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洒新成川——那些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的吉林籍铁道战士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

长歌啸风,历千年而余韵不绝,壮男儿心胆,慷慨者纵千古犹在!遥望七十多年前,当朝鲜战争爆发后,大批中华英豪,仍旧不失两千多年前的秦人豪迈,同仇敌忾,高唱“雄赳赳气昂昂”战歌,举志愿军战旗,跨鸭绿江,直赴保家卫国的前线。这其中既有奋勇杀敌的作战部队,也不乏默默奉献的后勤保障部队,前者被广誉为“最可爱的人”,后者中也诞生了获得“不朽的人”赞誉的英烈。

铁道兵抢修铁路,取自互联网

一、

自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美军即出动大批飞机,对朝鲜北部地区的铁路线进行狂轰滥炸,试图切断补给通道,阻止志愿军的物资供应。1950年,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入朝,担负起抢修、抢建铁路,确保运输线畅通的任务。随着战线不断南移,铁道兵抢修抢建的铁路线也不断延伸。1950年年底,由于志愿军前进速度过快,前后方距离延长,物资供给出现困难,当时不少部队的餐食经常是一把炒面就一把雪。为此,铁道兵部队加紧了工作速度,铁道部门的抗美援朝工程总队也加入抢修抢建铁路线的工作中。

在当年,抢修部队一方面要克服严冬奇寒、地理不熟、资料不全、材料奇 缺、技术生疏等困难,一方面要与不期而至的美军轰炸机不断周旋,确保铁路这一钢铁洪流向南顽强挺进。按当时的部署,抢修部队分东、西两路向南开进,越过清川江抵达顺川后,又将东线分为三路,其中一路经新成川沿平(壤)德(川)线至三登。

朝鲜山区,取自连环画《排弹英雄》

新成川火车站建在朝鲜北部成川郡沸流江畔的深山峡谷里,平罗线和平德线两条火车线在这里交汇,是一个连贯东西的铁路大编组枢纽。在抢修完毕新成川火车站后,东路抢修队开始投入新成川至巨兴里间隧道的修复工作。这个隧道位于新成川火车站附近的沸流江大桥一侧,全长1130米。朝鲜人民军实施战略撤退时曾将隧道内34辆待避列车炸毁,致使隧道堵塞。等到此次抢修时,因隧道内没有电力供应,机械设备也无法开动,抢修部队只好以油灯、火把照明,手工作业。历时10多个昼夜的连续奋战, 抢修部队终于清除隧道内的障碍物,并修缮了全部损坏的轨道。自此,该隧道不仅变为通途,还成为机车在白天躲避敌机轰炸的绝好隐蔽所。

在抢修部队开赴新战场后,大批中国东北各铁路管理局抽调的职工来到新成川工作,他们既要从事日常车务、电务等工作,同时还要处理排弹、保护军列等工作。这其中有许多来自吉林铁路管理局的职工:王景洲烈士被《人民日报》誉为“不朽的人”,特等功臣李茂被国内报刊称为“独胆英雄”……

杨乐天绘制的连环画

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燃烧到中朝边境地区,大有扼杀新中国的险恶图谋。为此,中国共产党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以各种行动表达捍卫新政权的决心。在吉林铁路部门,干部职工对美帝暴行义愤填膺,在志愿军开赴朝鲜后,吉林铁路管内各单位职工积极主动报名赴朝,甚至出现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加抗美援朝运输工作的感人场面。在《吉林市铁路运输志》中记载,吉林铁路分局先后有1025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1%)赴朝鲜参战,其中男职工983名,女职工42名。这些职工中有党员、团员,也有普通群众;有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也有普通工人;有的来自车务、工务、车辆、电务(含通信)等运输部门,也有的来自医疗等部门。

1950年12月23日,自愿赴朝工作的吉林工务段技术员李茂,被安排到新成川铁路分局下属的新成川火车站工作。当时,美国空军为切断朝鲜北部铁路运输线,阻止志愿军物资供应,经常派出轰炸机对新成川一带进行轰炸。在投下的炸弹中包括许多特殊的定时炸弹,这种定时炸弹体量巨大,能插入冻土层,对铁路运输线造成极大破坏。为恢复线路畅通,确保运输安全,战斗在新成川火车站的铁路职工必须在定时炸弹爆炸前,尽快将其拆除。尽管李茂对美国炸弹并不熟悉,但是作为“有文化”的技术员,研究美国炸弹竟成为他不愿推卸的责任。

