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自称“隋唐洛阳城”与真实历史不符

 清风细雨hans 2023-04-07 发布于河南
只留清香满乾坤
前天19:41

近两年,洛阳市在外宣上自称“隋唐洛阳城,”甚至还杜撰了遗址公园天津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那么历史上隋朝、唐朝和洛阳有没有联系?能不能称为“隋唐洛阳城”?我们从文史记录中寻求答案。

隋朝581---618年,享国37年,在大兴(今西安市)建都24年,在洛阳建都13年,重要的是隋文帝杨坚建国后,在大兴城励精图治,一方面躬行俭朴,一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比如:任用官员不论门第,唯才是举;整饬吏治,减免赋税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等措施,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内容图片

隋朝杨坚黄帝

隋炀帝继位后,遂迁都洛阳,由于其急功近利大动土木,干了很多劳民伤财的事项,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致使隋王朝政治腐败,出现了大量 “官吏贪残,鱼肉百姓,民不聊生”的现象,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推翻了隋王朝。

唐朝618---907年,享国289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定都长安,自此,在长安创造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690年武则天称帝,建都洛阳,改国号为周,705年发生神龙革命,推翻了周朝,迁都长安,恢复唐国号。907年朱温逼哀帝禅位,唐朝灭亡。

内容图片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画像

通过上述简述,我们可以理清历史脉络,那就是,隋朝在洛阳建都时间仅有13年,可谓弹指一挥间,没有创建可圈可点的业绩,只是一个吃着老本苟延残喘的虚弱朝廷。

唐朝时期,武则天虽然在洛阳建都15年,她的国号是周,和唐朝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唐朝在长安成为了世界唯一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和令人向往的都市。

内容图片

唐朝皇帝李世民画像

综上所述,洛阳几乎和隋唐两朝没有直接关系,若非说有点关系的话,那就是它是长安的陪都。一座洛阳城,半部陪都史,一座以陪都著称的小城,今天称“隋唐洛阳城”有些言过其实,也与历史不符。

内容来源:今日头条
角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