请出孙悟空去扫灭奎木狼时,一离开花果山,悟空就跳下东海,说要洗去花果山的妖气(花果山发生过无数人肉盛宴,想到自己少年时,还把花果山当作伊甸园在作文里引用,不禁哑然失笑)。为了不毁坏每个人对《西游记》美好的回忆,我觉得可以看看《悟空传》或者更好一些。

《三国演义》是权谋较量,连描写瑞雪的景色都要弄出“片片鳞甲飞,疑是玉龙斗”。对你我屌丝而言,大人的世界套路深,趁早回农村。不看也罢。

我一直认为《红楼梦》是娘娘腔男士的读物,尽管我毫不怀疑这本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然而我虽说不是焦大,但也没有高雅到闻琴瑟声而不知肉味的境界,所以不是纯粹的文科男,这本书不读也罢。

“三言二拍”是明朝很重要的小说作品,包括冯梦龙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这些一回一个的世俗小故事,既为读者展示了真实得有些光怪陆离的古代社会生活,又在字里行间叙述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正能量判定观,更用诗、咏、对联、俳句凝练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哲理,对各阶层的读者都能产生一定程度震撼心灵的启迪。

重点说说《金瓶梅》。很长时间这本书被国人误解,甚至被请出“四大名著”,让一本清朝中期的《红楼梦》抢了风头。事实上这本书中既有人生哲理,也不乏处事之道(“礼尚往来”习俗的最佳教材)。这本书里的人物都是心存善恶两面的正常人,与其他名著中脸谱似的人物有很大不同。这本书也宣传正能量,可这些正能量很真实,不像现行鸡汤文学那般虚伪。其中有许多诗句都是写实性的名言,阐述真相的同时,并不逼迫填鸭让读者接受,而是供你思索后决定是否吸收。当然,这本书里也有许多涉及成人的露骨描写,但那些描写也往往是因时因势,各有各的文学作用——一如东吴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禽兽也。”——《金瓶梅》本来是劝诫世人警惕的经卷,并非煽动世人仿效的操作手册!

综上所述,以小说为纲,以解释、注释小说中事件和事物为目,纲举目张,由浅入深,逐步积累,是我认为比较理想地培养阅读习惯的方式。

为了使读书习惯得以健康地养成和延续,从读书中获得身心之裨益,我觉得普通读者(相对于有考究兴趣的专业读者)在选读书目的过程中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对传统典籍的阅读要注意原文宗旨和解读者释义之间的诧异。一般来说。阅读者往往会和解读者一样,结合自己的经历对一些书籍中的观点进行理解。对读者而言,这是产生阅读快乐源泉。不过,由于对某种事物认识角度、程度的差别,作者(解读者)的理解往往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说《周易》,不同的人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所以读这类书,不要盲从于某位作家的观点,读者可适当读读原文,或多读几本同类的书,以免被某些所谓的“砖”家学者用她们饱含争议的解读灌了心灵鸡汤或者精神毒药!典籍类书籍,我建议阅读民国时代文学大家的解读,一方面因为他们接受过古籍强化教育,另一方面当时的学术风气比较自由……

其次是要习惯用中庸的心态阅读。我认为一本好书并非是告诉你终极的结果,而是激发你继续求知的欲望。书中任何结论都有比较鲜明的阶段性和作者的局限。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地思辨,而不是让读者狂躁、偏执,进而步入邪路。比如我选图中的两部书,两位作者分别从受难者和执政者的角度对那个时代进行了再现和分析,书中的历史观、意识形态特点鲜明,针锋相对。比较着阅读观点相左的两本书,对人们全面客观地了解那个时代,进而能够对避免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做出人云亦云的判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联书店在2004年进行的“三联保卫战”震惊了当时的文化界和出版界。

最后还要注意选择书籍要看好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在选购译作前,最好先在百度上科普一下最权威的翻译者)都很不错。

新华书店售卖的大出版社的图书,无论是印刷、编纂、释读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质量保证,尽管价格稍高,但多数还是物有所值,兼备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英国哲学家Francis Bacon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恐怕是对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如何学以致用做出的最全面的总结。朱熹也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一点一点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不要给自己设定“博览群书”的那种大目标。有时,选几本书,反复阅读,你会发现每一遍都会有全新的感悟,每一个感悟都能折射你阅读时的真实生活。

在本文最后我按约定给三弟推荐阶段性的阅读书目。你在英国多年,西方的书籍我不说了,考虑到你现在的职业生涯特点,我觉得《老子的智慧》、《三言二拍》、《跟大师学国学丛书》等书籍是值得你花时间反复阅读的。——由简入深,坚持不懈,二十一日成习惯,数月后必有些许收获!

祝三弟和所有朋友们愉快阅读,阅读愉快!

转载请注明“吉林乌拉永昌源作品”

部分图片取自互联网,在此向原作者致谢!

如果喜欢,请把文章转发给更多朋友!欢迎朋友们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