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草必备:王献之《草书九帖》(附释文)

 泊木沐 2023-04-06 发布于辽宁

王献之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嫁女于太子司马德宗(晋安帝)。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安帝时获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王献之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唐人张怀瓘《书估》评其书为“第一等”。同时,王献之还善于作画,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画为“中品下”。

相关链接

请点击标题观看

↓↓↓↓↓↓

1.这才是真正晋人笔法!

2.王羲之一家的“艺术人生”

3.王献之临终前的这幅字,超越了他的父亲!

4.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5.王羲之绝美小楷《乐毅论》,比《兰亭序》早五年

王献之虽然英年早逝,但书名与父亲齐名而并称“二王”,又同张芝、钟繇、王羲之合称为书中“四贤”。王羲之对献之期望很大,要求很严,亲自写《乐毅论》作为献之练字的范本,并积一生之书法艺术创作经验亲授爱子,以开启悟性并弘扬家学。

王献之不负父望,才气英发,其书法后期兼取张芝,自为一体,以行书和草书闻名,而楷、行、草各体皆精。在继承王羲之内擫笔法之外,另创新的外拓之法而自成一家,令后世在二王书法夺鼎摘冠之争中,莫衷一是。

-- 王献之《草书九帖》 --

(大观帖/历代名臣法帖)

释文(一)江州帖: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船迎汝。当具

东改(次)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诸谢当有,有便是见。今当语之,大理尽此。信

可一一(具)白。胛痛可堪。而比(以)作书纪(殆)若不可识。(二)疾不退帖:疾不退,潜处当日深。岂可以常理待之。此岂常忧忧。不审食复何如。(云)肌色可可。所堪

转胜。复以此慰驰辣耳。(三)消息帖:消息亦不可不恒精以经心。向秋冷疾下。亦应防也。献之下断来。恒患湿头痛。

复小尔耳。(四)省前书帖:省前书,故有集聚意。当能果不。足下小大佳不。闻官前逼,遣足下甚急。想以

相体恕耳。足下兄子以至广州耶。当有得集理。不念悬心也耳。

(五)近与铁石帖:近与铁石共书。令致之,想久达。不得君问,以复经月。悬情岂可言。顷更寒不适。颇有时气。君顷各可耳。迟旨问,仆大都小佳。然疾根聚在

右脾,脚重痛不得转动。右脚又肿,疾侯极是不佳。幸食眠意事,为复可可。冀非藏病耳。(六)知铁石帖:知铁石前往,快作乐。诸君善

处世,达于当年,不复过此。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不知那得不散怀。何其相思之深。临书意塞。(七)玄度何来帖:玄度何来迟,深令人

忧悬耶。常复(谓)有理,因祠监多。感足下(共)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卿岂须言亲亲,不已意

耳。安石停此过半日。犹得一宿。送所道,所以致叹。何物喻之。十一当浦阳。诸怀儿不可言。且不复得

卿送,有此叹。令此弈上道。(八)忽动帖:忽动小行多,昼夜十三四起,所去多。又风不差。脚更肿,转欲书疏,自

不可已。唯绝叹于人理耳。二妹复平平,昨来山下差静,岐当还。(九)委曲帖:委曲前书,且想胜常也,

诸人悉何如,承冠军定入,计今向达都,汝奉见欣庆。

但恐停日不多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