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鼎新|社会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

 花间挹香 2023-04-07 发布于河南
赵鼎新,浙江大学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Max Palevsky荣休讲席教授和访问教授

总论

社会学的核心在于:它是一个独特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并且这一视角并不是近现代西方人的创造,而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

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时的两种基本的叙事形式事件/时间序列叙事结构/机制叙事。“简而言之,社会学是一门建立在结构/机制叙事基础之上的社会学学科。”

作为社会学基础的三个核心问题
1.什么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以及围绕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而衍生出的各种理论问题(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之间的关系;两者是怎么产生的);
2.(1)结构/机制解释在方法层面所必须面临的三个难以完全克服的矛盾:微观和宏观的分离;结构/机制和行动者的紧张;归纳和演绎的紧张。(2)结构/机制解释在经验层面所面临的“过度决定”和“重要性多变”。

3.当前针对结构/机制解释在经验层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这些解决方案的局限。

结构和机制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所谓“结构”,指的是物质、人员、社会行动或者信息在时空中的某种可被观察、描述和分析的异质性分布。根据社会现象的不同,常见的社会结构有:人口结构、生产关系结构、性别关系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网络结构、观念结构、制度性结构、组织制度结构、法律法规诱发性结构、政策诱发性结构等。结构对于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型塑力量。

二、惯习与权力
相当一部分的社会结构是人的观念和相应行动的产物,它是我们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惯习(布尔迪厄:habitus)”的反映,有着一个“结构化(吉登斯:structuration)”的过程,但并非所有的社会结构都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之中,也并非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我们每一个人行动叠加的产物。在具体的社会中,社会权力是严重不均匀分布的,社会权力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对于某一社会结构形成和持续做的贡献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场合下,一部分人甚至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都能成为整个社会的结构化力量。
一个知识社会学视角:布尔迪厄与吉登斯在其理论建构中为何“忽视”了社会权力的严重不均匀分布这一事实?或,“惯习”和“结构化”概念的产生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西方社会的权力关系在二十世纪中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众的政治参与度在扩大,使得像布尔迪厄和吉登斯这样级别的社会学家也开始对世界上普遍存在着的极其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不再有切肤之感。

社会结构既是事实,也是我们针对具体问题意识所进行的建构。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问题意识下往往会有着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案例在同一问题意识下也可能会引出相同的结构性原因。

社会不是系统,社会结构不见得有功能

把生物世界和机械系统与人类社会做简单类比是非常成问题的。这是因为:生物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因此,结构(老虎的尖爪利齿)和功能(捕食)的关系在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生物世界因此具有强大的系统特征;人类是能够运用意识形态进行自我论证(论证性行为)与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达到目的(策略性行为)的动物,这些特性破坏了自然世界中广泛存在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任何社会结构(制度和非制度性结构)都因不同立场的人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变性。
由于人类具有运用意识形态论证自己所认可的行为的合理性,或者不被自己认可的行为的不合理性的能力,因此,任何一种对现存社会结构和制度的正面或负面论述都很难完全跳出论证者本身的价值观、甚至是潜意识破除系统观与跳脱出将存在(结构)简单地理解为合理(功能)的“结构-功能主义”思维,对于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中国的主流政治学家有着很强的论证权力和现实的合理性的本能和欲望,保守的功能主义者和极端的冲突论者也在中国的人群中占据大多数。
任何系统性的社会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特别是福山的自由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与进步主义等)都无一例外是对社会本质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误解,它们预设了历史发展将会遵从任何统一的规律,但由于社会不是一个系统,历史发展也就不会遵从任何统一的规律。
以机制为核心的经验研究与默顿提倡的以中层理论为基础的经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脱出结构-功能主义和系统论的思维,但也无法规避人的策略性行为和自我论证行为的干扰。系统性理论和中层理论所造就的空缺给虚无主义(历史无目的论与后现代主义)提供了市场。

宏观社会结构、变量和机制

在社会学中,我们把能影响人的行为的一个具体的结构性面向称为一个自变量(如人口密度),将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因素称为因变量(如竞争激烈程度、生育率、移民、流行病和死亡率等)。当某一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确,并且其产生原因也解析得非常清楚,那么这一固定的因果关系就构成了一个社会机制

