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寻龙捉穴的农俗对盖房真有必要

 新用户38922816 2023-04-07 发布于海南

这阵子听我妈妈说有人看中了我老家一块地的一个角落,认为那里是非常好的阴地,三十多个平方开价四万多块,父亲想卖,说很难出价那么高的。

但母亲觉得买卖土地不合适,就不答应。

图片

很快又有人看中了我家另一块地,觉得做阳宅很适合,也想买,但农村现在实行一户一宅,买过去也没办法当宅基地用的。

不是很懂这些人明知如此还要买地的原因,但都说明了一点,不管是葬人,还是住人,大家对地块的选择都是很有讲究的。

而今天就打算来和大家说说,农村盖房前的一个习俗——“寻龙捉穴”,看似玄乎多余,到底有没有用呢?

图片

寻龙捉穴的习俗

我们知道农村盖房子要找专门的师傅看地块,看下脚、盖顶日子的。

在看地块这点,大多会考虑地脉,讲究的人还要看主山和护山的用砂。

所谓“寻龙捉穴”(也叫寻龙点穴),其实就是一种看地块的风俗习惯。

寻龙需要爬到村里最高的山坡上,往下看山脉的走势,以少祖山、父母山,来看龙的出生和剥换。

图片

还要四处走走,观测风向、气流等流通的情况,选出比较适合居住的地块盖房。

有必要的话,再走到有湖泊、河流的地方,看看这些河流的流向,湍急程度,目的在于勘测地块居住的方便或隐患。

图片

“捉穴”的话,就是确定穴位是否属于“象龙潜入地下”?

这种现象的特征是土壤比较肥沃,水源充足,植物的生长比较旺盛,如果后面还有龙山作为靠山,前方有平缓的河流,那这样的地块在农村就被视为适宜盖房居住,也被称为“穴位”!

图片

人们觉得龙脉正中的龙脊上没有这种穴位,不适合建造房屋居住,破土是破了龙脉不太好,不建议强行在这盖房居住。

“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看地块的功夫并非一朝一夕就学会的,所以很多人跟着农村一些厉害的师傅学看地,学了几年都不一定能出师。

有人总结了“寻龙捉穴”的难处,说“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

图片

前面一句话好理解,就是说,阳宅选地需要好好选择地块、地形,一般来说背有靠山,面临水源是比较好的。

但后面一句不是很好理解,所谓来龙可能就是说的“龙穴”,对于水源的流动方向也又有很深层次的要求,具体怎样就需要深究了。

在老以前,确定这个穴位是否有龙砂,是要举行祭祀仪式的,但多以演戏等没有实质性的方式呈现,故而对于真正的选地块没有太多指导意义。

图片

真正有意义且符合科学依据的,则是祭祀者将一个叫结印册的物质和土壤一起焚烧的现象,也称为“太极晕”现象。

结印册是看地的师傅们经常用的一种测地工具,是一种竹木做成的卷轴,上面加的有结印,而结印是用很多植物、矿物混合制成的物质。

图片

这个物质在高温下会与被农村称为“龙砂”的土壤里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烧完的灰烬会留下像石头,又不是石头,像土,又不是土的物质。

揉搓它还能变成粉末,还会出现一圈圈像树年轮的花纹。

图片

这个现象在那时人们看来是非常奇特的,人们也解释不清楚为何,只觉得很神奇,而且不是在哪块地都能产生这个现象的,故而人们会觉得这块地极好,并将其称为“太极晕”。

图片

而能产生太极晕现象的土壤或地块,就被视为“龙砂”,有的厉害的看地师傅还会加入一些法体盐,以此催化反应过程。

在很多人看来,有龙砂的地方代表了吉祥,有生气,有特殊成分的水长期滋养这块地下的土壤,所以能挖出龙穴的地块还被叫做“真龙穴”,在这样的地块建房居住是一种福气。

图片

所以简单理“寻龙捉穴”的习俗就是,爬上山看看山脉、水流走向,看看周围山势,感受一下自然环境。

在综合考虑山水后,并找到龙砂地区,这个地区就是最佳宅基地选地。

当然,虽然上面说到确定龙砂的方法有科学依据,但并没说,有龙砂的地方真的就是好地,住在这就真的好。

个人觉得,“寻龙捉穴”的习俗看起来挺高深莫测的,很复杂也很玄乎,与居住者以后是否发财致富并没有直接依据。

图片

但这个习俗本身是具有意义的,建房前爬到村里最高的山上看看自己挑选的地块,俯瞰的方式很容易看出地势的优势与劣势。

比如你选在山沟里建房子,站在原地看觉得地势不算低,但当你俯瞰时,就能看出周围的大环境。

会考虑万一发生山体滑坡或涨水发生洪灾时,房子的损坏度,以及居住者的安全隐患,甚至是逃跑路线。

图片

故而很有必要,至于说考虑土壤的问题,其实和农村的生活方式有关。

农村大多有自己的菜园子,土壤有生气,周围植物生长好,土壤水源充足,那自家居住在那,还能种菜种水果吃,生活条件会好些,也能省下不少钱。

这点住在城里的朋友可能不太有体会,在农村居住大多会很看重宅基地周围土壤问题。

图片

一方面是为种植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下脚着想。

下方是岩石意味着挖不下去,下面是软土,房子建在这里可能不稳固,容易塌陷造成损失和危险。

图片

盖房是件大事情,要考虑周边环境,也要考虑地下土层,但以前人们不明白,只知道其重要性,故而说的玄乎难以理解。

那么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此外还听过哪些类似说法或经验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