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翦商》:文王大宅地下室的秘密

 楚士祥丁 2023-04-07 发布于甘肃

一九七六年,在关中周原一座四合院的考古发掘工作震惊历史界。这座保存完整,夯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不仅清晰的展示了三千前部落贵族的生活场景,而埋藏在大宅地下室的龟甲更揭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大宅的主人与天帝鬼神一起密谋翦商。

从龟甲的文字,准确无疑的标识着大宅的主人正是千古圣王周文王姬昌。

(洛阳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

这座大宅下面两个幽暗而狭小的地下室,一个堆满龟甲且上面刻满文字,另一个仍有还没刻字的龟甲及一个工作台。

很显然这是姬昌研究《易经》并进行占卜的地方。之所以深埋在地下,是因为在殷商时代占卜一直被认为是商王与天帝、鬼神沟通的特权,这样的神权即王权,是王族以外的人绝对禁止的行为。

之所以这些文献保存得如此完好,也正是因为深埋在地下室,且地下室如此的隐秘,几乎无人知晓。

姬昌当然知道背着商王秘密进行占卜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然而他却要接近天帝鬼神,他真实的目的是:与诸神共谋翦商。

那么文王为什么会诞生翦商的野心?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李硕在书中的推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首先得从《易经》说起。诞生于上古神农氏的《易经》本身即带着迷信宗教的色彩,当然被称为群经之首,中国哲学源头的这部经书不可否认其人类对大自然长期观察、归纳、总结的结果,是一套最原始的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一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

于是在人神共同努力下,《易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逻辑与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比如阴阳、往复、因果循环。姬昌也许最开始只是出于对《易》的好奇,出于对东方文明的热爱甚至崇拜,毕竟关中以东的中原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商都所在地。而姬昌的母亲与妻子都是来自中原。这些远嫁的女人们也许是出于商王族政治联姻的考虑,然而同样也有文化交流的需要,她们不仅对人的基因进行了改良,同时对人类的文化因基有着深刻的影响。

(羑里古城)

姬昌终于从婚姻里感受到文化的强烈冲击,而殷商时代文化的核心与秘密全部在一部《易经》里。这位生活严谨、志向远大、天资聪慧的新酋长开始潜心研究《易经》,他从《易》里不仅读到鬼神天帝的神圣权威,还从《易经》里读到世界万物盛衰往复的规律——毕竟成汤可以代夏,凭什么殷商就能千秋万代?于是翦商的种子开始萌芽。

其二,前文已述:姬昌从殷都目睹了人祭现场并与周族人分食了自己的长子,这让姬昌产生极大的恐惧,出于对自身安危以及部族发展的考虑,因此无路可退的他坚定了翦商的决心。

其三,从殷都附近,甚至就在祭坛旁边羑里地牢回到关中周原的姬昌更加努力的研究《易经》和并掌握了占卜的所有秘密,史记孔子占卜准确率高达惊人的70%,排除迷信的可能,这样的原始大数据规律的总结,仍有着一定的科学性。文王如此努力的研究占卜技术,其准确性应该不会太差,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占卜试验,似乎得到天帝鬼神的首肯:东出灭商,吉!这也为他奠定了翦商的信心。

那么地处西部边陲的周族对于殷商王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又不得不从商人祭说起。

祭祀起源于人类认知的局限,在蛮荒的年代,人们恐惧于自然,恐惧洪水、雷电、山火、狂风、地震、冰雹、大雪、严寒、酷暑、疾病、猛兽等等一切他们不能控制的强大力量。

人类的想象力永远也无法突破自己的认知。当灾难出现时,他们只能认为在看不见的神秘世界:天上、深山、湖泊、江河里有着像自己形象一样却又超越自己能力的力量存在,于是他们统统称之为神,而最大的神则在天上,称之为天帝。

(古祭坛)

而这本来是由人创造的神反而在人类的想象里,是神创造了人,是神创造了万物,这个创造物还高高的凌驾于人之上。而这个创造了万物的神也跟自己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人一样的各种需求、欲望,如果这些需求、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怒,便会除灾祸于人。为了平息神的怒火,便模仿人的生活需求,把人认为神想要的东西献祭给神,便可以得到眷顾和宠幸,这便是宗教的起源,也是祭祀形成的根本动力。

