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烧烤烤红的淄博

 淄说淄话 2023-04-06 发布于山东
作为一名淄博本地人,我一直没觉得烧烤有什么好吃的。然而那些年轻人并不这样的认为。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的话,那就两顿。”我那些年轻的同事们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烧烤对他们来说,可能并不是仅仅代表着一种食物的吃法,还是一种休闲和解压的方式。年轻人精力旺盛,也许他们的夜晚,就该属于这热闹的街头,就该融入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
前年的时候曾听一位同龄人说起,儿子在青岛上大学,周末会带一帮同学们坐动车专门到淄博吃一顿吃烤。这让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淄博的美食这么多,这些孩子们大老远坐车,怎么偏偏是奔着烧烤来呢?
现在想来,其实那时候淄博烧烤这把火已经点着了。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情势,没有蔓延开去。
2023年的春风一吹,淄博烧烤忽然在全国走红,那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样。
前几天,看到同事在朋友圈转发了央视新闻视频号《淄博烧烤为什么能出圈》的视频,配文内容:表姐家的正味烧烤被央视新闻报道了,欢迎大家去品尝。
紧接着,在各种视频里看到了同事的表姐刘静。“淄博不仅有烧烤,还有很多很多的美食,淄博是鲁菜的发源地……淄川的蒲松龄……博山的美食和陶瓷琉璃……临淄的古车博物馆……马踏湖的鸭蛋……”“炉子代表温度,小饼代表包容,小葱代表淄博人的热情和豪爽……”一个烧烤店的老板娘,为整个城市的文化旅游代言,赢得了网络上的叫好声一片。
看吧,这就是好客山东,这就是热情的淄博人。
怪不得网友评论说,一个烧烤店的老板娘有这格局,也不怪淄博烧烤能走红。
开春的烧的这波流量一来,淄博人几乎是举全市之力,拿出所有的热情去拥抱这波外来客。
政府的动作很及时,各方面的服务都很到位,开通烧烤专线,延伸旅游线路,住宿优惠、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从吃住游等各个方面都为外来的客人提供便利。连平时爱吃烧烤的本地人都自觉不去和外地人抢座了——先让给他们吃吧,咱们来日方长。
人流带来了物流和现金流,烧烤火了的背后对各行各业拉动作用很明显:烧烤店的营业额翻倍,烧烤店开始大量招聘工人,连小山村的人都加入了串肉串的行列。打车的外地人多了,酒店入住率猛增,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里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齐盛湖钟书阁打卡的人流暴涨……
有人曾预言这波热度很快就会消退,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清明节下午出去路过老城区的一个烧烤店,发现门前还是排着长长的队,都是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淄博,真的成为了网红城市。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通过烧烤这扇窗口,看到这座城市文化的厚重,与开放包容的胸怀。
两千多年前的淄博,也曾经红过很多年的。
那些年轻人啊,如果有时间,可以慢慢游览这座组群式城市,品味这里多元的文化。游一游有当年诸侯会盟马蹄踏成的湖,看一看齐王和名相埋骨的冢,爬一爬从齐到鲁绵延广博的山,再去黄河边上凭一凭栏。
可以听当地人讲述当年的“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八百年齐国故都的辉煌历史,“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繁华盛世;可以遥想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中朗朗书声和孔子闻之三月不知肉味的泱泱大国之齐风韶乐;可以追溯一下从蹴鞠到世界足球的源起,从八千前的窑炉之火到如今遍地盛开的陶琉之花;也可以重温一下从“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创作的聊斋故事到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的美好传说……
发完思古之幽情,再感时光之变幻。在古老厚重的另一面,淄博更是年轻而时尚的。年轻人聚集地有唐库、天空之橙这样的文创园区,也有随处可见的咖啡馆、酒吧、时尚餐厅、口袋公园、文化体育场馆等休闲空间。全域公园建设,处处花开,城市的角角落落皆是美景。五好城市——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
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天,淄博的烧烤之火,仍然在滋滋地燃烧着。春天里的这一把火,送走了冬天的寒冷,烤出了灿烂的春光,烤红了淄博的文化旅游市场。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问淄博烧烤为什么火?那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背后有无数的淄博人在默默努力着,从努力推介城市的烤烤店老板娘,到自觉把周末让给外地人的普通百姓,到为了维护城市形象在辛苦付出的各行各业,大家都爱自己的城市,爱自己的家乡,希望看到它越来越好,越来越红。
烤到底有什么魔力让那么多人奔波千里来品尝?大概烧烤摊前的人们,撸的不仅仅是串儿,更是一种感觉。在这个能用小饼卷一切的城市里,他们看到了包容。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的话,那就两顿。
如果生活中的你,遇到了什么不开心,那就,来淄博吃一顿烧烤吧。让灵上的负重,生活中的酸辛,都随着升腾的烟火气,烟消云散。愿你以后的人生也如这烤炉中的炭,一经点燃,红红火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