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诗歌选析

 风云际会2009 2023-04-05 发布于上海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游仙中的人格创造

这是一首描写梦境的诗歌。

开篇写“瀛洲”,瀛洲是座仙山,这就表示他所描写的天姥山也并不是现实中的,而是李白心中的想象中的。

描写梦中游山,把景色写出了壮美加优美,梦中李白不仅神与景游,还能神与人游,这个人就是李白。这不仅仅是梦境了,还是仙境,这首诗歌是游仙诗了。

这个政治上的失败者在梦境中释放出了潜意识里的凯歌。这个梦境太美好了,现实生活中的委屈在这里一扫而光,完全可以在这种境界里自由歌唱。然而,身处逆境的李白并没有流连忘返,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意识清醒代替潜意识的凯歌,这毕竟只是“梦游'而已。

结尾“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从情绪的节奏来说,则是一个转折,从恍惚的持续,到倏忽的清醒。情感在高潮上戛然而止。狂想的极致伴随着清醒的极致。

这首诗语言上都是双言结尾和三言结尾,近乎楚辞的节奏。把楚辞节奏和五七言诗的节奏结合起来,使诗的叙事功能大大增强。增加了一种句法节奏,就在抒发的功能中融进了某种叙事的功能,比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句法的自由带来的不仅仅是叙述的自由,而且是议论的自由。从方法上来说,“世间行乐亦如此'是突然的类比,带有推理的性质。前面那么丰富迷离的描绘被果断地纳人简洁的总结之中,接着而来的归纳(“古来万事东流水”)就成了前提,得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结论就顺理成章了。这就不仅仅是句法和节奏的自由转换。而且是从叙述向直接抒发的过渡。这样的抒发,以议论的率真为特点。这两句之所以成为李白生命的象征,就是因为前面的诗句提供了深厚的感性基础。这不仅仅是思想的胜利,而且是诗歌结构艺术的胜利,同时也是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人格创造的胜利。

李白的散文和诗歌实际是不一样的,散文中为了飞黄腾达,他可以是个大俗人,追求权贵。但是两个李白都是真实的,他和当时的庸俗文士一样,他不能不摧眉折腰,甚至奴颜婢膝。但李白之所以是李日,就在于他不满足于这样的庸俗,他的诗歌表现了一个潜在的、深层的李白,这个李白有藐视摧眉折腰、藐视奴颜婢膝的冲动。在诗中,他上天入地,追求超凡脱俗的自由人格。

1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无理而妙,妙在一个“乱”字上

诸多诗歌赏析不得要领,原因就是忽略了情与理是一对矛盾,合情不一定合理,合理不一定合情。清吴乔“无理而妙'的说法,就是说抒情看起来要“无理”,不合理才好。

统观本诗情绪,开头是极度苦闷,突然跳跃式地变成极度欢乐,又从极度欢乐转向极端苦问,从一种激情连续两次转化为相反的激情,当中没有任何过渡,把逻辑上的“无理”发挥到极致。可以把这样极端的忧一乐一忧的情绪画出 一条起落的曲线。情绪节奏大幅度的起起落落。再加上关键词上的有意重复,造成了节奏跌宕的特点。然而这种起落,这种跌宕却没有导致意象的破碎,这是因为,在意象群落的空白间有严密的意脉贯通,也就是多烦忧之感到揽明月之欢,其间矛盾转化的条件是一个“酣”字,而到举杯不能消愁,也就是不“酣”了,清醒了,就只能从紧张落回到现实,只能在“弄扁舟”中潇洒地放松了。

这篇解读真的好,很想通篇抄一遍。

13.《望庐山瀑布》:远近、动静和徐疾的转换

这篇解读也好,我已经读过好几遍,而且运用到课堂上,作为诗歌阅读的例子。

这首诗歌比较好的是句子之间有因果关系,有机联想,充满想象。

从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描写开始,前面是静态的,而且从光与色角度来写,香炉是诗的意象,烟是日光照射下幻化出来的鲜艳色彩的水雾,意象组合奇妙又自然。接着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自我和瀑布的关系,点题“望”字。后面两句是诗歌的灵魂,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静态变动态,飞流直下,强烈的动感,速度非常快,让读者身临其境,最后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罕见。

这首诗最动人之处,究竟写了些什么呢?无非是诗人一时的幻想。这是贴近了生活还是贴近了诗人自我呢?当然是贴近了诗人自我,贴近了诗人的感觉。这个感觉甚至并不是对瀑布很准确的感觉,而是一种变异了的、瞬间的幻觉。然而就在这种幻觉中,有一种诗人特殊的情感,那就是在自然之美面前的惊叹。

14.《早发白帝城》:绝句的结构和诗中的“动画”

心灵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向纵向深层次潜入。

李白的诗篇就是如此。

《早发白帝城》第一句看似平淡,写出河床之高,速度之快,实则是在写李白的心境,此时被释放回家的李白心情轻松愉悦。(我的感觉是,这里不能说李白归心如箭,李白写此诗更多是表现高兴的心情,如果是归心如箭,那按照常理,他的心态应该是觉得这船太慢了,但是很明显作者说的是船很快,一下子就到达了目的地,所以他不是急着要回去,而是一路上心情非常好)

“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借用船的轻快表示心情的轻快,所有路上的曲折和危险,全部被李白忽略了,只描述轻快的场面。“诗使触及的一切变形了”。景物在情感作用下同化,这种同化是隐性的。

但最奇妙的句子是“两岸猿声啼不住”,为什么不写视觉的景物?为什么要写悲凉的猿声?这句诗与前后又是如何连贯?这是这首诗最奇特的地方。

孙教授解释,这是李白比杜甫最好的地方,杜甫不会使用这种有变化的句式,显得过于静态,而李白则在这句诗里体现变化,显示心灵的活跃。

“宛转变化”的句法结构,为李白心理向纵深层次潜入提供了基础。前面两句,“白帝”“彩云”“千里江陵”都是画面,都是视觉形象,第三句超越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这种变化是感觉的交替。此为第一层次。乐觉中之猿声,从悲转变为美,显示高度凝神,以致因听之声而忽略视之景,由五官感觉深化为凝神观照的美感。此为第二层次。第三句的听觉凝神,特点是持续性(“啼不住”),到第四句转化为突然终结,美妙的听觉变为发现已到江的欣喜,转入感情深处获得解脱的安宁,安宁中有欢欣。此为第三层次。猿啼是有声的,而欣喜是默默的,舟行是动的,视听是应接不暇的,安宁是静的,欢欣是持续不断的,到达江陵是突然发现的:构成的张力是多重的。此为第四层次。这才深入到李白此时感情纵深的最底层。通篇无一“喜”字,喜悦之情却尽在感知情绪的多重而又凝聚于瞬间的动态结构之中。

孙教授分析李白的诗太厉害了,感触很深,感觉才学到李白诗歌的精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