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文扫地,伤的是教师的尊严,害的是孩子的未来

 云语禅心 2023-04-04 发布于河南

“王老师您好。我是李XX,明天周末,几个同学想请您出来聚聚……”正准备下班,接到曾经的一个学生电话,听到他的名字,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2008年9月初的校园。

李XX是个非常调皮的学生,读初一时就在我的班级,所以对他很熟悉。刚开学没几天就被我“拎”到办公室狠狠的“揍”了一顿,腿上自然留下了被“惩罚”的痕迹。

某天,区教育局下来检查,重点之一就是检查是否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在班会课上,我问学生:“老师有没有体罚大家啊?”学生们齐声回答“没有!”这个李XX的声音最大。我问他:“李XX,你说没有体罚,你腿上的青痕是哪来的啊?”“报告老师,这是我犯错误应该接受的惩罚。”

我暂时离开校园十多年了,每年都会有几批次学生邀请我喝酒,教师节那天更是固定不变的与我的学生们聚会的日子。邀请我的学生中,有政府公务员,有教师,有工程师,有个体老板,各个阶层都有。

每次聚会,学生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叙述着当年被我惩罚的场景,有被棍子打小腿打屁股的,有被扭耳朵的,有被罚站半天时间的,有被罚打扫教室卫生一个礼拜的,有被拉去操场跑一千米的……那时候的惩罚是真实的,此时的师生关系也是友好融洽的。而如今,各种教育负面新闻被不断炒作,“校闹”风波层出不穷,师道尊严荡然无存。

文章图片1

惩戒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之一

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以立”,意思是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西方的教育方法蜂拥而入,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标语张扬在校园上空,保护孩子的天性成为纵容娇惯的借口,无私地爱护成为“小皇帝”们的庇护伞,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任性妄为的障眼法。

戒尺的悄声消退,恰恰是飞扬跋扈的粉墨登场。惩戒的众人喊打,恰恰是无视规则的肆意生长;教师权威的颜面扫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横行无忌。

文章图片2

自古教育离不开戒尺

我们不推崇“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们不提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森严的依附关系。但是,师道尊严的丧失,必将是“斯文扫地”“规则殆失”的开始

2500年前孔子设立“私塾”,虽经数百轮朝代更替,但教学兴邦延绵不衰。孔子为创办学馆、周游列国,乞教“老子”推崇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文化。

私塾的教学规程虽然是先生自己制定的,但是非常严格,课堂上先生读讲以后,要求学生放学回家认真温习,次日课堂上先生提问时,不但要求能够读出来、讲出来、写出来、还要求背出来,如果不能按先生要求回答,先生就会给予严厉的惩戒——“打板子”。

私塾先生惩戒学生的工具就是“戒尺”,据传,戒尺来源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有位皇子叫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幼时淘气顽皮不服管束,皇上御任的少傅皇子帝师都被他赶走了,后又颁任一位皇子帝师叫徐善述。徐先生为了让朱棣能够学有长进,每次都是跪求皇子认真念书。偶有一次被朱元璋看到后,御赐先生一个管教戒尺,如不服管束,可用御赐戒尺责打,从而民间私塾自此逐渐效仿。

戒尺”对学生既是警示,同时对不遵守教规、不认真背诵课文、不按时完成授课先生作业的学生,又是必须实施惩戒的。先生当然不会无故动用“戒尺”,使用戒尺也有一定的惩戒幅度,所谓惩戒幅度就是“量错施惩”犯什么错打多少板子。先生惩戒时,抓住学生的四个手指,把手放在桌子上,掌心向上,用戒尺责打掌心。手被打的既疼又麻又红肿,顽皮懒惰学生惧怕责罚,自然引以为戒。

文章图片3

如何利用好教育惩戒是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实,先生惩戒学生的目的就是“督学”,并无丝毫恶意。先生的从严施教,只是希望自己的门生学业有成,荣耀师门。南宋经史学者王应麟在《三字经》中有“教不严、师之惰”的名句。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个“嬉”和“随”,就是贪逸和马虎,看着自己的学生贪逸和马虎,先生当然要给予惩戒。人们常说的“不立规矩不成方圆”、“严师出高徒”等俗语、谚语,说的都是先生必须管教和惩戒不上进的学生。

学生时期,本来就是勤苦时期,古代有一幅对联:“不经十年寒窗苦,绝无状元及第时”。韩愈在《增广贤文.劝学篇》中有一副至理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两副对联说的都是:只有付出勤苦,才会有丰盈的收益;只有严格规章、严惩恶习、制约贪逸、惰性,才会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教育惩戒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惩戒的参与,教育成为了惨白的说教,成为了“滥好人”的爱护,成为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人们常说“尊师重教”,“重教”首先要从“尊师”开始。如果教师的尊严都没有了,何谈尊师?又如何“重教”?

文章图片4

悬在教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