连环画《排弹英雄》

在一次次与时间较量的“搏命”排弹工作中,李茂一点点熟悉、了解着那些钢铁“玩意儿”。通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李茂发现这些定时炸弹从落地到自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期,单纯以人力将炸弹从冻土挖出再运至安全区任其自爆,极其耗时费力。而在此期间,即便是用雷管崩,定时炸弹也不会爆炸。李茂大胆提出“用导火索、雷管、炸药炸的办法,把那些深埋地下的定时炸弹炸出弹坑外,再运送到站外”的拆弹方案,会极大地提高排弹效率。在李茂的坚持下,他和两位朝鲜族职工置生死于度外,一起执行了这个排弹方案,并获得成功。因多次在新成川成功排弹,李茂受到志愿军领导机关的表彰,荣立了特等功,其事迹在国内传送时,李茂还被重要报刊称为“独胆英雄”。

王景洲烈士像

三、

1950年10月,吉林磐石火车站站务员王景洲赴朝,被安排在新成川火车站担任车号员。王景洲是共青团员(当时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就主动报名,希望到朝鲜参战。不过,因踝骨扭伤,直到伤愈后,经他再三申请,才终获批准。在他启程时,妻子刚刚分娩两天。抵达新成川车站,王景洲工作积极,主动参与了排弹工作,先后排除过两枚定时炸弹,因此荣立二等功。

1951年3月2日拂晓,一台机车推行一列军火列车缓缓驶过刚刚修复好的铁路线,开往新成川隧道待避。途中,因路基不实,造成5节车厢脱线。为避免敌机轰炸,未脱线的几节车厢由机车拖拽回新成川火车站另寻隐蔽场所,其余停在隧道前的9节车厢用绳拉人推的方式,一节一节进入坡道较陡的隧道内待避。

开始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装满军火的车厢一节节被推拉进了隧道。可当推拉第8节车厢时,远处传来美军军机的轰鸣。两架敌机猛然向参与作业的人群俯冲下来,扫射下的子弹如剃刀般划过大地。幸好在我军防空武器的干扰下,这次攻击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虽然情况惊险,推拉车厢的铁路职工没有一个离开,大家一起用劲,再次沿着坡道推拉第8节车厢。突然,拉车的绳子绷断,车厢顿时失控,向沸流江大桥桥上的第9节军火车厢冲去——车毁桥塌的事故似乎就在眼前。在大家奉命撤离时,负责提钩的王景洲和车站值班员岳永昌却拿起撬棍冲向第8节车厢,试图阻止车厢下滑。可惜几次努力,都没能让车厢停下来。眼前车厢与第9节车厢只有十来米,千钧一发之际,王景洲奋力插下撬棍,毅然用血肉之躯塞挡在撬棍与钢轨之间。第8节车厢终于缓缓停下,而年仅21岁的王景洲血洒新成川,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王景洲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管理总局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为他追记一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的光荣称号。朝鲜人民在新成川为他筑墓立碑,在烈士的家乡磐石车站广场,磐石县人民政府也为他修建了纪念碑。《人民日报》、《人民铁道》、《东北日报》、《吉林日报》、《火车头报》等国内十几家报刊,都以《不朽的人》为题,报道了王景洲烈士的英雄事迹,画报上还刊出了连环画。

四、

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赢得和平献出了生命。回望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英烈之时,那些战斗在后勤保障战线的非战斗人员同样值得现代人崇敬——和作战部队一样,后勤部队时刻都会面临着流血牺牲。在保卫铁路供给线的战斗中,援朝铁路员工和铁道兵指战员们,无论是抢修站、线,抢救列车,还是排除定时炸弹,其英勇事迹亦可歌可泣!据相关史料记载,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吉林铁路分局先后有258人荣立各种战功。其中梁庆祥、林久珍、高庆堂、黄云香等4人荣立集体特等功,李茂、王景洲、陶守谦、李宝善、李世富、于俊波等6人荣立个人特等功,王景洲、何英杰、谢忠山等20名烈士壮烈牺牲。在这20名烈士中,吉林电务段通信工刘长源烈士也牺牲在新成川的工作第一线,于是乎,在吉林人民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时,那个叫做新成川的遥远山间车站,便成为一道独具神彩的丰碑!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聆听过曾参加抗美援朝的铁路老职工的报告会。作为一名不谙世间大义的小学生,报告会后,满脑子竟然都是小人书《排弹英雄》中激动人心的画面,绝无如今明晰“生死为何”后,胸中激荡的那阵阵凛然。但是在当时却有一个朴素的观念深植脑海:不单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烈士鲜血染成,铁路路徽上的殷红也由铁路烈士的鲜血浸染。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