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辣椒叫辣子在枣庄没有这种习称

 微游枣庄 2023-04-07 发布于山东

辣椒是泊来品。何时传入中国众说纷纭,并无明确更无真实具体的文字记载。说法比较可信的大概在明代中期。至于什么时间传入枣庄,晚于传入中国的时间是肯定的。通过哪种渠道传入枣庄,运河应该是公认的。
运河南北通航1800多公里,途经重多城市和乡村。辣椒为什么惟独在沿运城市枣庄扎根这么深,种植这么普遍,民间食辣甚或超过川渝湘、陕甘宁,这些情况都是枣庄烹饪餐饮界,甚或民俗文化界,应该弄明白的事情。
枣庄是“齐鲁一辣城”。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辣椒叫辣子,在枣庄从来没有这种习称。直到目前,枣庄乡村百姓虽然较城镇居民文化程度有些差距,人际交流语境稍显土气,但是,却从未听说有人将辣椒叫辣子的这一土气叫法。辣椒叫辣子,在枣庄不但没有文字记载,百姓中也没有这种习称,枣庄辣子鸡中的“子”,是不是可以商榷呢。真实的枣庄辣子鸡最初甚或一直叫枣庄辣仔鸡。用鲜辣椒炒的是仔鸡,也称童子鸡,一把鸡(一斤左右),小笋(嫩)鸡,即性刚刚成熟的鸡(公鸡初打鸣,母鸡产初蛋)。至此,可以明确地说,在枣庄选老鸡炒辣子鸡不但是一种误导,而且速生鸡在较短的时间内出栏其肉质能好吗?再说,当地纯种的优质鸡也被速生鸡杂交,基因变异,鸡喂养时间又短,不大适合选做辣仔鸡,所以,枣庄才慢慢兴起炒食老鸡。枣庄原有的辣仔鸡则比较少见了,酒店煨焖炖煮后再加辣椒掺拌的辣子鸡便流行起来了。
倘若辣椒称辣子,枣庄好多传统菜的菜名,不改就名不符实了。传统的辣椒豆改为辣子豆,辣椒炒篓鱼改为辣子炒篓鱼,辣椒炒肉片改为辣子炒肉片。还有腌辣椒改为腌辣子,酿辣椒改为酿辣子,虎皮辣椒改为虎皮辣子,辣椒油改为辣子油,烧辣椒改为烧辣子,炸辣椒改为炸辣子,辣椒糊改为辣子糊,辣椒面改为辣子面,辣椒酱改为辣子酱,如此等等。

农村种辣椒也应改为种辣子,育辣椒苗改为育辣子苗,辣椒沟改为辣子沟,辣椒花改为辣子花,辣椒妞改为辣子妞,辣椒种改为辣子种,辣椒棵改为辣子棵,辣椒棚改为辣子棚,辣椒柴改为辣子柴。这种对本来名正言顺的辣椒不土不洋,不中不外的叫法,枣庄人会不会感到很别扭。

本文第三段中谈到童子鸡的“子”,可能与枣庄辣子鸡有些牵强附会的联系了。这种用高倍放大镜去找与枣庄辣子鸡有联系的“子”字内涵,是不是有点可笑。不然,枣庄辣子鸡的“子”作何解释呢?为什么枣庄用辣椒做的所有菜,辣字后面不见“子”字,却必有“椒”字?
把辣椒称为辣子的地域,是中国西南与西北各省区。如陕甘宁油泼辣子算道菜,类如枣庄辣椒豆、熟咸菜,民间家庭不可或缺;重庆有歌乐山辣子鸡,贵州各地有辣子炒鸡。那些地方可能视“子”为儿音,仰或是对辣椒普遍的俗称吧。
从健康与美食的角度讲,把枣庄辣子鸡适时改回枣庄辣仔鸡,不但与情有据,也能凸显这道菜的内涵,在文化氛围上更有支撑。下面的这些民间俗语与童谣,在枣庄不知流行了多少年。诸如“老牛吃嫩草,食鸡要趁早”;“鸡吃骨头,鱼吃刺”;“吃鸡要趁早,七月十五好,辣椒炒仔鸡,越吃越添膘”;“枣庄食鸡源于尧,家庭养鸡何处找?煎饼卷食辣仔鸡,烧烤煮蒸始方炒”。枣庄在改名或坚持原有的叫法上是有教训的。

精彩不错过


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仵德厚从辉煌到平淡
只有枣庄人能看懂!30个枣庄话之最,外地人绝壁会傻眼…
张明军:平凡生活多诗意 笔底烟霞共彩霞
鲁南明珠,不能忘却的枣庄民俗!
韩邦亭诗联作品欣赏
作者:王新权
微游枣庄   编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