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之家 IP属地:江苏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12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从坚持用真武汤治好恶性高血压这个医案来看,温兴韬老师对病例的论叙也颇有技巧,他将患者的病证之严重程度与方证相对应后覆杯而愈的疗效置于强烈的反差之中,对方证辨证治万病的概念做了生动的诠释。此外,本案例的脉证、腹证并非是典型的真武汤证,值得玩味。方证相对应的诊治方法特别重视脉象与腹证,辨治真武汤证也不例外。日本汉方家龙野...
今天我们来聊聊:真武汤。故以助阳行水之法治之,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水,以助阳气,茯苓甘淡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生姜辛温,既助附子温阳祛寒,又伍茯苓以温散水气,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扶脾之运化;生白芍,一者,敛阴和血益肝,再者,缓急和营,诸药相伍,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制、临证中,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
五苓散, 一个最懂水的方子,专治:水肿、水胖、积水。回复 赤脚说:是要补肾吗。赤脚老师,新疆干燥,但是喝水很少,早起喝一杯温水300ml,一直到晚饭前才有喝水的欲望,一天喝不到500ml水,这是啥情况啊。回复 赤脚说:体内水饮要怎么做,我的肚子松松垮垮,小便多,测了体质是气郁体质,痰湿体质,阳虚体质,买了柴芩温胆汤,四逆通,养肝茶...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外邪里饮,所以服桂枝汤而表证不解,需要解表同时祛饮,因为已经发汗或下之,津液不足,虽应发汗,但应小发汗,故去桂以免发汗伤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条文的区别。可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因为“服桂枝汤,或下之”导致津液丢失而陷入阴证,机体功能沉衰,即可仿照第20条的桂枝加附子汤...
2.痰饮。湿痰既成,阻滞气机,橘红辛苦温燥,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乃“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为臣药。半夏与天南星相伍则燥湿化痰之力强,橘红与枳实相合则行气之力增,故祛痰行气之功较二陈汤为著,适宜于痰厥证,或痰饮壅盛所致的胸膈痞塞、咳嗽喘促等症;小半夏汤与二陈汤皆以半夏为君药,具有化痰和胃之功,均可治疗痰阻中焦,胃...
经方思维篇:去除水湿五苓散的领悟经方思维篇:去除水湿五苓散的领悟。后来,自己读书多了,知道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阴虚,而是体内的水湿太重了,水湿蓄积在膀胱,导致气化不利,这会导致整个疏布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所以身体还是处于缺水的状态,此时是局部水很多,但是另外的部分缺水,所以会口渴,但是喝的水会很快尿出。在《伤寒论》里面...
气不化水是五苓散证的病机关键气不化水是五苓散证的病机关键。《灵枢·本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五癃津液别》又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在生理状态下,人体内的水液,由三焦外出腠理皮肤即为汗...
仲景利水神方五苓散,可治疗肾炎,肾衰,水肿,泄泻,肠炎,眩晕,黄疸,耳鸣,疱疹……原有水饮停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势必导致愈饮愈蓄,水无去路,反而上逆,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痰饮与水湿异名同类,湿聚则为痰,水停则为饮,水湿停聚,久而不去则成痰饮,痰饮上泛,肺气不利,则吐涎沫,短气而咳。方中重用泽泻,取其直达肾与...
原有水饮停蓄下焦,加上饮人之水不得输布,势必导致愈饮愈蓄,水无去路,反而上逆,则水人即吐而成“水逆证”。痰饮与水湿异名同类,湿聚则为痰,水停则为饮,水湿停聚,久而不去则成痰饮,痰饮上泛,肺气不利,则吐涎沫,短气而咳。水湿蓄于膀胱,则影响其化气行水之功,佐以桂枝既能温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又可疏表散邪,以解除太阳之表证,...
2.真武汤合四物汤:2.真武汤证、理中汤证、六君子汤证,均有下利。但就其下利的病理而言,真武汤证属少阴下利,理中汤证和六君子汤证属太阴下利;就其症状而言,真武汤证的下利呈水样便,伴有四肢厥冷、恶寒,而理中汤证和六君子汤证的下利呈鸭溏便,或泥状便,伴有消化道症状。3.真武汤证和附子汤证,均属少阴病,是肾阳不足,水湿为患,故均有...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