变量思维与以结构/机制为基础的因果关系思维的差异:1.两个变量之间在统计上的关联并不见得就是因果关系的体现;2.质性研究(如:大饥荒对经历过饥荒的一代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多方面影响)所得出的因果关系往往很难纯化成为排除其他成分、并且可以被量化测量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社会学中的结构/机制因果关系没有固定的组合方式,并且某一因果关系在不同场合下的重要性高度可变;根据不同的问题意识,结构/机制分析可以将社会行动者的能动性和社会结构/机制对人的行动的限制加以结合,在时间/事件过程中进行比较灵活的分析。

中层理论和社会机制

以宏观社会结构分析社会现象的两个弊端:
1.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多重宏观结构共存的现象,而社会学家的价值和个性会影响到他们对于某些社会结构的敏感或麻木,每个理论的背后都有清晰的机制性逻辑和相当的经验事实的支撑,但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反例。如:较保守的涂尔干以“礼仪”和“规范”为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结构基础与社会转型矛盾的根源;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宏观社会结构的核心与其他社会结构的母结构;韦伯在关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还将政治和宗教/意识形态活动视为宏观社会结构得以产生和维持的动力,并且,政治和宗教/意识形态活动因其为人类的本源性特性而具有自身独有的宏观结构性规律。
2.一个宏观结构往往能促成多个,有时候甚至是作用方向完全不一致的社会学机制,如人口密度的提高可能会触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机制(增大劳动分工以及市场规模)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机制(劳动力过于便宜而影响技术的发展)。
为了避免从宏观社会结构出发的社会分析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默顿提出了“中层理论”,即一种从具体的经验事实而非宏观结构出发,通过经验材料来归纳出导致某一社会现象形成背后的因果机制的社会方法,其核心是“社会机制”。

什么是社会机制

引发机制的条件和机制的后果往往是确定的,但在某些现象中,其他因果规律的存在降低了某一机制在社会上的重要性,因此呈现出与机制解释不符的后果,这并不等同于机制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如若要在解释学上具有较大意义,则要避免提出在背后有多个不同的因果机制支撑的非明确性机制。
赵:“所谓机制,必须是一组在控制条件下可被观察到的,同样也能通过推理获得的,因此是可以被解释的、因果链最短并且关系确定的结构性因果关系。”
结构与机制联系密切,但具有根本性的区别:
1.在社会学中,结构的概念的涵盖范围更广,包括:有形或者无形的社会差异,某种来自国家或者机构的政策对于不同人群所造成的不同的具有结构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机制(固定的结构性因果关系,最微观层面上的结构)。有形或无形的社会差异所形成的“结构”相对于机制来说更偏于宏观,因此,社会学中关于宏观结构和机制之间关系的问题讨论也被统称为“微观-宏观链接”问题。
2.一般而言,机制对于社会结构来说具有一定的从属性。一个结构一般都会引发多种机制。不同的社会结构会引发不同的机制性因果关系,使得某些社会机制变为主导,而另外一些社会机制失去重要性,如:价格规律只有在现代市场经济这一宏观结构下才会成为一个能主导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机制,搭便车理论或公共物悖论在“干多干少都一样”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宏观结构下就会成为影响相关人群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
“搭便车理论”作为一种组合机制,其中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机制:(1)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成员在追求公共物的集体行动时所作的贡献将会减少,因此群体内成员的集体行动自豪感、荣誉感和成就感等感觉会降低;(2)群体成员增加,群体中的人际直接监督的可能性降低,群体越大,群体往往很难得知其中的某一成员是否参加了某一集体行动;(3)群体成员增加,组织集体行动的成本就会大大提高。
如搭便车理论所呈现出来的,如若数个机制的后果与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它们的组合也就可以被认定为一个机制。

机制和定理/法则

定律与机制描述的都是一组有着固定互动规律的结构性因果关系,两者的区别仅有一点,即定律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体现,而机制只能在非常有限和特殊的条件下才能体现。换而言之,法则是广适性的“机制”,机制是理想条件下才能成立的“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