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农村老人走出心灵“孤岛”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4-0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周筱钰为老人们进行团体音乐治疗

文 | 周筱钰


2022年10月,作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心理与治疗在读研究生,我在家乡的养老院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音乐治疗活动,希望通过团体音乐治疗的方式改善养老院老人们的孤独感。通过查阅文献我了解到,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老年人,更容易情绪低落,封闭自己的社交圈,回避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心理状态较差,承受着较大的身体与心理压力,心理负荷的增加可进一步演化为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及痴呆等精神性疾病。特别是近三年的新冠疫情,给老年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一方面他们要面对病毒对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威胁,另一方面出于健康安全考虑,大部分老人见到子女的次数减少,在出行依赖于智能手机的时代独自生活,这对老年群体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挑战。


城市中的一座孤岛


我的家乡是湖北一个人口18.5万人的小县城,经济不算发达,所以不少年轻人、中年人选择外出务工,为了家里老人能得到更好的照顾,选择将老人送进养老院生活。这次的音乐治疗活动在镇上惟一一家养老院开展,养老院内居住的大都是早年务农、年纪大后被子女送来养老的农民和一些从事基层工作的退休老人。老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小学都没有毕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农耕了大半辈子。由于条件有限,和一线城市或是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小县城的养老院只能保障老人们的基础生活,没有条件开展对心理健康有益的活动。并且在疫情之下,老年人属于易感染高危人群,基于健康考虑养老院取消了逢年过节的文艺晚会,老人们每天只能下楼晒晒太阳或是与关系好的老人一起聊天、打牌。

我第一次去院里是一个阴天,看见长长的不太亮的走廊上,零零散散坐着几个发呆的老人,走廊尽头两三个老奶奶聚在一起聊天。在那个环境下,时间的流动仿佛变得非常缓慢,像一片沉寂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离开时我回看整栋楼立于阴云之下,像是城市中的一座孤岛。


“因地制宜”地融入与建立联结


在音乐治疗活动开始初期,我根据以往经验运用我擅长的治疗模式,包括以特定的语气、相处方式尝试与老人们建立联结,但很快我发现融入这个团体并不容易。老人们一直将我视为一个工作人员,仅仅是在配合着我设置的活动,我和他们之间好像一直隔着些什么,对此我感到非常疑惑和迷茫。

这时我的导师万瑛教授提醒我,每个地区、每个群体的特性都是不同的,我需要“因地制宜”。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他们的亲人不在身边,院内也无法提供丰富的娱乐活动,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而我的年纪刚好与老人们的孙子孙女年龄相近,我尝试在与他们相处时更灵动一点,以一个小辈的身份做一个更加活泼的音乐治疗师,语气更加亲昵俏皮,就仿佛是在跟自己的爷爷奶奶聊天。改变带来非常好的效果,在第6次篮球节拍器的活动中,有老人主动将篮球传递给我,这是之前没有过的互动。老人们对我的称呼也从“周老师”变成“小周”,在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融入了团体,老人们真正接纳了我。

被接纳又逐渐发展为被支持,这种交互是独属于音乐治疗师和受访者之间的特殊联结。在最后的分离环节,老人们说我不仅用音乐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带着他们运动锻炼了身体,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我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不同于他们与养老院内护工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这是在一次又一次音乐治疗活动治中我通过音乐与老人们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这种陪伴填补了他们情感需求上的空缺,这也是音乐治疗能够改善老人们孤独感的原因。

活动即将结束时,我提议让老人们写下对其他团体成员的祝福,老人们不约而同地加上了单独对我的祝福。那一刻是非常感动的,这不仅是对我能力的认可,让我充满成就感,也是对音乐治疗师这个身份后的我的美好祝愿,就像是对即将远行的小辈的嘱咐和叮咛,让我感受到了最单纯最美好的善意。


用音乐带他们回到过去


目前国内外常用怀旧疗法对老年群体的孤独感进行干预。怀旧是有选择、有偏好地对过去的记忆进行重建,在怀旧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对过去美好经历产生共鸣,结合当下的感受对过去重新论释,增强老人们的自尊感,找到生活的意义。在音乐治疗中有一种技术方法与怀旧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歌曲回忆。歌曲回忆能通过歌曲或乐曲来唤醒或激发人们对过去生活经历的回忆。所以在本次的音乐治疗活动中我运用了这项技术。

在访谈阶段,当我询问老人们喜爱的歌曲时,大部分老人表示已经不记得了,这为我选取歌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只能根据他们的年龄,反推出在他们童年或青年时期流行的歌曲,收集后一首一首询问,大致锁定了七首老人们都熟悉的歌曲。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映山红》这首歌,这是惟一一首所有老人都记得歌词的歌曲。
映山红邓玉华 -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老人们告诉我,因为在他们小时候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每天都盼着村子里的露天电影。有位爷爷说,那时候为了看电影会追着电影放映员去到一个又一个村子。他们看得最多的电影便是《闪闪的红星》,所以一听到《映山红》就能回忆起小时候坐在村子里看电影的场景,而那是一段自由、轻松、无拘无束的时光。时至今日,老人们再次唱起《映山红》时,会自然地流露出快乐的神情,这一刻的快乐与过去的快乐重叠在一起。音乐就有这样的魅力,让我们能冲破时间的界限与过去的自己相遇,再一次感受到那份美好的情绪,再一次成为那个自在如风的少年。

图片

当然在歌曲的选择上我也闹过笑话。在四季主题的音乐治疗活动中,我选择了《风吹麦浪》这首歌代表秋天,但是老人告诉我,这里的小麦在9月种下,夏至开始收获。所以麦浪是夏天的风吹出来的,这让没有农耕经验的我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个笑话,老人们开始自发地回忆起耕作的经历,这段记忆占据了他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是他们一生中最努力、最辛苦的时期。

作为农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即使收入不高,他们也依然没有丢掉对生活的热爱,当他们回忆起这段时光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当年精力充沛为生机努力奋斗的自己,感受到的是收获时的喜悦。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是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会感到自信和骄傲的瞬间,这对现阶段的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访谈阶段,我经常听见老人们说,“我都这把年纪了,身体也不好,活着都没有意义了。”而对奋斗时光的回忆,就是在帮助他们减轻失落感,重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增进对自我的认同感,使过去和当下的自我得到统一,让老人们感受到年老并不代表着生命之花的枯萎,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意义。

由于新政策的发布,为了在解封后能更大程度上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养老院决定彻底进行封闭式管理,除了医护人员和护工外,任何人都无法进入。最后一次音乐治疗活动结束时也是一个阴天,我背着吉他走出大门,看见养老院依旧立在阴云之下,但我知道不一样了。音乐就像一颗种子埋进了老人们的心中,他们在音乐治疗活动中学习到的律动动作、感受到的情绪体验、探索到的积极资源,以及提升了的社交能力都在浇灌着这颗种子。这颗种子会渐渐长大,变得更有生命力,陪伴老人们度过接下来的时光。

病毒在人们的心中洒下了阴霾,而我们音乐治疗师的使命就是驱散阴霾。回忆是不具象的,是没有温度、没有气味、无法触摸的,而音乐却可以让回忆变得具象。我仅仅是通过音乐治B忆。不管时间过了多久,只要唱起熟悉的歌谣,音符就能唤醒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体验,回到任何想回到的时光,从此记忆中的风就有了温度,和煦的阳光也能再次洒在身上。

我获得了什么呢?

“好好生活。”“珍惜生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即使你、我、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但我们也仍然拥有最独特的人生体验,生命依旧璀璨如歌。把痛苦燃尽,春天就长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