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橘杏春秋|二十年的快递五十年的路

 369蓝田书院 2023-04-06 发布于广东

每年的清明节气前后,我都会收到一个来自浙江杭州的快递,年年如此,岁岁如此,二十年了从未间断,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是如此。寄件人是浙江杭州的何嘉琳。所寄之物为同一种礼品,那就是最上等的明前茶,最上品的西湖龙井茶。

一年、二年或许可以,五年、十年已不容易了,而二十年坚持如此,真是不容易,也不多见吧!而这二十年的快递,更联系着五十年的路。故事的缘由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图片

20世纪70年代,我有幸参加全国中医妇科学习班华东片学习,地点在杭州,借这难得的机会我聆听了浙江中医妇科名家何子淮、何少山两位先师宝贵的经验。他们兄弟俩是何氏妇科的领军人物,各具特色。我当时还年轻,好学之心如饥似渴,觉得课堂学习还不够,故特地请教何子淮老师,利用晚上时间再上门拜访,他一口就答应:“你从上海来学习不容易,我多教教你!”

时间已经很晚了,何子淮老师还不断地向我传授道理,讲解用药的原理。他倾囊相授拼命说,我全神贯注拼命记,密密麻麻的笔记,体现的是他老人家厚重的爱,是他对青年学生的情。我有时会感觉麻烦了老先生,觉得不好意思,可老先生却非常热情,一点也不嫌麻烦:“您有什么问题,可以寄信再来问。”我捧着这沉甸甸的笔记,至今还难忘那晚血浓于水的师生情义。当时我只是个小医生,可受到了何老如此的器重、厚爱,而且他特地请我到杭州有名的楼外楼品尝杭州名菜西湖醋鱼。

何子淮老师,我之后在参加全国会议或学术活动时,也常常见到他出现在主席台上。何老师看上去很严肃,给人以高不可攀的感觉,殊不知他对青年医生是那么地平易近人。因为他知名度高,社交面广,在会议期间经常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为了中医妇科事业,不辞辛劳,乐在其中。我每次碰到他都彬彬有礼向他问好,他见到我也非常热情,有时候还问我:“你最近又有什么问题吗?”他对我这个爱问好学的不起眼的上海学生没有忘记,事业繁忙却对我还情有独钟,真是让我很感激!

记得有一次有点空隙,有个机会,他风趣地和我讲了一则临床中遇到的小故事,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我把它记录下来并作了整理,后来发表在《上海大众卫生报》上,题为《头发“下”胞衣鱼汤“解”诸恙》。这个案例思路宽广,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后来我听说何老仙逝的消息。因为上海有关方面收到通知再转告相关人员,时间上有了耽搁,使得我无法如期参加纪念活动。为此,我心中一直难以平静,特地到杭州去弥补心愿。我带了他老人家最爱的五粮液,带了莲花盒、装有蜡烛的托盘,到何先生家故居去祭供。在供台前,我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师母见此情景,马上过来搀扶,连声道:“不,不,要不得,你鞠躬就可以了。你特地从上海赶来,他已经很高兴了。”我对师母说:“你就让我好好磕头,我现在还跪得动。”

何子淮、何少山伯仲是中医妇科何氏流派的两根台柱,同出一炉,却各有千秋。

图片

20世纪80年代,上海中医学院受托举办全国中医妇科高师班,校领导把班主任的重担给我,要我挑起。当时我孩子还小,母亲又病重住院,但想到这件事很重要,又是为全国中医妇科培养人才,为上海中医妇科争光,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办好。为了事业,我忍痛放弃一切,全心投入高师班大大小小的一切工作。这里真是感谢我的另一半——林先生,他知道我有强烈的事业心,积极支持我、鼓励我,为我承担,给我支撑。

我们高师班办得非常有特色,不仅邀请上海中医妇科、西医妇科各大名家讲课,而且讲授的主题都是选择他们最有心得、最具特点的病种,不重复,不泛泛而谈。在课程中还特地增加了当时比较“时髦”、比较前沿的课程,如遗传学、免疫学等等,这在以往中医学习班中很少讲到。在讲课之外,还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学的安排,特地邀请著名武术家老前辈王子平的女儿、上海体育学院王菊蓉教授讲授和示范“第二青春操”。“第二青春操”是我请教武术家王菊蓉和吴诚德两位老师,三人共同创编的妇女更年期保健操。这次外地特地邀请何少山老师讲授,请他把丰富经验和独特心得传授给全国各地学员。

