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身内的传奇水世界--五苓散浅谈

 风声之家 2023-04-06 发布于江苏

请想象一片神奇的海洋地带,最近有一部非常耐人寻味的电影《深海》,可以带我们走入奥妙无比、色彩绚烂的海世界。

作为想象的蓝本真的很传神,也正是我们这条条文开启想象的原点,因为,我们的胃,正是人身之内的水谷之海。

此刻追随条文我们一起去巡游人身之内的神奇水世界,他我们展示着:水气是如何在人身之内循环,而五脏六腑又是如何变幻出莫测的魔法,令这一切成为现实。

【原文】第七十一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株,去皮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白术十八铢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因暖水,汗出愈。

第七十二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第七十四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我们一改往日的学习法,先从五苓散的药味与结构里一一品读,只为勾勒起五光十色的水世界:

我们先看“茯苓”,他仿佛在心肾之间施展着魔法,是人身“活水”循环气化的的彩虹桥,护航心阳照耀周身,潜藏海底,再起航,打通整个“水”在身内气化的全过程。

“猪苓”作为“茯苓”的“镜像”,可疏通身体之内的三焦水道,茯苓是时间最阳的植物松树下深埋的白色菌类,出淤泥处却依然洁白无暇,可见有利水能量,而猪苓是最阴的植物枫树下的黑色菌类,如此一白一黑,打通了人身有形无形各处水的气化循环。


“泽泻”可将污浊的水净化,如果说茯苓、猪苓利水的作用多在上焦,中焦,泽泻则通过疏通水中淤堵、污浊将水从下焦升至上焦流转。

“桂枝”与“茯苓”同护心阳,当所有的因素齐备之后,“白术”将水输送至需要的地方,一切归位,如常循环。

如此只是五苓散开局的动力,由此引动的人身五脏六腑的奥妙,从这里来浅浅一窥,《黄帝内经》中描绘出的人身动态全息景观在眼前浮现:

从水谷之海胃中,将水谷精华上输脾,进而输送滋养全身,心神以肺为宰辅,将生命的节律传递百脉,给予动能,血脉连接着储存营养的肝进一步将营养输送周身,气血、津液在人身的循环瞬间愈显清明起来,膀胱气化人身活水循环,三焦水道远超世间最为壮观的水利工程,小肠、大肠变化营养与糟粕的两端,竭尽其用......

也可参看我上一篇写的《身心内外,奥妙奇景浅浅说》

冰山一角,奥妙远远不是文字游戏能一略而过的。

我们进而欣赏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太阳病的状态下,汗出之后,有比往常更多的汗出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身体感觉是胃中干,且显烦躁,睡不着觉,想要喝水。那这种情况呢,“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可以少量给病人一点水喝,为的是令他的胃恢复原有的生气与动力。而不是给予过多的水来增加负担,损耗正恢复中的元气。

如果在“少少与饮之”这一方法上做的恰恰好,就不会再出现水毒、水气化不利等种种病变。说心里话啊,我们其实还是希望如“五苓散”这般的神奇武器不用为妙。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脉浮仍在太阳表证的状态下,小便不利,感冒期间微热又感到口渴,这种身体状态,指向着人身的水循环不畅,太阳经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利,水气循环不到上焦,因此感觉口渴、小便不利,抓到这些主证,我们就可以果断的运用“五苓散”。

我们接着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发汗后,脉象是浮脉,又跳动迅速,阳气集结在人身表层,因此又烦又口渴的状态也隐隐透露出膀胱气化循环失利,下焦蓄水,津液向上滋养不畅,一看到口渴,五苓散的指向又比较明确了。且有小便不利的隐涵又稳一步。

“接下来,还是在太阳病的感冒中“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有六七日了,我们还是会很敏感这样有周期代表的数字,疾病有所传变,表征(脉浮、汗出)里证(吐、口渴、尿不出来)都能看到一些,“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口渴很想喝水,但是一沾到嘴就吐出来,这种很即视感的紧张状态被命名为“名曰水逆。”

此时,我们可以想象出另一幅场景,当人身的水世界的秩序被水邪颠覆,膀胱司气化失职而沦陷,反成水邪的蓄水城池,人身水循环气化不通,水邪反攻上逆,影响上窍头目清明,可见晕眩;或影响肺气不降胸闷而喘;影响胃气不降而吐。

五苓散为何会用煮米后捞出来的无米“白饮”来调五种粉剂,就是为了这里规避汤药以水的形式一沾嘴就吐。这里的妙处还有一个,五苓散要用的有效,五味药需要遵循的比例是猪苓三,泽泻五,白术三,茯苓三,桂枝二,其中泽泻用的剂量最多,而桂枝最少,从药味比例也让我们再次印证勾勒出,五苓散进入人身之后的水世界传奇。

我们在上面的条文中频繁地看到“口渴”、“小便不利”这样的高频词出现,而头脑中勾勒出水循环种种变化的画面,都引导着我们可以运用“五苓散主之”来治疗。

引领着我们一起拉开人身水世界的传奇大幕。

附赠水世界小剧场

我们曾从“苓桂剂”(可参看上一篇文章)与“五苓散”两个不同的角度游览过人身奇妙的水世界,也浅浅一窥人身气血津液、百脉流行的生命节律,更悄悄感受到五脏六腑之间的连通,与神妙之处。

【原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那么此刻这一条文,会将一个摄像头放在我们的胃腑处,让你一览那里细部的不同变化。令你不得不感叹,伤寒论探测到的人体重重层次,真是极为精细、精妙。

“五苓散”揭示的人身水世界依然吸引着你我,那么入门的门票起码要有“口渴”、“小便不利”吧,那么“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其实就是接续上文的条件,告诉我们这样就可以敲开五苓散的神秘大门去体验其中的精彩与难过了。

与其相对的是另一扇神秘的大门,若是“不渴者”,就这样一个小小区别,人身内的变化可是千差万别,使用的方剂就专化为“茯苓甘草汤主之”,苓桂剂从中焦开启的人身奥妙世界有此打开。

茯苓、桂枝组合不需多说强化心阳之力,推动水的循环,甘草温补脾胃,定出作用的地平线,看生姜之力,将蓄积在胃中的水邪拔出清除,水世界重新恢复和煦。

你呢,将再也听不到胃部汩汩晃动的水声,“茯苓甘草汤”治疗胃停水的效果非常棒。因胃部胀满而生的心悸也可以得以治疗。

从苓桂剂里看“苓桂术甘汤”是从中焦出发疏通清理周身各处水内的水毒,而“茯苓甘草汤”专除胃内部的停水,如此勾勒出了苓桂剂里水世界的微妙不同。

如此,小剧场到此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