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雨(随笔)

 我的七彩石 2023-04-07 发布于浙江

                                           

 

         “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杜牧的这两句诗歌,无疑是这几天网上引用最多的名句。而有关清明的吟咏,更是铺天盖地地涌来。连视频中搔首弄姿、扭腰摆臀的镜头都少了不少。不能不说,国人的清明情节还真不是一般地重。

         本来扫墓、祭奠就让人们的思维深深地陷入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伤感中,而淅淅沥沥的细雨,更是添加了人们对往事的怀念。尤其是今年,五号的清明,四号就下了一天的雨,六号的今天,一大早上就已是细雨霏霏了。似乎老天爷专门留出了清明这个正日子,让人们去上坟,烧纸?

         网上气象专家们不失时机地出来解释,清明前后雨多的原因:

1. 清明时节,冷空气开始减弱,暖空气逐渐变强,冷暖空气的交汇冲突,就容易形成下雨的天气。

2. 清明前后,空气湿度增加,云层中电荷也开始积累,它作用在水分子上的时候就会产生分裂和电离,最终形成降雨。

3. 温度的变化,会在大气中形成压力不同的气旋,进而演化出压力不同的区域。气流会从高压力的区域流向低的区域,这种流动遇到冷暖交汇处的时候,就会形成锋面雨。

      专家们洋洋洒洒地说了很多,云里雾里的散人,也就是大致明白了上面的意思。所以散人还是宁可相信当年母亲给他得解释,清明节前后的雨多,那是因为亲人们的眼泪。不是吗?多少万、多少亿人思念亲人的泪水,得下多少的雨呢?不然杜牧怎么会用断魂来形容清明时节上坟人的心情?当然,真正到了断魂的地步的人恐怕还是有数的,但是悲伤思念,却是这个时候多数人思维的主题。

                           “雨落清明,落在坟上的

                 是泪, 落在心里的是血

这是某位不知名的诗人写的清明雨。与杜牧的断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是加重了人们心头的哀伤。

倒是与杜牧同时代的大文学家韩愈,他写清明雨的心情却是要轻快很多: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没错呀,清明时节的北方,花虽然已经开了几轮,但是青草却是稀稀拉拉、若有若无的状态。不信?不信你出去看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海棠词可以说是脍炙人口,雨疏风骤、绿肥红瘦,却是把清明时节的海棠花,写了个真真的惟妙惟肖。以笔者的揣测,当年女词人院中的,应该是一株西府海棠吧?

而宋代大词人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则说“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北京今年春暖,杏花早在一周前就开始败了。就是海棠花,也已经近了尾期。

倒是前蜀大丞相韦庄韦大人,要比多数人洒脱得多。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人家踏青看美女去了!

当然能和位极人臣的宰相相比的人是寥寥可数的。这不,宋代大词人吴文英,虽然文名斐然,但是却是终生未第,一直是做达官贵人的幕僚和参事。他在《点香唇.时霎清明》中表现的就是典型的文人清明情怀:“...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清明时分,北京的柳树虽然绿了,却是还没有飘柳絮。应该是南方飘絮比北方早吧。可是“征衫贮。旧寒一缕。”却是让散人迷糊了。按照百度的说法,吴文英虽然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但是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吴文英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而死。

没有军旅生活的记录呀。而且还有旧寒。更是没有依据了。也许是因为并非达官显贵,所以记录不详实吧。

可是他这简单的两句,却是勾起了散人的无限制联想。我的征衣呢?记得当时是母亲藏在了樟木箱子的底下。还放上了好几个卫生球。后来是妻藏在了床屉下面。现在呢?应该不会是丢了吧?

这个念头还没散去,前两天在微信视频中看到的俄乌战争的两个镜头又冲进了脑海里。一个是一个俄军受伤的士兵,在坦克残骸的下面拒绝投降,被手榴弹炸死的场面;再一个是,乌军据点被俄军温压弹覆盖的情景。这些视频的评论区里,则是支持双方的激进言语和口号。

我们这边沉溺在思念和伤感中的时候,地球的那边,却是在无情地杀戮。而且效率,比亚马逊丛林里的战斗,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倍。同时太平洋的彼岸,两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儿,正在发出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歇斯底里。这个世界是瞬间陷入了疯狂还是一直如此?

雨停了。阳光照在窗外的梧桐花上,反射出暖暖的颜色。杨树的嫩绿,在春风中摇曳...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清明雨(随笔)
所有图片均为散人原摄。谢绝未经许可的商业性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