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种中药药量用的好,功效大不同,建议收藏学习1、当归

 河洛娃 2023-04-07 发布于河南
20种中药药量用的好,功效大不同,建议收藏学习
1、当归——小剂量补血;常规剂量补血活血;大剂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提示:当归不仅能补血还可活血。如果用大量就容易行血,动血,容易口干、烦躁、失眠、甚至流鼻血等。因此,在日常调理时,血虚的女性不适合用大量的当归煮鸡蛋。

2、川芎——作为引经药,量轻,强经少阳胜于柴胡。用于外感头痛,量宜轻;用于肝阳上亢头痛,量稍重;用于瘀血头痛,宜重量,用它的窜通作用。

此外,川芎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

3、红花——少量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4、细辛——风寒表证量宜轻;风湿类关节疼痛等,大量剂往往效果更好,它能钻进关节、筋膜紧密的地方,辛温通痹止痛。

5、麻黄——常规用量发散风寒,发汗解表(冬季用量宜大,夏季用量宜小);中剂量宣肺平喘;重剂量利水消肿,多与生石膏搭配。

6、浙贝母——常规量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常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大剂量解毒散结,用于各种结节等。
 
7、石菖蒲——量轻为药引,能够明目、开音,用于治疗角膜溃疡、声音嘶哑等;常规量,用于湿浊蒙蔽清窍者,失眠胸闷等;大剂量可调理久泻。
  
8、麦芽——生麦芽通乳,“生”取其“生发”之意,常规用量;炒麦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大。但用于回乳时,也可以生麦芽、炒麦芽量各半。一边生发,一边炒枯,这样不容易堵塞。
  
9、薄荷——量轻取其发散作用,能够疏达肝木,发散郁气,又不太过行气耗气,如逍遥丸;常规量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如银翘散。

10、槟榔——常用量,消积、行气、利水;大剂量,祛姜片虫、绦虫等。

11、浙贝母——常用量,清肺热、润肺燥、比如秋天炖秋梨;大剂量,解毒散结、收敛疡面, 比如用于溃疡性胃炎等。

12、白术——常用量健脾止泻;大剂量,益气通便。

13、代赭石——常用量,和胃降气、止呕止噫,如旋覆花代赭汤;大剂量,用于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如镇肝息风汤。

14、大黄——小剂量可止泻;常用量,可泻下。

15、防己——小剂量,能使尿量增加,如防己茯苓汤;大剂量,则作用相反。

16、龙胆草——小剂量,开胃健胃;大剂量,清肝胆湿热。

17、龙骨、牡蛎——小剂量:摄汗,止汗;中剂量,有定喘作用;大剂量,有安神作用。

18、胖大海——常用量,清热利咽,治声音嘶哑;大剂量,用于大便热结者。

19、肉苁蓉——常用量,补肾助阳、益精血;大剂量,润肠通便,用于肠燥津枯的大便秘结。

最后,因个人体质及病情差异,以上中药请在中医指导下辨证使用。#如何做健康老年人# #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