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 丨 好的设计如何为商业赋能

 z55j03b55 2023-04-06 发布于江西
01

设计的定义


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设计区别于艺术的一个根本点在于,设计是一种服务,而非自我表达。艺术是内心情感的主观表达,而设计则是以用户为核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行为。好的设计不仅能让消费者受益,更要给商业品牌带来巨大的无形价值。


02

商业本质


对于以经济利益为最终指向的企业机构来说,商业的根本目的是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润。那么排除税率因素,获取最大(净)利润可通过增加总收入和降低总成本来实现。总收入主要来自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而总成本则来自人力、运营、硬件、产品等。增强购物中心活动导入顾客的能力和效率,需要足够场景洞察力和深化设计,通过设计的差异化,对视觉产生刺激,抢夺顾客的注意力,抢夺认知资源。足以可见在未来,空间将成为一切服务的载体和流量的入口。


图片

消费升级和产业机构的改变,让增量物业的版图必须和变化了的因素协同;存量物业面临着城市更新的重新规划、再造,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那么,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空间的价值呢?

随着第四代商业模式的崛起,现阶段商业改造更新中,往往仅关注品牌业态的调整,从而形成购物、休闲、餐饮三大主导业态组合模式,进而导致商业项目的趋同化、缺乏自身的商业特色以及 “千店一面”的格局。因此,商业空间升级更新中,运营者不仅需要关注业态结构更新,还应适应当前消费者的审美偏好,积极拥抱新的消费趋势,在动线改造、场景消费、艺术植入、建立情感链接以及数字升级上不断为消费者创造惊喜

当商业空间被赋予了生活意义,空间便具有了更丰富的生活多样性,项目便能与城市中对生活有要求的消费者建立起更深的情感共鸣与粘合力。


03

如何看待设计的价值


近年来,艺术型的商业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世界各地,随着新一代消费人群审美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消费需求也进一步升级,商场需要匹配甚至引领更高层次的体验,商业场景迭代,艺术跨界已成不可挡的趋势。

在谈设计赋能之前,应该先确立该如何看待设计的价值。看国内的购物中心,设计的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而客户在选择设计服务商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忠诚度,除了作品,往往还看重的是设计公司的其他附加值,例如行业经验、专业精神、服务态度、成功案例等。


图片

大多数的成功创新并不是创造出新的实物,而是用新的条件把旧的事情在做一遍。创新的最大难点,不是想出新的方式满足需求,而是看到旧的满足需求方式不合理的地方。而且难点在于因为旧的方式被沿用多年,大家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问题,这会形成一道厚厚的认知屏障。真正阻碍创新的,就是这个东西。

而且使用新条件进行创新之后,如果用户的替换或适应成本很高的话就变成了炫技,不是真正的创新。

设计师站在用户和业务的视角,能够从全链路的视角出发,洞察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运用专业的设计方法去挖掘产品和设计的机会点,最终促进业务持续健康向上发展。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并不仅是为商业空间内容的丰富和品味的提升——在商业不断艺术化的同时,艺术也借助商业项目成熟的营销体系,得以触及到更广大和多元的人群,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其商业价值。

04

设计为什么可以赋能商业

当设计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实现直接关联时,更能激发起设计师创作的热情。设计师需要掌握更多数字化技术,更高效、直接地获取用户反馈,在第一时间根据用户日新月异的需求和喜好对设计进行优化,并快速将产品推入市场。

设计赋能商业,不是用设计来改变商业策略,而是通过设计方法来优化、创新商业策略所映射出的产品体系。商业环境下的设计职责是服务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用户需求,而连接战略规划和用户需求的介质则是“产品服务”,因此设计的工作也可说是“设计服务”。


图片

产品服务是企业在商业策略上的体现,如果说产品服务是连接商业和用户的介质,那么设计则是连接用户与产品服务的介质。虽然设计无法直接接触到商业核心,但是商业所映射出的业务需求(例如:产品形态、业务流程、运营活动、品牌传播、用户体验、合规服务等)需要通过载体来面向市场,而载体的形式则需要通过设计来规划并实现。

在购物中心的设计中内部流线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合理规划与购物中心的运营成败息息相关。动线改造,包括平面动线,立体动线改造,节点空间改造,成功的商业动线设计原则应该涵盖三个方面:1.内外部交通动线的顺畅性;2.动线空间序列的连续性;3.动线空间序列的完整性,强调建筑内动线和外动线设计的逻辑性以及与城市肌理的融入。动线设计作为商业设计中最重要的三要素之一,其优化调整不仅影响着人的行为体验,对商业建筑的运营收益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好的商业空间除了营收、客流,锁定客群,更重要的是空间成为传播、解读、体验、转化信息的一种媒介。提升空间内涵意味着必须让购物中心获得更具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消费体验,与消费者产生情感连接,让购物中心的标签与属性更加清晰。


05

场景式消费为商业空间注入灵魂

对于消费者而言,内容决定时间,时间决定消费。实体商业的沉浸度,从某些层面而言成为商业中心线上线下流量争夺战的关键竞争力。现如今,影响人们选择消费场所的不再是单一的目标物品,而更多是对情境的偏好、对代入感和互动性的追求。

①场所营造,创造有征服力的到访理由尽管实体购物依旧受到人们的青睐。消费者的要求却一直在不断的提高:除了购物的基本功能外,更加追求体验感;

②传统的设计维度展现出新趋势。原有的传统设计,包含大家都知道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照明设计、机电设计等。即使是传统的设计维度,也会在新空间时代也展现出新的趋势;

③主打感官体验!多维度设计理念融入。是此前开发商之前比较少接触的,包括整体VI设计、IP内容设计、主题空间设计、体验设计、数字多媒体设计等。

“社交”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活动,也是购物中心未来需要集中发力的趋势,需要洞察消费发展趋势和人的消费需求,重视与顾客的情感交流,不能简单粗暴和浮于表面,为商业空间创造场景、衍生内容,进而网罗不同社群的人们,激发人们在此社交互动,从而带动消费。

06

结语

用设计赋能商业,不是试图用设计策略去推翻boss的观点、去改变战略需求,而是洞察出商业规划所衍生的业务需求,通过设计方法来改善、创新各类需求进入市场的“方式”,进而推动商业发展。


编辑丨侯盼、陈抒

排版丨蒋歌

审核丨刘莉丹

图源丨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