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商业摄影如何成为赚钱的艺术?胡黎明为你揭秘!

 米拍摄影社区 2023-04-04 发布于四川

“从喜欢上摄影的那一刻开始,白驹过隙50余载,我这辈子再没有停止过对摄影的热爱。喜欢是一阵子的热情,而热爱是追随一生。我将自己的五十年送给了这个行当,无所求的去努力,并乐此不疲,不止以此为乐,更是以此为生。”

—— 胡黎明《我的摄影朋友们》

胡 黎 明

中国摄影界最高荣誉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中国十佳广告摄影师

美国PPA国际职业摄影师特邀会员

著有《创意广告摄影实例》

距离拥有第一台相机,52年;距离正式进入广告摄影行业,43年。年过古稀,花白的头发,清晰的谈吐,温和的语气,作为中国商业摄影的领头人之一,胡黎明从事摄影行业近五十年,对于摄影、对于人生的经验感悟融入在时间的年轮之中。

 1988年胡黎明拍摄的高尔夫、奥迪汽车

职业生涯中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与数不清的国内外一线品牌合作,潜心研究用光理论被纳入摄影教材之中,这一次我们一起走近胡黎明的摄影人生。

Q&A

米拍&胡黎明

米拍 MIPAI:  胡老师,您从事商业摄影几十年,职业生涯也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是什么机缘您进入商业摄影这个行业?

胡:  我从小就喜欢艺术相关的课程,格外喜欢美术,进入部队后画画有点太费时间了,就花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人生的第一台相机——海鸥4b胶片相机,在部队一有空闲时间就拍照。转业的时候本来想去画报社的,但人家名额满了就在省书店做报刊摄影,后来跳槽到外贸进出口公司,才算正式开启广告摄影的职业生涯。

胡黎明在厂房内拍摄汽车

1985年,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国内首次的,由国家经贸部和欧共体在桂林举办的高级广告摄影学习班(欧共体援华项目),跟着12个国际上的老师学习了50天。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广告摄影的认识上了台阶,也真正尝到了拍广告的乐趣,从那之后下定决心,就拍广告了。

胡黎明胶片时期作品

米拍 MIPAI: 还记得您的第一个商业拍摄客户吗?当时是用什么设备,在什么环境下拍摄的?

胡:那几年我沉迷在拍摄汽车的乐趣之中,借朋友的汽车厂昼伏夜出的拍,还时不时跑到马路上去看汽车,看了两年,琢磨在各种光线、环境下的汽车角度,有时候骑着自行车看着看着就差点闯红灯了。

1992年的时候因为人才引进我到了广州,95年的春天接到了第一个商业汽车拍摄的单子,当时的合同金额是20万。标致汽车是一家中法合资的汽车厂,需要我拍摄汽车的挂历、目录等,当时使用的设备是4*5的座机仙娜。

和标致的汽车拍摄合作也是我第一次正式的商业汽车广告拍摄。拍摄的时候,国内还没有汽车摄影棚,我们就在室外拍摄了15天,后来又找了一个大礼堂拍了5天,每天起早贪黑的,但也完全不觉得辛苦,同年的积累我也在广州买了一套房。

1999年的时候我卖掉房子开始实现88年想建汽车摄影棚的梦想,摄影棚是在2000年年初的时候开张,偶然的机会接到了本田汽车第一次的商业拍摄,这也是我第二次汽车商业拍摄,当时的合同价格35万,历时一个月的时间。

米拍 MIPAI: 在接下来几十年的工作中,您拍摄了众多的作品,有自己最满意/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吗?为什么?

胡: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日本博报堂广告公司在中国进行广告招标,当时它们的产品是一台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泊来品”汽车,公司希望可以在广告中将这一点体现出来,后来我们一想就在港口采用吊车将汽车吊起来将这种理念呈现出来。
一周的时间统筹计划准备,定制一块合适的巨大钢板就用了三天,还租用8台不同型号的吊车,去拍摄港口的场地视察了三次。在去了三次拍摄的港口后,我发现在11点半左右的光线是最适合拍摄的,一切准备齐全之后就开始敲定拍摄了。

拍摄当天8点开始准备,日本公司的负责人也来了,大家一直等到11点半,但最后拍摄的时候只用了10分钟,作品一锤定音,双方都很满意,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成就感。

为国际顶级4A公司日本“博报堂”拍摄汽车广告

使用数码后背,5000万相素

米拍 MIPAI: 在创作中,您会如何平衡艺术和商业的关系?

胡:在谈论这个问题的之前,我想分享一次“失败”的拍摄经历。1995年的时候,我在广州拍摄化妆品,当时和我对接是一位刚生产完的女性,前期进行了三次的试拍,反复的修改,她一直不满意挑各种毛病,当时我改的就生气了,最后一次还要修改的时候我就拿剪刀把我之前拍摄的胶卷样片全剪了,也是有一些“艺术家的小脾气”。

广告摄影不是一件主观的事情,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个矛盾体,应该如何平衡?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要放下孤傲的态度,放平心态,找到两者矛盾的平衡点,先聆听客户的需求,在结合自己的创作,这样才可以创造出双方都满意的作品。



米拍 MIPAI: 现在很多职场人都会遭受来自甲方的压力,在您的摄影职业生涯面对这种问题时如何解决的呢?

