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受欺诈方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金华303 2023-04-06 发布于江苏

·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但问题真不少。请大家细细品品下面的意思:

· 《民法典》第148、149条都规定了“违背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正确理解“真实意思”与“意思表示”,是掌握运用本条的关键。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请大家先看个例子甲在乙网店,看到一款“LV包”,网店承诺“LV包是国际代购的真品,官方价10万一个,现店庆活动价5万,假一赔十”。甲浏览了官方网站,看到这款包官方价10万元,就信以为真,付款5万元,购得一“LV包”。甲收到货后,发现不对,到质检部门鉴定,经鉴定该包为“高仿”假货。

上述例子,可以认定乙网店以欺诈手段,使甲上当,甲属于受欺诈方。

· 问:甲属于受欺诈方,甲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 答: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意思表示肯定不真实!

· 问:我们先不讨论答案的对错,顺着你的“不真实”答案往下探讨。如果甲的意思表示不真实,那么甲就没有上当,对不?

· 答:不对,肯定是上当了,甲是去买“真品”的意思,又不是去买“仿品”。

· 问:你的意思是,甲的真实意思是买“真品”,对吗?

· 答:对啊!

· 问:“真实意思”与“意思表示”是一回事吗?

· 答:当然一回事,甲真实意思是买“真包”,作出意思表示也是买“真包”。

· 问:好,你往上看第一问,我问:甲属于受欺诈方,甲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你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意思表示肯定不真实!

· 答:???明白了,受欺诈方作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但是违背了“真实意思”,所以可以撤销该合同!

通过上面的问答,可以清晰看到,“真实意思”与“意思表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真实意思”是指当事人真正的意愿和目的;而“意思表示”是当事人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固定下来的意思。要实现“真实意思”,就要通过作出“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可能实现。“真实意思”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在“受到欺诈”后,“真实意思”可以推翻“意思表示”。

不知道大家懂我的“意思”吗,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