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orMe会议】第一届NISS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LorMe青年 2023-04-06 发布于江苏
2023年4月3日“Nitrogen-induced Soil Susceptibility”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成功召开。研讨会由南农大学资环学院青年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资青会”)组织,是资青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线下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和生科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以及法国和瑞士等国内外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教授对研讨会的组织召开表示祝贺,鼓励大家深入交流,围绕国家需求做创新研究;南农大人才办主任、邹建文教授欢迎各位青年才俊来南农交流,期待大家通过研讨碰撞出合作的火花;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指出氮素与土壤-植物系统健康的密切相关,建议青年学者从微生物参与氮素周转角度思考土壤生物障碍发生和消减过程与机制。

上午,研讨会由南农大资环学院韦中教授主持。南京大学Jonathan Adams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不同小麦亲本和杂交品种的微生物组和根系活性差异。LorMe实验室博士生汪宁祺总结了过量施氮诱导植物病害易感性的全球背景,并从土壤/植物微生物组角度思考了氮诱导易感性的潜在因素。南农大生科院王保战教授讲述了氨氧化古菌(AOA)的生态生理特征及进化规律,并阐释了AOA在促进植物健康中的关键作用。LorMe实验室博士生杨可铭结合大尺度区域调查与时间序列研究,阐述了根际古菌群落与病原青枯菌入侵之间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黄新琦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土壤强还原技术在设施农业系统中协同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障碍及土传病害障碍的机制及应用效果。

下午,研讨会由南农大资环学院刘树伟教授主持。法国里昂第一大学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Thomas Pommier以里昂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氮相关功能菌群在提升城市土壤肥力及耐干旱胁迫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彭静静副教授从宏基因组的角度展示了施用有机物对土壤微生物组、氮循环相关基因的驱动作用。LorMe实验室王孝芳副教授介绍了土传病害发生与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的关联,并初步提出影响二者偶联的根际微生态机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单军研究员聚焦农田碳氮循环,介绍了农田碳氮元素关联、氮去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浙江大学罗煜副教授从氮素吸收、核心微生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玉米通过激发核心微生物吸收氮的策略。


在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中,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对“Nitrogen-induced Soil Susceptibility”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激烈而深入的探讨,并共同讨论了氮素管理与土传病害研究的交叉方向,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料团队

微生态与根际健康实验室

Lab of rhizosphere Micro-ecology

立足国家需求,探索学科交叉,引领国际前沿

开展微生态研究、致力于根际健康提升、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竞争求发展,合作谋共赢Competition & Cooperation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