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法、术(战术和战略的思辨)

 nysd2012 2023-04-06 发布于北京

一、道法术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Image

道法术的追求是一个人修为级别的高低,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体现在平常做事的些许细节之中。

为什么有人可以许多事情压来的时候从容不迫,处理许多比较难得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不管什么样的事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去应用在生活之中。

往往,这样的人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道”

《道德经》第一章就写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Image

真要说“道”是什么,没有人将他很好的描述出来,他既不是一种物质,也不是一种能量。

有许多的人对这句做出了许多角度的解释,最让我认可的还是台湾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的说法:道,是一种不言而知之的智慧。

Image

我们大部分人在许多时候还是留存在“术”的层面,都在学一件事情,一个技能其本身的内容,并没有形成普适性。而什么可以对许多事情的处理,技能的学习有普适性,那便是“道”。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特别适合今天的话题,也可以对很多道法术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知识靠传授,方法靠示范,智慧靠启迪。

Image

我们大部分的人学习的不过是知识本身,如果想要学习很多的知识要有合适的方法,但是要对不仅是知识,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从容应对,我们需要有智慧,也就是“道”。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我们可以没有术,没有具体的知识,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学习知识的智慧和方法。我们如果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也就会止步在这个境界了。

我们知道了“道”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获得“道”?

“道”是一种无形的智慧,是内化于心的修为,无法言传,只能自己去悟,故而有了“悟道”一说。

Image

古时多少隐士之人去一远离尘世之地,只为寻求悟道,包括在今天广为流传的佛教鼻祖释迦摩尼,也是在菩提树下悟道而修成正果,形成了一套完整充满智慧的普世哲学。

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肯定不能像那样也远离尘世,既不现实也不理性。

Image

我们一般人的悟道要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处处小事和方方面面,对日常的小事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切不可人云亦云。

对过去的事要有复盘,未来的事要有规划,最重要的是现在的事要有想法。

当时间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自己已经对一些事情整个过程有过整个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且亲自见证了事情的走向。当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已经潜移默化对这些事情逻辑有了自己的一个内化和消化,也就是我们悟道的过程。

整个过程走来,让我感觉要真正悟道,我们一般人门槛最低的方法就是去看好的书,去看名人的传记,他们的故事大都经典而有能量,我们可以从中吸收其中他们一些成功人士的做事逻辑和成长历程,之后自己内化,形成自己内心的“道”。

Image

还有一个方法,现在许多的成功人士都有冥想的习惯,这个冥想甚至现在成为了一些人的日常和每日活动。在冥想过程中,人会处于一种极强的心流状态,多冥想,自己平时平日的感悟能力也会变强,不会让自己纠缠于日常的纷杂之中,乱于无形。

道法术,先求道而后求术,才是让我们在平时能得心应手的真传!

二、战略与战术

战略与战术的思辨与道法术有相似的哲学观,但是在细节上或许还会有些许的不同。

战略属于宏观大局上的布局,类似于“道”但不是“道”;战术侧重于具体层面的问题,类似与“术”。

Image

拿许许多多考生的多科考试上来举例,有太多的同学会疲于应付在多科作战,忙不过来不知道先忙哪一个科目,因为这些都很重要,都是考试要考的科目。

但是这就仅仅只是站在战术的层面上思考,我们只是考虑到了都要考,但是筹划整体,语数英三个主科一定是最重要且一般是分值最大的并且长久需要的学科,像一些小科重要性一定亚于主科,所以为什么要有区分。

自己本人在现在这个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上吃过很大的亏,在初中的时候因为一下子先上来很多的科目,因为中考还考体育和两个十分的科目,当时想问题仅仅就是停留在战术层面,想的是不能丢的分不应该丢,甚至把很多时间放在了不该丢的70分上(体育50和两个10分的科目),忽视了战略层面的考量。

Image

最后的结果也基本按着自己的来,70分拿到了69分,理科综合也拿到了139/150,的分数,但是三大最主要的主科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让自己整体的分数很低,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战略层面的思考。

还有我听到接触过有许多的高中数学老师,在许许多多最重要的备考时间中都带着学生们写很难很难的模拟卷,有时候连着两三节课让学生挨着去上黑板写一道很难的数学题还写不出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熟悉基础部分,熟悉考试真正考的内容。

我原来会想是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错的,因为老师毕竟是老师。但是最近的这些年,有太多的事实已经证实了当时的我是正确的。

Image

我现在跟着的一个考研数学老师,是原西安交通大学的数学系教授,没错,就是武忠祥老师,他们这些更加优秀的老师都主张的是抓基础,抓重点,肯定不会支持任何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基础还掌握不牢的时候去解一道很难的模拟题。

这些事情看来是很可笑的,但是更可笑的是这些事情真的就曾经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的身边。

有许许多多本来底子很优秀的学生,大家也没有太多的想法,疲于战术上的勤奋,却忽视了战略上的错误。

Image

当宏观的战略发生错误的时候,再多的战术勤奋也不过是留在表面,对事情本身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我们在日常也应该有宏观战略的规划,时时刻刻把握好主要的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

时时刻刻保持模糊的目标,清晰的方向!

Image

三、预告篇

《人生大事》:生死之外,再无大事

《三傻大闹宝莱坞》: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上次还挖了三个坑,因为今年时间紧张,尽量做到每周一更,好事多磨,耐心等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