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气候

 求是1025 2023-04-05 发布于山东

中国东半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见中国的季风气候),即冬季盛行来自大陆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和西南季风,湿热多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见青藏高原气候)。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为夏季风势力所不及,属于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见西北干旱气候)。

基本特征

中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且以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强、年际变幅大、气象气候灾害频繁为显著特征。

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98%的领土界于北纬20°~50°,亚热带和温带(包括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所占面积广大,各占总土地面积的26.1%和45.6%。既有沿纬度变化的多种温度带,又有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导致的干湿差异(如温带自东而西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各地水热组合复杂多样。庞大的青藏高原,突起在中国西南部,既形成特征鲜明的高寒气候,又通过热力和动力作用影响毗邻地区的气候,使中国气候更形复杂。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山地垂直气候类型。中国气候区划包括9个温度带、1个高原气候区域10个一级(气候)区划,按照干湿状况划为4个气候大区的二级区划,还根据其水热组合状况划为45个气候区。

季风气候明显

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洲东部相比,中国季风现象要明显得多。就是在著称于世界的亚洲季风区中,也是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唯有中国冬夏季风都很显著。在季风的成因类型上,中国东半部近地层主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而引起的海陆季风;青藏高原主要是由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而形成的高原季风。高层大气中还有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形成的季风现象。因此,中国的季风不仅表现显著,而且结构复杂,是世界上独特的季风气候区。

气候大陆性强

中国气候的大陆性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递增,主要表现在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最热与最冷的月份紧跟在夏至、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等方面。全国气温年较差达10~30℃,比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气温年较差大(见中国气温年较差)。例如,北纬47°23′的齐齐哈尔气温年较差42.2℃,而北纬48°58′的巴黎气温年较差仅15.9℃。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除东南部外,全国大部分区域春温高于秋温。多数地方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5%~98%,其中东南丘陵占55%~65%。淮河、秦岭和川西、滇东诸山连线以北以西,年平均日较差大于10℃(见中国气温日较差),其中定日可达18.2℃。中国大部分区域气候大陆度在50以上,东南地区不仅是年较差比西北地区小,而且湿度也大,春温略低于秋温。华南南部大陆度在40~50,属于海洋性气候;海南岛和台湾小于40;云南西部和台湾南部在30以下;大陆度最小的台站分布在台湾省南端、海南岛南缘和南海诸岛,大陆度都不到20,西沙只有14.6。而东北最北部除大兴安岭地区以外则高达80以上,如海拉尔84.5、汗贝庙85.0。中国大陆度最大的台站位于吐鲁番盆地,高达85.8,北疆克拉玛依大陆度也高达84.6。

气候要素年际变率大,气象气候灾害多发

从全世界范围看,中国气候的变异性突出,主要气候要素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具有较大的变率。年平均气温是南高北低,北方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标准差明显大于南方;年降水量是东南高、西北低,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标准差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这种温度、降水及其变率大小的空间格局,使得北方地区容易发生干旱、雪灾、低温冷冻等灾害,南方则容易发生雨涝、季节性干旱及霜冻等。此外,由于北方地区全年大多处于西风带控制下,故风沙灾害多发;东南沿海是热带气旋及其导致的暴雨与风暴潮多发区。同时,大多数山地,特别是位于青藏高原和第二级地势阶梯内的大兴安岭、冀晋山地、豫西山地、云贵高原山地等常出现冰雹灾害。

影响因素

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最主要者为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地形和陆面过程、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这五方面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

