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丧”的智慧 | 听过许多道理,活得马马虎虎

 加国第一生活 2023-04-07 发布于加拿大


拥抱遗憾,

成就普通。


很多人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心事交给树洞,把努力交给鸡汤,把好运交给锦鲤,然后对自己说:“听过许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给不常上网的朋友们解释一下吧。

现在的年轻人迷信星座,就如同上一辈人相信十二生肖,总是将性格与星座分析挂钩,喜欢对号入座,以星座的普遍性格来规范自身行为;

树洞其实是一个比喻,对着树洞诉说自己的秘密和不开心的事,就没有第三者知道了,现在通常指一些网络上的匿名情感账号;

鸡汤则更为常见了,微信朋友圈那些劝说人努力的、喊口号的、乱举成功案例的,都是鸡汤;

锦鲤原本是一种观赏鱼类,不知何时人们相信它能带来好运,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祈福,希望能借此克服目前不如意的境况。

这句话其实有些挖苦的意味,在讽刺那些自欺欺人却从不行动的人。与之相应的,还有把发财交给抽奖,把身体交给保健品等等。

可人性总是脆弱的,时不时需要心灵寄托,以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作为精神动力,的确可以在困难的时刻得到安慰,带来正能量。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明显缺少一环,或者说有相当重要的部分被稀释淡化了。

想要过好自己的一生,仅有道理是绝对不够的,你的行动才是决定性因素。

奈何惰性是最难打败的恶魔,要自己动手实在太累了,如果听天由命可以轻松一些的话,人生过得好不好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吧……

诚然,大部分人都过着碌碌无为且追求舒适的生活,挺快乐的,没什么不好,安逸的日子甚至有着更高的幸福度,对于加拿大华裔移民来说也是主要的指标之一。

但是你追求的“好的一生”,是需要付出才能够收获的。

当感慨人生有遗憾的时候,当事人想的往往不是如何修正、如何做得更好——他们想做的往往只是感慨本身。遗憾和辉煌一样,都是回忆中强有力的里程碑。我们懂了越多的道理,越能理解当初的不成熟,遗憾就越发沉重。

而遗憾之所以为遗憾,就是因为它不可改变。反倒是星座、树洞、鸡汤、锦鲤这些玄乎其神的东西,在面对遗憾时,成为了处方良药。

因此,没有必要对它们嗤之以鼻。或许你更强韧、更清醒,对于这些“忽悠人的玩意儿”不屑一顾,可它们作为符号而言,却有深远意义。

确实听过许多道理,但感性的事儿本就不讲道理。


小编是处女座,正巧被星座分析说中了,有洁癖,轻微强迫症,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格外吹毛求疵。吃饭时汤水滴下来一定要先把桌子擦干净、一天要洗无数次手、脏衣服绝对不能穿上床,之前养宠物的时候,差点要了我的命。

我明白每个个体都不相同的道理,打标签是没有意义的,也不愿意通过所属集团来给单独的个体下定义。

不是每个河南人都偷井盖,也不是每个东北人都是老大哥。

但“处女座”人群确实存在一丝隐隐约约的相同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先入为主的观念,或仅仅是巧合。这一丝相通之处非常有趣,它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我的一部分,并且将其放大处理。

我变了么?是否因为星座,我变得不像我了?还是说我为了迎合星座,故意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好像都没有。

我的人生中存在着不完美之处。失败的恋爱经历、失败的学习经历、失败的工作经历……在听过更多的道理后,我得以反思、总结,而后生活仍旧马马虎虎。

吊诡之处就在于逻辑的反证性。

很多人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却又听了太多的道理,只好将性格交给星座、将心事交给树洞、将努力交给鸡汤、将好运交给锦鲤,继续无奈地、浑浑噩噩地过下去。

天上不会掉馅饼,其实大家都知道。

“丧文化”,是愚者的智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