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达声声】新媒介知识教育要创新更要守正/马 达

 我的卧虎湾 2023-04-07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据有关媒体披露,某省卫视近年来开辟了一个有关语文课的教育栏目:在这一节目的较短时间里,安排一个班级的少数同学完成由课下学习掌握到课上能够表演的过程。导演演员配合默契,乍看起来颇为精彩。
其实类似的这种语文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见。博人眼球的电视超级语文课为其一种,曾经一度遍地开花的校外培训机构,各种流派的语文名师和所谓专家学者们轮番上演,这类那类的公开课大行其道,大多为表演性质的语文戏。在其它学科的教学领域,同样存在这种表演性质的公开课。这种水摸鱼假把式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唯利是图、拔苗助长式的假教育任其发展下去对于教育规律和知识传授体系与秩序会造成严重破坏,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扎实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民族文化素养的大敌,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其说,坚决予以取缔。
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慢到快,由易到难,积少成多逐步积累从量变到质变教育和学习的基本规律。无论哪门学科的学习,必须遵循重打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注重基本训练。一定程度上讲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一些新科技、新媒体手段用于辅助教学,在创新教育模式,开阔学生视野,帮助了解掌握知识,对教学质量和效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绝不能替代一招一式、一字一句的基础知识教学。对其中的娱乐化、商业化教学倾向带来的教育”“虚收获必须引起高度警觉。语文教学来讲,真实的语文课教学,应该把功夫下在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上,教育对象实现由不会到会过程;假语文课的教学,是把功夫下在让学生展示学习语文的成果上,只是让一个班的少数同学完成由下掌握、课上表演的过程。倘若按照这种套路教学,势必引导学生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华而不实,而出现知识内核的虚空和断茬。这种学习方式是得不偿失、舍本求末的做法,绝对不可取的。
有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学习方法对学习成果的影响进行过专题研究,智力整体理论渐进理论进行了科学区分。研究表明遭遇挑战时,渐进理论者更有可能迎接挑战,整体理论者则更容易急躁不安,甚至不得不放弃。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学习知识还是要做到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老老实实注重打牢知识基础。
抛开教育领域不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靠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的积累才能奏效的。小到我们平时常吃的豆腐、香油以及白酒之类,谁都知道经过多道程序精心熬制酿造的,和那些简单勾兑一下就出手的产品相比,口味儿质量上会有天壤之别。建设一座大厦,也必须打牢地基,各个阶层修筑牢固,否则就不牢固。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是同样。大凡能成大器的人,都是坚持长期修炼,做好杂事、熬过难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没有随随便便就能有真正的成功。
中国艺术报剪贴 荣健供图

类似语文这种教育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弊端,为什么还总是有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热衷参与围观,积极接受这种虚假教育和宣传呢?我认为责任并不完全在于孩子。一些家长望子成龙,不切实际教育理念是始作俑者,他们往往在思想上轻视学校教育,把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加大升入重点学校的期望值,寄托于校外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教育片面地认为这就是成才捷径,不惜花巨资报各类培训班,参与各种教育形式的培训。本末倒置的教育导致孩子疲惫不堪,家长焦虑不安,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使得教育领域喧宾夺主的不正常现象日趋严重。这也国家严格管控校外培训机构的原因所在。
防止明令禁止的各类校外培训死灰复燃、变异出现,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严防死守,重拳治理尤其是主流媒体在这方面应该带好头,而不能趋之若鹜、我行我素带头造假播假。有关职能部门应对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取缔,教育领地一片蓝天净土。
2023.3.28北京知行斋

[转载自中国艺术报3月31日时评版 责任编辑 范雪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