胡:我其实还是和市场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由于没有数码相机和电脑,早期的香港摄影市场有一个明文规定,用宝丽来拍摄,客户拿着宝丽来挑毛病,但只能挑两张图片的毛病,第三张再挑就要收费了,这种模式下就是双方承担压力。但是现在国内的压力大部分在摄影师身上,客户可以无条件的提出问题要求你修改,甲方是买方市场,乙方是卖方市场,乙方就是被“压榨”的,没办法。

在欧美国家,这种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不是论张算价,是按天算价,这种模式就是把压力给到了双方。比如一天一万块钱,不限制你张数,只要求你图片的质量。拍10张客户得到了量,拍一张客户得到了质。

胡黎明为广州酒家拍摄的月饼,当时收费一万块钱一天

双方一起追求极致的照片质量(原片无后期)

现在国内市场这种按张算钱的方式对摄影师是很不公平的,客户反复修改耽误的是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希望米拍这个摄影平台的构建可以为摄影师说话,为平台定规则,保障摄影师的权益,也能让更多新兴的摄影师可以有创新发展的空间。

米拍 MIPAI: 您是怎么理解“商业摄影”这个行业的呢?

胡:商业摄影是在广告摄影这个说法之前产生的,之前的商业摄影是由国家部门管理的,和那些洗头、剪头的行业纳在一起,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戏称商业摄影的地位比较低。但是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行业逐渐规模化,有了更多发展的未来。

2011年南航接收首架A380客机

由胡黎明完成广告宣传拍摄

米拍 MIPAI: 科技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摄影行业的发展,从原来的胶片到数码,甚至今天的 AI 摄影,您如何看待当下热门的AI摄影?

胡:我觉得现在的AI摄影算一种继手机摄影之后的一种“傻瓜”摄影的再升级,目的就是为了快速的将摄影与社会融入在一起但就目前AI摄影的发展来看,大多数人所作的AI摄影作品并不能算真正的摄影作品,他们没有具备摄影的基础知识,浅显停留在表面,只是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


AI摄影其实是古老摄影的补充,它可以变成摄影师们学习提升的方向。通过自动化大量的任务,AI摄影可以使摄影师更加专注于创意和审美方面的工作。借助科技的力量精进自己的技术,学习多元化、多角度的摄影,这样才能制作出具有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出色作品,摄影师需要保持学习和更新的态度,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趋势。

将AI摄影与人类创意相结合可能是未来广告摄影的一个趋势。

米拍 MIPAI: 对广告摄影行业今后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吗?

胡:我所认为的广告摄影行业其实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的单打独斗——小团体作战(2-3人)——成立公司。现在行业有了第四个阶段——初步成型的“兵团作战”,也就是米拍现在所运作的这种模式(注:米拍的影像服务板块),即由大公司链接牵头,将小公司、摄影师联系起来。二十年前我就设想过这种模式,这种生态模式是将整个行业联系起来,是行业协同发展进步最好的模式,也是我认为这个行业可持续,欣欣向荣的必由之路。

米拍 MIPAI: 在摄影领域之外,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胡:年轻的时候喜欢的很多,比如美术、手工、田径。现在年纪比较大了,平时就爱好写写书法,让自己静下来可以去思考更多的东西。

米拍 MIPAI: 据我们了解,老师您一直想把从事多年的行业经验和知识体系传承下来,之后您有什么计划吗?

胡:在这个行业40多年,和光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对光影的应用算的上是游刃有余了。撰写的光影理论也上过高校的教材,上课堂、开讲座,也是为了将我一个老前辈的用光经验传承下去。
2000多个字的教案,囊括了我40年的用光经验,现在就是想用最简单的理论,将我对光的理解传承给更多喜欢摄影的人。我的 用光理论适用于三大人群,即刚入门、有过经验、经验多的但没有系统理论的,希望他们在听过我的理论经验后可以豁然开朗,走出一些困境。

学生作品展示

米拍 MIPAI: 对米拍摄影社区里年轻的摄影师们,在追求摄影梦想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您有什么想给大家分享的吗?

胡:如果想要在一个行业出类拔萃,做出自己的成绩,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定信念。据我了解,当时和我一起进入高级广告摄影学习班(欧共体援华项目)的同学,现在还在这个行业的人不到10%。在坚定理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诱惑,转业转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如果真的热爱一定要坚定自己,守住初心,时间会给你答案。

《我的摄影朋友们》人物肖像集


END

编 辑丨米拍编辑部·张冰冰

  图 源丨米拍摄影社区

CONTACTS

找到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