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多年“屁股疼”,以为是腰肌劳损,没想竟是“强直”

 文炳春秋 2023-04-07 发布于浙江

“医生,我最近晚上睡觉总感觉屁股疼痛,早上起床后总觉得腰部僵硬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了解,今年28岁的刘女士(化名),3年前开始出现屁股痛的情况,刚开始是左边屁股痛,早晚会厉害些,但起床活动一下后会好点。

她自己以为是爱看手机等电子设备久坐的原因,以为是普通发炎,并未在意。后来右边也出现会痛,有时候晚上睡觉都不能翻身,有时候半夜还会被痛醒,她去过多家医院看病要么是“腰椎病”要么说“腰肌劳损”,扎针灸、做理疗没什么效果,吃过一些止痛药会短时间减轻,但一停药又开始痛。

最近感觉屁股越来越疼,不仅坐着痛,走路也是一瘸一拐地疼,尤其是咳嗽、打喷嚏、扭动腰部时更是疼痛难忍。正值而立之年的刘女士,怎么都无法挺直腰杆“立”起来,硬是需要“屈髋屈膝”才能站着。

饱受疼痛、失眠、情绪波动之苦这么多年,已经严重影响了刘女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长期的病痛打击让刘女士看不到希望,对治疗更不抱太大的信心……这就是来自刘女士近3年的真实生活写照。

一查竟是强直性脊柱炎

近日,经多方打听,她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郑州市管城中医院骨伤科求医。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副院、骨伤科首席专家王长勇接待了刘女士,那天,年轻貌美却显憔悴的她,弯腰驼背、一瘸一拐地来到诊室。王院长检查她的脊柱已处于僵直状态,无法平躺,完全不能直立靠墙, “4字试验”明显阳性,这时王院长心中已经有谱, 当即为她做腰椎MRI、骶髂关节MRI、炎症指标等相关检查。果然,不出所料,折磨她这么久的病根水落石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

经过完善肝肾功能、结核、肝炎等指标正常的情况下,王院长给出一个既治标又治本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不到一周症状就马上减轻,一个月基本上疼痛缓解,现在行走自如的她告诉医生:我现在精神好多了,晚上能一觉睡到天亮,我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个什么病?

强直性脊柱炎(AS)俗称驼背,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中轴关节以外,全身其他脏器也可以受累,包括眼睛、心血管、胃肠道、皮肤都是它受累的部位,所以说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

据统计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超500万,男女均有发病,发病年龄多在13~31岁。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它的发病与一个叫“HLA-B27”的基因的东西关系密切。以下这些职业最易发病:

有什么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往往是逐渐出现腰背部或者屁股的疼痛、僵硬感,甚至夜间睡眠时可以被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症状明显,活动后又有所减轻。咳嗽、打喷嚏、突然扭动腰部会使疼痛加重。

屁股痛在早期多是一侧开始,几个月后发展为双侧屁股的持续性疼痛,之所以会屁股疼是强直性脊柱炎出现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的炎性改变,当累及坐骨结节、耻骨联合、髂骨结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炎症表现也就是疼痛(如臀部疼痛、足跟痛)。

多数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是脊柱畸形(呈“竹节样”改变)。少数病人可出现低热、疲劳、体重下降、贫血等情况。如果眼部受累患者还可以出现畏光、流泪、眼睛疼痛等表现。

如何诊治?

王院长说,强直性脊柱炎通过病史查体、CT/MRI、HLA-B27三个金标准容易明确诊断。虽然它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但患上此病的患者朋友也无须惊慌。

王院长解释说,尽管目前依然无法彻底根治,但只要您能听医生的话,遵循“早期、长期”的原则(早期治疗,长期坚持)锻炼+中西医综合治疗相结合,绝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是能有效控制的。

越早治疗康复希望越大,治疗后基本和正常人差不多。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病情改善类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以及生物制剂等。微创治疗以脊柱断层套管疗法和强直关节五联疗法为主,是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变化,由浅入深、分层分段的进行治疗。根据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发展机理,视病情进燕尾服逐级给予“消除炎症、营养软骨与骨质、松解粘连组织、扩大关节腔间隙、断开强直关节”的五联疗法。

有哪些预防方法?

1.避免强力负重以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

2.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3.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不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

4.慎防外伤,开车时一定系上安全带,尽量不要骑机动车。

5.在寒冷、潮湿季节中,更应防范症状复发。

6.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椎炎,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7.注意其他家族成员有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若有,应尽早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