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蛋白的“ ”多少能确定病情的轻重吗?不能,应该看这4个方面的指标

 caimin133 2023-04-07 发布于福建
图片

  我想肾病患者,甚至不是肾病的人应该都听过尿蛋白+这种说法,一般在做完尿常规检查后,为了了解尿蛋白的多少和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等,通常会用“+”来表示,分别为-”、“±”、“ 1+”、“ 2+”及“ 3+”,有些医院的尿常规中还可能有“ 4+”的尿蛋白,等等。

图片

  尿常规中蛋白有“+”表示尿液中的漏蛋白增加了,一般来说,“+”越多,表示一次尿液中排出的尿蛋白的浓度越高。

  这样问题就来了,尿蛋白的“+”多少能确定病情的轻重吗?

  肾内科医生表示:不能!

图片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次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的加号,只能表示本次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即使是蛋白质加号增加,只说明一次尿液蛋白的浓度升高了,而下一次的尿液蛋白含量肯定是会变动的,一天24小时每次排出的尿蛋白可能都不一样。

图片

  一般来说,晨起空腹、发热发烧、大量出汗、激烈的运动或者是消化道出血以后尿蛋白都会增加,而这些因素就不是肾损伤引起的。所以尿常规里的尿蛋白“+”并不能完全代表肾病损伤的程度,而应该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测定一下。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判断标准:

图片


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为≤ 0.15克,则说明患者的尿蛋白是“正常”的,就算尿蛋白偶尔出现“ +”号,也不能说病情严重或肾病加重了。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为> 0.15克且不足 1.0克,则说明患者排出的尿蛋白为“少量”。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为介于 1.0— 3.5克之间,则说明患者排出的尿蛋白为“中等量”。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为≥ 3.5克,则说明患者排出的尿蛋白为“大量”。

  除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外,我们还会从下面4个方面综合判断病情。

原发病与病理类型


比如 IgA肾病 1-3级与微小病变等患者,相对来说,其病情是较为轻的;比如狼疮性肾炎Ⅳ型、糖尿病肾病Ⅴ期及新月体肾炎等,相对来说,其病情是较为严重的。这就需要弄清楚患者的原发病和 /或病理类型。

图片



危险因素是否还在


仅有尿蛋白升高,不能完全说明病情严重,反而更多需要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并发难以治疗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合并血栓与栓塞性疾病等等,都说明此时患者的病情严重。



对药物疗效的反应


尿蛋白再怎么高,如若在用药后,肾病患者的疗效很好,病情逐渐获得缓解,则谈不上严重。相反,就算尿蛋白不是特别高,若经治疗后,肾病患者的疗效不明显或无效,则提示长期预后差,病情反而是严重的。



慢性肾病所处阶段


慢性肾脏病( CKD)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 CKD 1— 5期,是以肾小球滤过率来作为分期依据的。当肾病患者到了 CKD 5期一定比 CKD 4期严重,依此类推, CKD 2期比 CKD 1期严重等等。

图片



  尿蛋白“+”要查要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要看,检查各种指标都是为了更进一步的、更全面的认识患者的病情,这对于准确的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更好的了解肾病、更好治疗肾病。

  如果您对肾病治疗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随时来咨询我们专业的肾病医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