何嘉琳是何子淮的侄女、何少山的女儿,她从小跟随两位先生左右。这次高师班她也来参加并担任班长。她不仅自己学得好,还带领全班一起努力学习。学成后,学员们个个都很出色,后来均成为当地中医妇科的骨干,有的当科主任,有的做院长,有的读博士深造。何嘉琳是其中的佼佼者,日后成为浙江省名中医,现在更是成为全国名中医。嗣后我与何氏妇科的情结绵绵不断,只要有机会到杭州去,我就必然去拜访何少山老师,听他的指点和教诲。何嘉琳常在一旁,彼此交流、切磋,林先生也陪我前往。

随着对何氏妇科的不断发展、创新及对中医妇科学发扬所作的贡献,何嘉琳的地位一直在改变,在提升,但是有些东西她一直没变,她一如既往的那份情没变。后来何少山老师仙逝,这份情一直在绵延,不随时光而淡出。何嘉琳还是那么热情地称我乐老师。实际上,我是她高师班的老师,但更多的是共同为两位何老的学生,共同为中医妇科事业奋斗和努力的战友、实践者、弘扬者!

一代名人谢世,但下一代仍一如既往,仍在上海和杭州之间织成一条友谊的丝带。年年的快递,年年的茶叶,就是最不容易的象征。而且何嘉琳工作繁忙,就由其爱人马先生办理快递,不辞辛劳。现在,虽然我们彼此都已从风华正茂进入耄耋之年,二十年的快递还在继续,五十年的路还在延续,我心中对何氏妇科的感恩之情、感激之情也一直在延伸。

师恩如山,真情无价。

图片

相关链接

浙江何氏妇科始于晚清,薪火相传一百六十余年,嫡传四代,外姓已传五代,代有名医,一门数杰。自何九香先生悬壶杭城,其子何穉香承之衣钵而载誉沪杭;三代传人何子淮、何少山兄弟幼承庭训,尽得真意,学术更上层楼;第四代传人何嘉琳集何氏妇科大成,厚积薄发,不断开拓。百年来,何氏妇科一直是独成一派的中医学术体系,既推崇仲景,博采众长,用药灵动,师古不泥古,又不墨守成规,积极贯通中西医学并进行大胆创新。

何子淮、何少山为何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杭州解放初期,坐堂于“何九香女科诊所”的何子淮、何少山俩兄弟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联合起来,振兴中医”的号召,投身杭州市中医院,开设中医妇科和病房。1953年又向国家捐献何氏秘方“定呕饮”,获政府嘉奖。兄弟二人将何氏妇科流派推向高峰,并得到国内妇科界的广泛认可,仁名远播全国甚至海外,二人分别为全国第一、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何嘉琳系何少山先生之女,1962年进入杭州市中医院工作至今。先师从父亲何少山,后作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何子淮的学术继承人跟师三年,尽得二老真传,成为何氏妇科代表性人物。她家学深厚,从小耳濡目染,浸淫于望闻问切的场景,徜徉于丸散膏丹的世界,自幼便进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医世界,打下了热爱中医的印记。1968年何嘉琳留院工作至今,历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86年,经选拔参加上海中医学院“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师资进修班”研修学习,得到了朱南孙、庞泮池、沈仲理等老师的亲自教导,其学术视野、思辨能力、临床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1991—1994年何嘉琳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名中医何子淮学术继承人,经过严格跟师考核,顺利出师。跟师三年期间,作为何子淮老中医的学术继承人和助手,她将厚厚的跟师资料,系统整理出版,伯父欣然将其命名为《医灯增焰在薪传》。何子淮与何少山两位老前辈的医术虽同为何氏妇科、一脉相承,但又各有所长,这样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使何嘉琳尽得何子淮、何少山二老真传,既继承何子淮辨证细腻准确、用药胆大灵活的特色,同时也继承了何少山独创的温通疏补法治疗流产后继发不孕及善用温阳法治疗崩漏等学术经验,集何氏妇科大成。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乐秀珍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