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清明至,品唐诗读宋词,才是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话诗词 2023-04-06 发布于甘肃

又是一年清明至,品读诗词,才是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读了古诗词才知道,古人也和我们一样,在清明节要扫墓,但是除了扫墓,他们还喜欢踢足球,放风筝,玩游戏。古人真会玩。

哦,不,是古人的清明诗词写得好,先看这一首。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春景》

晏殊的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剪取了古代少女们在清明前后的一个生活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

尤其是开篇两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既点明了节气与时令,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也为全词定下了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

踏着春天的脚步,春分一过,清明就来。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一词最先只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的称谓,据汉代《孝经纬》所载:“冬至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汉代《三统历》中也有相应描述 :“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

又是一年清明至。清明节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古时清明节的节期很长,前和寒食节(清明前三天)相连,后和上巳节(俗称三月三)相连。

清明节的前身是寒食节,寒食节又名禁烟节。起源可溯至周代,节日时间持续三天,期间禁火冷食。寒食禁火、清明扫墓,农历三月三上巳节,时间上相连接。清明节从时间和内容上也逐渐加上了上巳节。

1935,民国政府明定每年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由此,这一节日成为法定假日,一直延续至今

也可以说,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同时饱含着扫墓祭祖的庄重忧伤和踏春游乐的愉快欢放,可谓悲欢并存。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文化符号;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

清明节中既有祭祀先祖、缅怀逝者的悲伤,又有踏青赏玩、亲近自然的欢娱,这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节日。

一、清明习俗之缅怀先祖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催发着无数文人骚客的诗情雅兴,尤其在诗词鼎盛的唐宋时代,留下了很多传世之作,其中承载着许多古时的清明习俗和文化。清明节很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纪念先祖,清明节扫墓寄托着后人对先人的缅怀与哀思。

本来,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但后来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地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

唐代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一幅长安城内浓郁风情的寒食风俗画。而唐代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形象地传达出清明扫墓作为一种民俗已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承载缅怀先人意义的清明,是一种民俗节日,更是一种民俗文化。有关清明节扫墓的民俗,自古以来就带着深沉的文化意味,从古至今,清明节扫墓民俗中传达出的感恩孝道一直被世人重视。

唐代张继的《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本应是农忙时节,可诗人登上城楼眺望,却只见万顷农田无人耕作,荒芜长满青草,原来农夫都去戍边了。禁止烧火的寒食节过去了,清明节应该是千家万户重新起火的日子,而诗人看到的是只有寥寥几户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景象。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诗人以忧伤的笔调,描写了寒食扫墓的人间悲情,旷野苍茫,古墓垒垒,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诉尽了生死离别。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沉郁中颇显凝重。

北宋王安石《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在回乡祭扫父亲墓时写下这首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

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由清明扫墓进而探讨人的生死的意义,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饱含的不愿与世俗沉浮的孤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南宋高翥《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中国古人在清明节为先人扫墓的时候,多是烧些冥币以示祭奠和怀念。在尊崇生命轮回的观念之外,清明节烧纸钱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民俗现象,但同时这也是寄托对逝去亲人哀思和慰藉的一种方式。

二、清明习俗之踏青春游

但清明节也不光是肃穆的祭扫与缅怀,也有祥和欢快的另一面。清明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又叫“踏青节”,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时清明,人们也聚亲约友,在大好春光里四处游玩,甚至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唐代诗人顾非熊作过《长安清明言怀》一诗前四句:“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记录了当时唐都长安清明节万家车马出动,莺啭芳菲的盛况。

北宋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一词中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大意是说,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欧阳修笔下的江南春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也曾写下《踏青》一诗,展现了春游踏青的盛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南宋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展现出当时的人们外出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

古人踏青爱骑马。唐代皮日休曾作《襄州春游》一诗写道:“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表现出初春骑马漫步的悠闲;唐末词人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的得意之情:“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古代的很多诗人也像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样,清明前后会周边游或远游,目的地大多偏爱江南。李白去扬州踏青,满眼都是江南风光,于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中唐诗人白居易最爱杭州西湖春游,他的《钱塘湖春行》对春游的描写令人神往,诗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早已成为千古名句,也成为杭州西湖的一张文化名片。

