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杜甫共同完成的草书,25字值460套四合院,这是真迹无疑!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目前书法拍卖市场上拍出的最贵的作品,是黄庭坚的行楷书《砥柱铭》,但这不是最值钱的,因为最值钱的都不让拍卖。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中,就收藏着一件由李白、杜甫共同完成的一件草书。

这件作品在民国时险些流落海外,被爱国收藏家张伯驹先生花了整整6万大洋购回。在当时北京一套四合院的价格也才160块大洋,也就是说这件作品值460座四合院。

此作就是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更让人惊讶的是,以尺幅、字数论价格的市场规则在这里失效了。

《上阳台帖》全文一共只有二十五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件草书自成书以来,流传著录清晰明白,上面还保留着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卷首还有乾隆所书“青莲逸翰”四字。这些名家也不至于都看走了眼,这是一件确定无疑的真迹。

《上阳台帖》作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三人同游王屋山,想要拜访老友司马承祯,登上司马承祯所住的阳台宫才知道故人早已仙逝,于是杜甫、高适为其铺纸研磨,写下了这件流传千古的作品。

此作虽然字迹已经斑驳,但是“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从这二十五个字,短短的五行墨迹中,我们仍然不难看出其中丰富多变的用笔,以及李白雄壮、豪放的气度。

建国以后,张伯驹先生将此作无偿捐赠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在《上阳台帖》被列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禁止出国展览。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当中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上阳台帖》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五个字,但却是我们与“诗仙”对话,领略其豪放、雄健风姿的密匙。

作为唐代的纸本真迹,《上阳台帖》能保存至今相当不易,并且还是“诗仙”李白的唯一传世墨迹,如今的价值无法估量,是非常值得我们收藏的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