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的起源与演变:究竟谁是初始之作?

 家有学子 2023-04-07 发布于甘肃
草书,这种中国书法的一种独特形式,以其流畅、简练的笔画脱颖而出,吸引了无数书法爱好者。然而,关于草书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学界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

草书自诞生伊始,即与“隶变”紧密相连。隶变主要研究小篆与隶书,属于正体字范畴,而草书则主要应用在公牍文稿、尺牍抄文或者书信往来等场景,属于草体字范畴。庾肩吾曾指出:“草势起于汉时,解散隶法,用以赴急,本因草创之义,故曰草书。”可以看出,草书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赴急”,在书写过程中摒弃了繁琐的正体字形式。

章草的产生原理也是针对正体字的“解散”,以求“赴急”。然而,关于章草产生的确切时代,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至今仍无法确定谁是章草的创始人。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提到:“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我们可以推测,卫恒所指的汉代出现的草书,可能就是章草字体。

草书在演变过程中,根据面貌的不同,衍生出了藁书、草隶、草、隶草、章草、今草、新草、草行、小草、大草、狂草等多种称谓。这些不同类型的草书,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为中国书法的世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草书的起源与演变历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和并且流传各种版本。尽管我们至今仍无法确切知晓草书的创始人和产生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草书的美感,去挖掘其中蕴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附·张芝章草书法《秋凉平善帖》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