地球上各地气候的不同,主要原因决定于太阳辐射。而辐射能的到达量在地面分布的多寡决定于纬度。中国处于北纬53°31′~3°52′的中、低纬度,领土南北延伸约50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差别显著,导致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各异。夏季,日照时间随纬度增高而加长,可补偿太阳高度角南北差异的影响,南北方太阳天文辐射量都很丰富且差异不大。例如,夏至日漠河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相差仅254.6焦耳/平方厘米·日。冬季,华南的太阳高度角和昼长均比北方地区大,天文辐射量都明显减少且南北差值特别大。例如,冬至日漠河地区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分别为509.9焦耳/平方厘米·日与2546.5焦耳/平方厘米·日,差值达2036.6焦耳/平方厘米·日。但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则为南多北少,其差值甚为显著。这是造成中国夏季普遍高温且南北差异小、冬季普遍低温且南北差异大,气候具有多个温度带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行星风系来看,中国处于西风带、副高带和东北信风带内。大致北纬35°以北为西风带,北纬25°~35°为副热带高压带,北纬25°以南为东北信风带。随着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500百帕平均气压图上的西风带南界摆动在北纬25°~35°,即亚热带气候范围。其北侧,终年为西风控制,温带气候特征明显;南侧,则受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西南气流及低纬度东风的影响,热带色彩颇浓。加之大气的影响和地球形状的关系,使得各纬度地带之间纬度年平均温度递变量并不一致。在赤道与20º纬度之间,温度变化是很缓慢的,每隔纬度10º,温度下降不到2℃。而在20º~80º纬度,温度变率显著增加。中纬度有的地区每隔纬度10º,年平均温度下降10℃以上。从80º纬度到极地变化的速度趋缓,但在纬度60º以上地区平均温度几乎都在0℃以下,不能引起水相发生新的质变,在高纬地区不可避免地呈现较为单一的苔原、冻土气候。降水量也大致如此,纬度20º~70º变化最大。因此,各纬度间气候递变以中纬度最大,高纬次之,低纬最小,气候温度带、气候类型、多样性在中纬度出现而不是在赤道和两极地区出现。

海陆位置和洋流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热容量不同而有明显的热力差异,这是季风产生的主要原因。冬半年,中高纬度迅速冷却,西风气流经过欧亚大陆的漫长路程而不断冷却,到达大陆东岸形成大槽,槽后寒冷的西北气流侵入到更南的纬度;夏季,低纬度的大陆尤其是青藏高原急剧增温,偏南气流深入大陆,并带来丰沛的水汽。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与特定纬度位置下的海陆分布有关。

中国的沿岸流及台湾暖流(黑潮),对海陆温差没有起调节作用,反而加深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因为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无法将暖流的热量调剂给大陆;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时,陆地已经迅速增温,把底层海洋气流的温度给升高了,从而不能反映海洋气流的温度特点。不过,暖流对中国东部的水汽输送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如夏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对台湾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降水影响比较明显。

地形和陆面过程

中国为多山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导致气候类型多样化。其中,东西向山脉常成为南北冷暖气流的屏障。例如,秦岭山脉是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南岭山地也常使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移速减缓,甚至呈半静止状态。北起大兴安岭,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地势阶梯的边缘,阻挡夏季风入侵,大致为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影响改变气温和雨量分布。通常迎风坡多雨、湿润,背风坡少雨、干燥,气候明显不同;山地自下而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更加明显。西北地区由于高山的壁障,使闭塞的内陆盆地十分干旱,但高山上截取的水汽成为干旱区的水源,因而出现成片的山地森林、草原和绿洲(见中国的绿洲)。

论地形和陆面过程,对中国气候影响最突出的则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东西长2000多千米,南北宽1000多千米,平均海拔约4000米,约占对流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其对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重要影响,包括地形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青藏高原本身不仅通过对周围大气的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明显破坏了气候按纬度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周围地区的气候。高原的突出地形引起5000米以下西风气流的绕流、分支和会合,直接对中国东部气候季节变化和雨带位置起着制约作用,还对南北气流和水分交换起阻碍和扰动作用。冬季有利于北侧冷空气的堆积加强及沿其东侧向南的侵袭,因而加强了冬季风;夏季则阻挡了印度洋暖湿空气直接向北的输送,但却有利于高原东侧偏南气流的盛行,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热的干旱气候形成和中国东部季风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见青藏高原季风)。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及其变化是影响世界各地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变化和异常的重要因子。中国四季流场各有特点,冬夏季风的季节性交替过程,不但规定了季风区域,还因环流、地形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各地的气候差异(见中国的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浓度的不断增加,增强的温室效应对中国的气温、降水乃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产生影响,更可能是近50年中国变暖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人为造成的气溶胶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对中国气候都有明显的影响。在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记录中,1961~2000年由于城镇化影响引起的近地面气温上升对年平均气温增暖趋势的贡献非常明显。例如,北京地区热岛效应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天津和山东地区热岛效应的贡献率为20%~30%;华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热岛效应的贡献率达到38%。

扩展阅读

  • 张家诚.中国气候.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朱炳海.中国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 林之光.中国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