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永修:写下遗书上战场的抗美援朝老兵张诗义

 乡土大河南 2023-04-06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写下遗书上战场的抗美援朝老兵张诗义



作者 | 赵永修

原创 | 乡土中原

年87岁的周口市太康县抗美援朝老兵张诗义,是目前河南省尚健在的九位抗美援朝老兵之一。因在郑州同一小区居住,笔者有幸结识了这位曾驰骋沙场的老英雄,他讲述的一桩桩充满血与火的经历无不令人感动。

张诗义1936年出生于太康县毛庄镇王隆集村。他自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国民党军阀混战和匪患给我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学校读书期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深知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逐渐萌生了参军报国的志向。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2年9月,抗美援朝战争十分激烈,年满16岁刚刚小学毕业的张诗义听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河南省征兵补充兵员,他没有和父母商量,就动身赶往商丘报名参军了。
临行前,他给父母写下了遗书表明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并嘱咐两个弟弟要照顾好爹娘。经过两个月的集训,同年11月,张诗义和战友们一起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张诗义的父亲听说消息后,连夜赶往商丘,想去送送儿子。到商丘后却被告知部队已前往辽宁丹东。
次日,张诗义的父亲便拿着儿子托人转交给他的遗书回到了太康老家。张诗义的父母都不识字,就请人把遗书念给他们听,书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两位老人边听边流泪,念信的人也是流着眼泪把信读完的。
张诗义说:“我是高小毕业,当兵时16岁,整个连数我年龄最小。当时的战友们识字的很少,我是高小毕业,会测算,被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2师炮兵团侦察营当观察员和情报员。观察员就是测算敌方目标的距离和高度等数据,及时向炮手发出指令。当时战斗很苦……”
据张诗义老人回忆,部队从辽宁丹东入朝直接开到了“三八线”附近。在那里打完一仗后又调往朝鲜西海岸,准备进行反登陆作战。
当时,敌人出动了几艘航母和几千架飞机,敌机每天都不断地狂轰滥炸,所以,部队行军大多在夜间,经常是一夜行军一百多里。饿了就在雪地里就着冰雪吃一点炒面。脚上打了泡,他就用手掐破,继续拼命往前赶。
在一次激烈的炮战中,张诗义的耳膜被震坏了,听力受到损伤,虽然现在戴上了助听器,要大声地说话他才能听得清楚。
“当时没有吃、没有穿、没有喝。我们没有制空权,天上飞的都是敌机,到处都是惨烈的情景。有一次连队刚集合好,就看到那边来飞机了,这边刚散开找到低洼地方,还没等趴下,炮弹就打过来了,差一点点打头上……”说话间,张诗义老人很是激动。
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张诗义所在的炮兵部队与步兵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为步兵冲锋扫清了障碍,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被誉为战场上杰出的配角。张诗义历经多次战役,获得数枚奖章。
1953年,张诗义随部队回国,在吉林通化驻守。1957年,张诗义主动复原回到了太康老家。
1960年,张诗义正式入党,并先后在符草楼乡政府、太康县水利局、太康县农机局有过工作经历。作为一个党员,张诗义勤奋积极,他所在的拖拉机组还被评为“先进车组”。由于在部队时他把自己的提干机会让给了战友,回地方工作时不是正式职工,后来就回村当了农民,但他无怨无悔,并且还很知足。
“以前生活很艰苦,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国家对我们退伍老兵待遇福利都不错,所以我们更要为党和国家多出分力,一心一意跟着党走,作为老党员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哪里需要我们往哪里冲!”张诗义老人感慨道,“保家卫国是我应该做的,比起流血牺牲的烈士,其他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些年来,耄耋之年的张诗义经常应邀做爱国主义教育讲座。他到民兵训练基地、机关、厂矿、学校、社区等场所讲述抗战历程,重温峥嵘岁月,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继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爱党爱国,勇于担当。
“年轻人应该发扬过去的光荣传统,学习抗美援朝精神。现在的幸福都是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老一辈换来的,大家应该珍惜现在的好日子,跟着党走,为国家做贡献。”张诗义说。

作者简介

赵永修,男,生于1953年10月,唐河县大河屯镇夏岗村人。1974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中小学语文科,擅长作文教学,所辅导的学生作文有多篇发表于《南阳日报》、《作文指导报》等报刊,被作文指导报社聘为特约研究员。1980年代中期始从事业余创作,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发表作品百余篇,获奖多次。2002年被县教委聘为新闻通讯员。曾编写《大河屯镇教育志》。2013年10月退休后,在《速读》、《南阳晚报》、《唐州风》、《石柱山》、《唐河文史资料》、《赊店春秋》、《宛东潮》等报刊及新媒体发表新闻、散文、民间故事等8万余字,参与撰写《大河屯镇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