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却是一幅因恋春而流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可谓文情并茂,脍炙人口。

此外,像唐代孟郊《长安早春》诗中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宋代文豪苏轼《踏青游》中的“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而南宋诗人徐元杰的《湖上》一诗更是生动地写道:“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这些诗歌都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的有关清明踏青诗词佳句。

踏青春游在唐代方兴未艾,宋代的踏青春游愈加盛行。诗人王令就以《春游》为题,赋诗一首:“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楼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通篇诗文在盛与衰、热闹与孤独、欢乐与悲愁的对比中,把由春游而产生的独特感受意味深长地写了出来。

诗人陆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郭,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短短四句,诗人踏青时的所见所闻便跃然纸上。

踏青之时,采花斗草也成了踏春之人的一项户外民俗活动。南宋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中写道:“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斗草是唐宋时期民众踏春时的一项民俗竞技活动,这个活动一是比赛谁采摘的花草名贵,二是用花草交叉拉扯,比赛谁的花草不易折断。在唐宋时期,除了荡秋千、拔河等踏青民俗活动之外,斗草算是趣味性颇浓的体育竞技活动了。

除了踏青、旅游,古人在清明节还喜饮酒。唐代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代诗人王禹偁曾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头两句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苏轼在左迁密州后,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下阕为“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碟小菜,一壶老酒,吟咏诗词,烹茶论道,快活逍遥。

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表现了踏青野炊、把酒共话春风的潇洒:“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三、诗词中的清明周边文化

唐诗宋词里的清明还有更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周边文化,比如“折柳”、 “插柳”、 “蹴鞠”、 “放风筝”、 “荡秋千”等。

清明时节的春光里,千万条如绿丝绦一样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着优美的身姿,室外杨柳依依,室内弹筝优美,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象,南唐词人冯延巳写下了歌词《鹊踏枝·清明》:“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南宋词人黄孝迈则将清明民俗的感伤基调融入诗句中,《湘春夜月·近清明》:“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南宋词人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中表现了清明插柳民俗:“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其实,清明插柳民俗在唐代已经出现。唐人认为清明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不受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已经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归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疾疫。

随着时代发展,有些清明的传统民俗现在已经过时了,插柳民俗发展到现代多不被提倡。现代社会讲究绿色生态文明,清明折柳破坏自然,这种民俗行为显然有悖于现代生态理念。有人倡议将古人插柳与现在的植树结合起来,清明植树既是遵循生态理念,更是对古人插柳习俗的承继。

清明诗句多以柳寄情,说明“柳”是清明节习俗的一个重要元素。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清明节春风和煦,绿树成荫,古时踏青、扫墓、上坟曾有戴柳和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的习俗。

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 :“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

关于民间“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是从隋代开始流行,隋代运河刚贯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植树,巩固河堤。而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湿润,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加上清明又是适宜植树的季节,因此插柳习俗从那时起渐成风俗,并延续至今。

更有一种说法称清明节插柳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常往来于烟花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他一生为仕途所不容于襄阳贫困而亡,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的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也与清明节有重要的联系。唐朝诗人韦应物《寒食》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描述了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

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

放风筝也是清明前后的习俗。唐代高骈《风筝》一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

清代吴友如《清明节放风筝》写道:“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唐代诗人韦庄笔下的清明“荡秋千”则又是另一番画风:“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北宋秦少游《满庭芳·晓色云开》一词写道:“秋千外,绿水桥平。”北宋词人张先《春门引·春思》也有“那堪更被月明,隔墙送过秋千影”的千古名句。

古诗词里的清明习俗就是这样意象万千,隽永丰富。但无论是悲欢离合、哀思绵绵,还是欢快祥和、杨柳依依,留给我们的,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