至于鬼神,则是人类认为自己死去的祖先到了神的身边、伺奉着天帝,得到天帝的信任。而这些到了天帝身边的祖宗神也和神一样有着人所有的一切需求,也需要得到献祭。

这些献祭,除了美食、美酒外,还有美女、奴仆,尤其是高级奴仆更能得到天帝和祖宗的青睐:别的部落的酋长或酋长家的女儿。因此商人的征战,一方面是为了扩大控制区域,另一方面是为了捕获源源不断更多的人牲。

周族祖先最先生活的地方是关中的西部山区,是羌、狄活跃的地区,也是与农耕文明对抗、冲突最激烈的部族。而这些部族的人便是人牲的主要来源。《史记》中周人先祖古公亶父从豳地搬到关中周原,最大的可能就是长期受到羌、狄的侵扰,而为了生存寻求殷王朝的庇护。于是商王以周人为马前卒、打手去捕捉人牲为条件答应了周族的请求。

从此周人便开始依附于殷商王朝,以关中平原为基地,开始反攻羌、狄,为殷商开疆拓土以及捕获人牲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地位不断提升,最终成为西部最强大的一个部族,从而引起商王的警惕。

(周原遗址)

而周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既和殷商控制区域通婚,也和羌、狄部族联姻,这段”“助纣为虐”的黑历史不仅成为周人的污点,也与周公的政治理想相悖,于是在周王室翦商成功后,周公便将其悄然抹去,再改头换面按照“礼”的意涵将周人的历代先王树造成“仁义”的化身与代表,这也就成为孔子和司马迁坚持宣扬的精神与思想,于是我们看到的历史便成为今天的样子。

随着羌、狄活动区域的缩减伴随着人口的锐减,人牲自然越来越难以获得,作为边远地区的虽已中原化的部族也就成为人牲主要来源,尤其是当周族强大遭到殷商王室的犯忌后,周人由猎人成为人牲、猎物,成为打击对象。

于是姬昌开始联合部族开始反商,至于武王时代,天下诸侯汇盟攻商就成为可能。

纣王帝辛以及殷商王朝的宿命由残酷野蛮的宗教信仰早已注定,当强大的周族在西方崛起,并联合天下的部落进行围攻,而商王朝内部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商王朝内部矛盾从《史记》殷末三贤:比干,箕子,微子可以得到线索。

比干剖心的真相极有可能是作为献祭的人牲而送上了祭台,而箕子,微子也不过是待祭的人牲,同时也是殷商宗教改革的大力倡导者。生命的威胁,对死亡极大的恐惧,让商王族的改革力量与周族迅速形成同盟。

为什么殷商王族内会产生这样一股强大的宗教改革力量?大约这些贵族为了夺取粮食、青铜器这样的重要资源不得不深入到边缘部落区域。由于长期远离王都,不得不与边远部落进行交流、沟通、妥协,直止为了生存而产生新的思想,于是萌生了进行宗教改革的思想,这些宗教思想渐渐回流到王都高层,形成了改革力量。

(牧野之战版画)

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纣王是殷商文化坚定的执行者与传承者,也便成为最强的保守派,历史中的纣王是昏庸、荒淫、残暴的代名词,其本质他不过是殷商文化的代表,“纣”的定义是周人宣传的需要,也是对殷商文化的总结。

然而纣王并不觉得自己是反人类的代表,反而他一直坚信自己是正统文化的坚守者,是天帝的意志代言人,所以当有人告诉他已天下大乱时,纣王不以为然地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他很自信:我最大的后台靠山不是天帝么?你们怕什么?

然而,从出土的青铜铭文看,周族只将矛头对准纣王,就像当代的宣传一样:我们反对的某些极端的人物,我们并不反对那个民族友好热爱和平的人民。

于是文王父子将华夏文化进行重塑,形成另一套天下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进行大力的宣传,统一了思想,在殷商内外矛盾达到极致的情况下,一举翦成功。

虽然我们看到的历史未必是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却需要这样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是这种“敬鬼神而远之”宗教思想,我们需要的是“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也因此我们接受了《史记》的内容,我们接受了儒学。

虽然,儒学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呈现势微之态,也一直饱受争议,然而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不得不赞叹于周公思想的超前卓著,我们不得不敬服于孔子的伟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